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华人移居菲律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他们比西方殖民者要早来到这个岛上,在与菲律宾人接触、打交道中有友好相处的一面,也有发生冲突的一面,关系复杂。
从1603 年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的排华开始,菲人与华人的矛盾愈演愈烈,菲律宾的排华情绪也日益影响着中菲两国的关系。
本文将从各个时期的中非关系浅析菲律宾出现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对两国的影响。
关键词:菲律宾华人排华运动
“排华”是近代以来华侨史上屡屡发生的悲剧。
排华是指华侨华人或者走出中国本土以外的中国公民,在异国他乡受到当地政府、社会团体或居民的不公正对待。
在排华过程中,华侨华人在生命、财产、名誉等方面受到各式各样的伤害和排斥。
从17 世纪开始至今,海外排华事件屡屡发生,最近的黄岩岛事件更是将矛盾升级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排华运动又会给中菲两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
1、文化上的冲突。
这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除了对当地进行政治统治、经济剥削和军事占领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了传播教化,目的是使菲律宾人在宗教方面信仰天主教,在教育上接受西班牙教育。
结果除去信仰回教的毛洛族,菲律宾人大都该信了天主教。
但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菲律宾华人很难接受这种教化,他们大多信仰佛教,无法接受突然的信仰转变,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且又习惯了以天朝自居,不易接受外来文化,更不用说是要放弃自己的文化,这通常是被看作“背叛”老祖宗的举动,是要遭天谴的。
况且这些初期华人来到菲律宾只是为了谋生,并不打算久居,因此也就不会理会西班牙的这种教化。
为了顺利推行教化,西班牙人推出法令,不允许华人与菲律宾人杂居,而且还以纳税优待和就业便利吸引华人。
为了取得与菲民杂居权利以及方便谋生,一部分华人改信天主教。
但这也只是少数。
西班牙对华人的教化以失败告终。
由此西班牙将在菲额华人视为眼中钉,为后来西班牙在菲进行排华运动埋下了引线。
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土著菲人对华人存在着敌视情绪。
华人看不起土著菲人,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没文化的人,而菲人在西班牙的教化下也接受了西班牙对华人的仇视态度,在西班牙队华人的几次大屠杀中(西班牙殖民者于1603 年、1639 年、1662 年和1762 年在菲律
宾对华侨进行屠杀),菲人军队都有参加。
由此可见,西班牙成功将菲律宾文化西班牙化,产生了一个天主教的、亲西班牙的、反华的集团。
2、经济上的冲突。
首先,是民间经济利益冲突。
从西班牙统治菲岛开始,华人已经在马尼拉以及其它西班牙人居住的地区的贸易中占有很大地位,近乎垄断。
18世纪后期,土著菲人开始侵犯华人在马尼拉的经济地位。
马尼拉以前被华人垄断的行业开始出现菲律宾人,双方的竞争尤为激烈。
在1750年到1850年这一百年中,由于华人的竞争力量减弱,菲律宾人的经济力量迅速发展。
其次,便是族群间经济地位的竞争。
民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可以看成是零星的个体间的竞争,能够引起排华事件,如果竞争扩大到更大的族群范围,就成为华人族群和其他族群经济地位的竞争,会导致持续性的排华运动。
自19 世纪开始,华侨与菲人在经济领域展开了全面竞争,而菲人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早期存在的因文化偏见而产生的敌视华侨的情绪开始蔓延,最后演变为反华运动。
从19 世纪末期到20 世纪中期菲律宾独立初期,这一时期是华侨与菲人关系最紧张的时期,从社会上蔓延的反华情绪到时而爆发的排华骚乱;从经济领域的竞到国家限制华侨经济的各种立法,华侨成为菲律宾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问题”。
再次,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在19 世纪以前荷兰、西班牙老殖民主义者的排华,有着赤裸裸的暴力特征。
这与国际经济形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很大的联系。
16 世纪初至18 世纪末,是殖民主义在东南亚的早期活动阶段。
这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其殖民活动是以商业资本为基础的。
这一时期,“殖民掠夺政策是以最残暴的暴力为基础的”排华也以血腥杀戮为主要特征。
随着资本主义由原始积累时期进入自由贸易和竞争的阶段,排华逐渐走出暴力血腥的阶段。
最后,是经济危机。
1997 年7月2 日,泰铢大幅度贬值,拉开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
在金融危机的席卷之下,菲律宾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失业人数增加,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金融危机引发了深刻的政治、种族和社会矛盾,并最终爆发了惨绝人寰的排华暴乱。
尽管导致排华的因素很多,但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是触发了这次排华暴动的导火线。
3、美国的排华政策影响。
1898年,西班牙结束了其在菲律宾的统治后,菲律宾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美国把本土排斥华侨的政策照搬到菲律宾,这无疑助长了菲民的排华情绪。
美菲当局从立法上制定措施打击、排斥华侨经济。
4、菲律宾的民族主义激化。
菲律宾的民族主义既反对西班牙,也反对华人,西班牙人为转移菲律宾民族主义者的斗争方向,积极煽动菲人已经存在的反华情绪。
1946年菲律宾取得政治独立,成立共和国后,为了保护经济独立,对华侨经济实行一系列菲化政策,目的是
要全面消除华侨在菲的经济地位。
这表明菲律宾的民族主义走向极端,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菲律宾反华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上面列举的原因虽不全面,但菲律宾反华运动的历史深度和复杂度由此可见一斑。
菲律宾排华运动带来的影响
(一)、对菲律宾的影响
1、菲佣处境艰难。
目前中国是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国,华人控制菲律宾经济总量超过70%,在菲华人近两百五十万,两国关系一旦恶化,就会严重打击菲律宾经济。
而且香港有15万菲律宾佣人,若菲出现大面积排华现象,在港菲佣将处境尴尬。
每一个女佣可以补贴给菲律宾每一个家庭的开支不少,如果她们受菲排华事件影响而不能正常进行工作的话,对许多菲律宾家庭来说会是不小的打击。
2、菲律宾总共有入籍的华侨有两百万,还没有入籍的就是说新进到菲律宾总共有差不多40万,那么加起来就有两百四、五十万这样一个数字,相当的庞大,而且他们的经济地位是很高的。
而且是菲律宾和中国在双边贸易过程当中菲律宾还是有出超的一个状况,是有顺差的,那么如果是中菲之间贸易出现状况,按照菲律宾目前的GDP年增长4.2%到5%,它的这个经济总量只有1887亿这个体量来看呢,对于它这个经济的打击无疑是很大的。
3、两国关系紧张也影响中菲经贸关系。
就目前黄岩岛事件来说,菲律宾议员扬言对华实施经济制裁。
而中国也暂停了赴菲旅游,并加大了菲律宾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力度。
原本发展势头良好的中菲经贸关系一下子降温。
4、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根据中菲两国签署的协议,中国将帮助菲律宾修建北南铁路,并对一些矿产企业进行投资,助菲发展经济。
菲律宾的排华运动将不利于其接受中国的帮助以及两国关系友好发展,这将是菲很大的损失。
(二)、对中国的影响
1、中菲关系若是紧张,华人华商则会成为利益攸关方。
据统计,目前在菲华商占该国总人口的2%,但掌握了近80%的经济资源。
华人的商业力量对菲律宾的渗透很深,矿业、房地产、航空业、基建……行行都有华人控制命脉。
与此同时,菲律宾50%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比例悬殊的财富分配加剧了种族之间的对立。
一旦中菲关系不稳,在菲华人的处境堪忧。
2、黄岩岛事件目前的形势将影响到菲律宾在华招商引资工作。
一些准备对菲律宾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感到担忧,他们处于观望状态;那些已经在当地投资的中资企业更深感忧虑,
因为他们担心目前的投资可能会因为两国政治关系的恶化而受到影响。
这对中菲双方的经济来说都是不利的。
目前来看,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
中国对菲律宾的贸易为逆差,真的进行‘贸易战’,对中国几乎不会有太大影响,而对菲律宾的影响则比较大。
其实菲律宾国内的民众并不支持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因为菲律宾总体还比较贫穷,他们希望经济上有快速稳定的发展环境。
中菲交恶会对菲律宾矿业、电子业、旅游业、农产品出口等方面都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总之,我认为中菲双方应该妥善处理排华问题,避免再牵出事端,增强双方的战略互信。
中菲友好对中国打破美国亚太反华封锁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