《惠子相梁》比较阅读含答案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①,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②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③,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节选自《庄子·外物》)
18.【甲】【乙】两文中庄子都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其用意分别是什么?
答案:
14.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15.B
16.(1)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2)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
17.(1)“恐”“搜”写出了惠子害怕庄子来取代他的相位,从而做出全城搜索的举动,体现了惠子看重功名,心胸狭窄的形象。
一、《出师表》《庄子·惠子相梁》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然后做题。(共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B.或谓惠子曰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庄子往见之才美不外见
D.庄子持竿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名为鹓鶵----其如土石何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钓于濮水
C.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辍耕之垄上
D.愿以境内累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惠子相梁类文阅读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大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选自《庄子·惠子相梁》)
习题:
14.给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夫鹓刍鸟发于南海”与“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中的“于”意思相同。
B.“仰而视之曰”与“激西江之水而迎子”中的“而”用法相同。
C.“其名为鹓刍鸟”与“子何为者耶”中的“为”意思相同,都可解释为“是”。
21.乙段文字中庄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8.(1)苟:苟且(2)尔:那,那时(3)或:有人(4)国:国都
(答对一个给1分;共4分)
19.(1)先帝不因为我出身卑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2)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甘甜如醴的泉水不喝。
(2)两个“将”表明监河侯不想借粮食给庄周,又假装仁义空口许诺,体现了监河侯虚伪吝啬的形象。
18.【甲】文中庄子讲鹓刍鸟的故事,既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又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又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乙】文中庄子讲涸辙之鲋的故事,讽刺了监河侯在别人困难时不肯出手相助,只会用貌似慷慨的大话来敷衍的虚伪之态。
D.“惠子相梁”中的“相”与“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中的“活”用法相同。
1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7.下列句中加点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⑵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⑶或谓惠子曰()⑷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了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⑵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0.甲段文字中有一句话与乙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请找出这句话写在下面,并谈谈乙段文字表达了庄子什么思想感情、(2分)
(每句2分,大意对即可;共4分)
20.不求闻达于诸侯;(1分)淡薄功名利禄(1分)
21.庄子采用寓言故事的方式,委婉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反击了惠子的无端猜忌;运用比喻,把自己比作鹓鶵,把惠子比作鸱,把功名比作腐鼠,表现了自己的高洁。(写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二、惠子相梁与涸辙之鲋对比阅读答案
【甲】惠子相梁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注释:【往先】指先去表明意图。【愿以境内累矣】楚王想要那国家麻烦您了。意思是楚王想要庄子作楚相。【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笥(si)】竹箱。句中的“巾”“笥”都活用为动词,即装在竹箱里用巾盖住的意思。【曳】拖着。【涂】泥。【往矣】去吧!
【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惠子相梁杂然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