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7题每空1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契.机(qì) 商酌.(zhuó)鳞次栉.比(zhì)B、皲.裂(jūņ)吮.吸(shŭn)悄.无声息(qiăo)C、豁.免(huò)招徕.(lái)谆.谆教导(zhūn)D、迤.逦(yǐ)慰藉.(jí)呱.呱坠地(gū)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凋零恻隐诧紫嫣红B、沉缅憨厚相濡以沫C、瓦砾嗔视谈笑风声D、庖代轩榭再接再厉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5月3日从中国国家旅游局获悉,受马航航班失联事件影响,“五一”小长假中国前往马来西亚游客数量大大减低。

B、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12座城市中的12座足球场内。

C、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

D、国家发改委一司长日前表示,我国已成中高收入国家,不少人表示对这一提法质疑。

4、(3分)下面名著中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孟德——濮阳城大战吕布。

(《三国演义》)B、林冲——在柴进的庄中棒打王教头(《水浒传》)C、简·爱——拒绝嫁给圣约翰牧师。

(《简·爱》)D、祥子——结婚后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骆驼祥子》)5、(3分)王老师七十岁生日,学生们前往祝贺,并送上一副对联。

下列对对联中,最适合祝贺老师寿辰的一联是()A、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B、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逾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话是()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

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绝不为此而停止耕耘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杜若飞。

(《木兰诗》)(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含蓄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一)阅读《陈涉世家》,回答8——10题。

(9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等:念:9、(4分)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0、(3分)陈胜依据什么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二)阅读《植物“预测术”》,回答11——14题。

(11分)植物“预测术”①《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写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一件怪事:那些本该在阳春三月开花的海棠树,在花木凋零的11月却突然开满了鲜花。

聪明过人的探春心想:“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

”不久,大观园开始走向衰落。

②植物究竟有没有预知天灾人祸及天气变化的能力呢?虽说预知人祸的能力大多在文学作品中才能看到,但预知天灾及天气变化的本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许多科学家对这一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

③科学家发现,含羞草能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

含羞草的叶子排列整齐、对称。

轻轻触动一下它的叶尖,整个叶子都迅速合起来,真像低眉顺目、含羞自持的少女一般。

通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是白天打开,夜晚闭合;日出前30分钟舒展枝叶,日落30分钟后枝叶则合拢。

假如一反常规,白天闭合,夜晚舒展,则表示大自然将发生异变,这种反常表现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

有人观察到,如果周围60公里的范围内将发生大地震时,约40分钟前,含羞草会发生行为改变,会在白天将叶子闭合起来。

看来,含羞草的确能预知地震,给人以警示。

④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

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在地震来临之前,蓟县穿芳峪一个地方的柳树,在枝条顶部20厘米处,全部出现了枝叶枯黄的现象。

人们发现,当时树木出现重花(二次开花)、重果(二次结果)或突然大片枯萎死亡等异常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地震将要发生了。

⑤还有一些可以预报天气变化的植物,下雨、阴天、晴天都可以预报。

⑥广西忻城县龙顶山村旁,生长着一棵150多岁的“气象树”,当地人叫它青冈树。

它的叶子颜色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晴天,一般是深绿色;当叶子变红的时候,就预示这两天内这一带将要下大雨;雨过天晴,叶子又恢复成深绿色。

多年来,当地农民就是根据叶子的颜色来预测天气,安排农活的。

⑦在安徽省和县高关乡大滕村旁,有一棵树龄400多年的老榆树,它也能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

这棵树如果在谷雨前发芽,长得芽多叶茂,就预示雨水多;如果它跟别的树一样,按时节发芽,树叶长得疏密有致,就预兆风调雨顺;要是它推迟发芽,叶子长得又少,就预示雨水少,有旱情。

几十年来的观察资料证明,它对天气变化情况的预报是相当准确的。

⑧这些植物为什么具有这种神奇的功能?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它的根系敏感地捕捉到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磁场等复杂变化。

那为什么其他植物不具备这种功能?看来,想要解开植物预测的机理,还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旦把植物预知大灾难的超能力之谜揭开,那么将在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树立起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11、(3分)细读全文,概括说说“植物‘预测术’”是什么意思?12、(2分)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在安徽省和县高关乡大滕村旁,有一棵树龄400多年的老榆树,它也能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

()()13、(3分)第④段中列举唐山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情况想要证明什么?14、(3分)请结合全文,说说研究植物预测机理有什么现实意义?三、阅读《鞋》,回答15——19题(14分)《鞋》阎耀明①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

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

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

②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

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有人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

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

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

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

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

③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写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

”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④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

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

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着一份杂志看。

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

”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

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

”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

”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

⑤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

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

”转眼就修好了。

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

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

年轻人没有说话。

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

”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的话是给自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

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⑥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

年轻人颇觉迷惑,不知道修鞋人为什么这么客气。

修鞋人说:“我们是校友。

”年请人一惊,认真地看修鞋人,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修鞋人说:“你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这儿来修鞋,我见你戴着校徽,知道咱两是一个大学的校友。

”年轻人吃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修鞋人。

修鞋人说:“我毕业已经两年了。

我高你两界,算是师兄了,我叫钉子。

”年轻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说:“钉子?对了,是钉子。

我在校报上见过这个名字。

钉子就是你呀?你好像写了几首诗,发表在校报上。

”修鞋人说:“没错,钉子就是我。

我挺喜欢文学的,觉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学相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这个。

我父亲是鞋厂的技师,摆弄鞋有一套,我学来了。

”⑦年轻人不解地看着修鞋人,心里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修鞋,咋想咋有点那个。

修鞋人开始干活儿。

年轻人翻着杂志,竟看到了钉子的名字,杂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说。

年轻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写的就是修鞋的事。

“修完了。

”修鞋人说:“鞋穿在脚上,所以鞋听脚的。

我只会修鞋,不会告诉脚怎么走路。

所以我和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听,或者只当没有听见。

”⑧年轻人拿出钱。

修鞋人说:“这次不要钱了。

”“为什么?”年轻人问。

“不为什么。

”修鞋人答。

年轻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⑨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