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 全套PPT
公式表示: P1(问题) TT(试验性理论)
EE(排除错误)
P2(新问题) ……
2020/7/9
库恩(T.Kuhn)的“范式”概念
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
范式是指研究、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 。
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前科学时期
常规科学
时期
反常和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
常规科学时期……
2020/7/9
2.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社会的方法,它 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提供探究事物的合乎逻辑和有利于观察的 方法,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世界。 通常我们不断地希望逃避现实的社会问题,而转向和自身 利益有关的事物。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面 对问题,并且体验如何改变世界。
(2)作用:广泛、一般状况 客观、精确地解释社会现象 较精确地研究人们的意见、态度
(3)局限性:不深入,信息不详细 无法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或行为过程 资料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2020/7/9
4、定性研究
(1)特点:只研究少数个案 深入、细致研究 无结构、非标准化、资料无法汇总统计 主观分析
(2)适用范围:解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 了解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 了解人们行为、态度的具体表现以及行为动机 研究独特的事物和人物
2020/7/9
《SPSS FOR WINDOWS 高级应用教程》 阮桂元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教程》 洪楠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SPSS FOE WINDOWS 从入门到精通》 卢纹岱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7/9
序言
• 讲授社会研究方法的概念与特征、与传统研究 方法的比较、社会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以及社会研 究方法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社会研究方法有总体 的了解。 • 方法论的讲解是本章的重点,定量和定性研究 的比较是本章的难点,反复强调。
2020/7/9
方法论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研究方式
具体方法和研究技术
哲
学
学
研
与
科
究
科
方
法
学
法
方
论
法
论
2020/7/9
研
资
资
其
究
料
料
他
设
收
分
研
计
集
析
究
类
方
方
手
型
法
法
段
高层: 方法论
1 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 2 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设; 3 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4 社会研究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 5 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6 不同研究方式中的内在逻辑。
课题的操作化.
2020/7/9
第一章 课题的选择
2020/7/9
一、课题选择的意义
1. 明确任务、对象、范围 2. 体现和影响研究水平 3. 人类认识的阶梯
2020/7/9
二、课题的类型
(一)
1、承续性课题 2、再生性课题 3、热门性课题 4、创见性课题 5、开拓性课题
2020/7/9
(二)
2020/7/9
2.这个社会不是完美的。它存在着许多的问题,20世纪 的人类也经历了无数的灾难。
——我们如何组织和运作社会事物?
2020/7/9
3. 如何组织和运作社会事物? 研究——了解
2020/7/9
二 什么是科学方法? ----什么是社会研究方法?
1. 科学是一种探索方法,是学习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事 物。与形而上是对立的,形而上是主观的、思辨的,对一 个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是客观的,任 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它用 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是否科学,不是看它的研 究对象,而是看它的研究方法。巴普洛夫曾说过:“科学 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前进的。”“如果事实不符 合理论,就进一步检查事实。”
(2)课题的操作化; (3)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个实践工作必须完成:(1)文献检索和探索性研究; (2)制定研究方案; (3)进行抽样。
2020/7/9
课题的操作化是本编的重点,抽样研究的理论与 技术是本编的难点,这两方面要反复训练,加上课堂 讨论和习题联系。
思考题:每个人查找文献,选择一个课题,完成
3.期终考试,占50%。
2020/7/9
三 《社会研究方法》 (上下) [美]艾尔.巴比 华夏出版社 、 《社会研究方法》 袁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吴增基 上海人民出版社 考 《社会研究研究方法》 宋林飞 辽宁人民出版社 资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风笑天.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料 《社会研究方法通用教程》 邹农俭 中国审计出版社
2020/7/9
读万卷方法,做天下文章
2020/7/9
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通过对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 的介绍,使学生从方法论与基础理论、具体研究方法 、研究技术三个层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社会研 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 ,了解熟悉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
2020/7/9
思考题: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哪些?它是如何
发展的?对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是什么?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020/7/9
一 什么是社会?
1. 社会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与环境 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构成的基本 要素有:自然环境、人口、文化。研究社会的两条脉 络,一条横向的,一条纵向的。
2020/7/9
2020/7/9
2020/7/9
2020/7/9
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2020/7/9
第一编 初始方法
------社会研究的准备阶段 ------进入研究实地前的工作
2020/7/9
本编讲授社会研究方法在进入研究实地之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有: 三个理论工作必须完成:(1)课题的选择;
2020/7/9
一、探索性研究
2020/7/9
二、文献检索
1、文献回顾及其意义 2、文献回顾的方法
2020/7/9
第三章 课题的操作化
2020/7/9
可以测量的概念
课题的操作化
可以经经验检验的命题
2020/7/9
第一节 概念的操作化
2020/7/9
一、概念的意义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 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概念的功能是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 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 概念是由名词、抽象定义、经验内含组成的。 概念只有在作出定义之后,才有意义。 概念的抽象层次、涵盖面、特征三者关系
格尔法则) (4)布思是社区生活研究的创始人。(1908年的老年
退休金法)
2020/7/9
(5)19世纪中叶,凯特勒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开 创社会统计学
(6)1977年,高尔顿,提出了“相关指数”的概念 。
此后,皮尔逊系数,复相关计算,T分布,F分 布等相继出现,抽样理论与方法逐渐完善 (7)20世纪50年代后,电子计算机技术将数理统计 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起来,1966年斯坦福大学开 发成功“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2020/7/9
3. 社会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具体的 方法,了解社会事实的发生和发展,弄清社会现象的变化, 揭示社会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和解释社 会现象,有利于把握社会现象变化的目的。
2020/7/9
第一章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2020/7/9
一、社会研究的对象
社会事实 社会结构 社会行动
2020/7/9
二、社会研究的主题
• 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 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 科学的,而非是非判断的
2020/7/9
三、社会研究与自然科学研 究的区别
1. 研究对象的不同 2. 研究过程中的干扰 3.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2020/7/9
四、社会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
高层:方法论 中层:研究方式 低层:研究技术
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践,设计一次 完整的课外研究研究活动,作为考查学生课堂所学的 参考。
最后综合三项考试得分和研究效果计算出本课程 的总评成绩。
202பைடு நூலகம்/7/9
1.课堂参与,包括课堂提问回答、课堂讨论、课 堂作业,占20%
2.课后练习,包括查找资料,课后作业,课外研 究,期中考试,占30%。
2020/7/9
2. 反实证主义方法的出现
(1)实证研究的“弱点” (2)社会现象学派否定了实证主义的许多假设 (3)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4)对实证主义持反对与怀疑的社会学家,只是
反对照搬自然科学方法或滥用数量统计方法, 而并不反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 论这一实证原则
2020/7/9
3. 方法论进一步发展
1、基础性课题 2、应用性课题
2020/7/9
三、课题选择的原则
1、价值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优势原则
2020/7/9
四、课题的来源
1、现代社会生活 2、个人经历 3、相关文献
2020/7/9
五、课题的明确化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2、清楚明确地陈述问题
2020/7/9
第二章 探索性研究和文献检索
科学革命表现为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
2020/7/9
三、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
• 统计学方法的发展 • 心理学方法的发展 • 人类学方法的发展
2020/7/9
四、研究方式
1、统计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2、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科学范式、自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