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财经大学质量管理学科论文德国企业文化下的奔驰汽车的质量文化建设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二○一三年六月目录一、引言 (1)二、质量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1)(一)质量文化的概念 (1)(二)质量文化的特点 (1)三、德国企业文化概述及其质量文化的特点 (2)(一)德国企业文化概述 (2)(二)德国企业质量文化的特点 (2)四、戴姆勒—奔驰汽车的质量文化 (3)(一)重视人才的素质,严格质量意识 (3)(二)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3)(三)把好质量关,严格检查制度 (3)五、奔驰汽车的质量文化建设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4)六、结论 (4)参考文献 (5)一、引言质量是一种企业文化,也是一种企业战略。
当我们对于质量的观念从过去传统的与产品生产制造直接相关的小质量概念推广到大质量的范畴时,我们需要关注从产品市场调研、立项、开发、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等所有过程相关的质量,关注每一环节直接客户的满意度,并要有严格的质量执行文化,让提供卓越质量产品和服务形成一种动力。
现代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今天,质量管理就是追求客户满意,这就需要有一个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的长期质量目标。
要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不仅仅依靠员工的质量考核,或者质量工具的应用, 而且应该建立一种至上而下的企业质量文化。
二、质量文化的概念及特点(一)质量文化的概念所谓质量文化,是指企业和社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自然形成的一系列有关质量问题的意识、规范、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创新意识、行为规则、思维方式、竞争意识、法制观念、风俗习惯、传统观念、企业目标、企业环境、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商誉等。
质量文化的核心是质量价值观念。
质量文化就是企业和社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系列有关整个质量管理思想、宗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的综合,它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决定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系列有关质量问题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质量文化的特点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企业质量文化的建立需要良好的群体质量意识和质量心理做后盾。
质量文化的特点有:1.客观性质量文化影响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它根植于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它只能在质量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而成。
2.独特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类型、性质、规模、人员素质等因素,这些内在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质量经营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质量价值观、质量经营准则、质量经营作风、质量道德规范、质量方针目标等等。
3.变化性质量文化的形成要受到现实的管理环境和管理过程和管理者自身向往及愿望的引导。
只要积极倡导新的准则、精神、道德和作风,就能对传统的精神因素择优汰劣,从而形成质量文化的改良和持续改进。
4.社会性质量文化既是全体职工意志一致性、精神寄托、非纯理性的体现,也应是大众的社会性的统一意志。
三、德国企业文化概述及其质量文化的特点(一)德国企业文化概述德国企业拥有冷静、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认真、刻板、规则的文化传统。
这种企业文化明显区别于美国的以自由、个性、追求多样性、勇于冒险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文化。
通过考察发现,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是德国企业一种普遍的自觉意识。
德国人爱好技术、钻研技术、崇尚技术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德国企业重视客户,注重诚信合作,树立创一流服务的企业精神。
(二)德国企业质量文化的特点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通过德国的企业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出德国的质量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德国制造”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使德国产品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奔驰、宝马、博世、西门子等一系列的德国品牌,不仅世界知名而且无一不是品质的保证。
德国制造质量好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还是依靠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使“德国制造”长盛不衰,享誉世界。
2.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组织德国出口产品安全管理的指导理念是“流程决定结果”,为了保障最终出口产品的安全,德国建立了一整套的独特的“法律——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管理体系。
在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细化为数万条的行业标准,然后由质量认证机构对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规格、成品质量等进行逐一审核,企业最终只需要拿到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
这样,既保证了繁杂的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也便于企业向消费者证明自身产品的安全性。
德国行业标准化组织在产品质量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准化组织工作的依据正是国家颁布的各项行业法规,将本已数十万条的行业法规转化为具体的业内标准,这些标准又成为认证机构质量认证和企业生产的依据。
3.拥有产品认证机构来实施独特质量管理体系德国标准化学会和德国电器工程师协会是德国两个主要的产品认证机构,分别从事电工、电子产品符合DIN标志的认证。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认证机构有着相当关键的位置,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在创造“德国制造”声誉的过程中也功不可没。
这些认证以德国产品安全法为基础,并且根据产品安全法的修正而变化,体现了质量认证对出口产品的一种保护价值。
4.具有严谨的召回制度德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遇到质量问题少之又少,偶尔出现,也主要是由企业主动来解决,比如产品召回,这主要得益于德国一整套完善的出口质量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程序,即使在发现质量问题后,通过主动召回等程序不仅能妥善解决,相反往往还会增加海外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四、戴姆勒—奔驰汽车的质量文化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
德国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
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
就注重产品质量而言,戴姆勒-奔驰公司非常有代表性。
戴姆勒—奔驰公司创建于1883年,是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公司生产160多个品种,3700多个型号。
奔驰汽车虽然成名甚早,但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世界市场上名牌的桂冠并不是靠辈分得来的,而是靠质量。
正因为有卓越的质量做后盾,戴姆勒—奔驰公司对自己的产品十分有信心。
奔驰获得如此的高质量,得益于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文化。
(一)重视人才的素质,严格质量意识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在保证质量方面,奔驰认为只有全体员工都重视质量,产品的质量才有保证。
因此,公司很强调企业精神,强调工人参与,努力营造一种严格质量意识的企业理念。
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公司又通过福利待遇等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意识到,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效益的好坏,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二)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奔驰汽车能拥有目前的声誉,得益于每个员工工作态度都极为严肃、认真,这是奔驰车获得成功的真正“秘诀”。
奔驰公司对产品的每一个部件的制作都一丝不苟。
在判断一辆汽车时,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它的外观、性能,而很少注意它的座位,但即使在这个极少惹人注意的部位,奔驰公司也极为认真。
座位的纺织面料用的羊毛是专门从新西兰进口的。
纺织时,根据各种面料的要求不同,还要掺入从中国进口的真丝和从印度进口的羊绒。
为了保持名牌,可以说是不惜工本。
从制作座椅的这种认真精神可以推想到对主要机件的加工该是如何精细了。
(三)把好质量关,严格检查制度凡是参观过奔驰公司的人都会得出一种印象,即使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安装到车上前也要先经过检查,每一个组装阶段都有检查,最后经专门技师检查签字,车辆才能开出生产线。
许多笨重的劳动如焊接、安装发动机和挡风玻璃等都采用机器人,从而保证了质量的统一。
除了对本身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 奔驰汽车还严格要求采购员以消费者家庭成员的身份,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各个采购部的经理,要对其经营范围的商品品种、规格和质量全部负责。
奔驰公司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拉丁美洲、亚洲等地,专门设有质量检测中心。
“中心”内有大批的质检技术人员及高质量的设备,每年要抽检上万辆奔驰汽车,层层把关,严格检验。
五、奔驰汽车的质量文化建设对我国企业的启示相比较德国奔驰,我国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薄弱,不按规范来操作,而且质量责任落实不具体,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
因此企业应将深入人心的质量观念渗透在全体员工的思维之中,使全体员工将追求质量的意识化为行为准则,倡导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和各项有益的活动,不再把职工仅仅当作经济人看待,而且当作社会人和文化人来看待,把维护企业的质量信誉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与此同时,质量管理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是确保质量精神能否真正落实的必要手段。
因此,企业应贯彻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检验的规章制度和质量奖惩制度等。
我国优秀企业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已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
航天科技“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宝钢“标准+a”、海尔“真诚到永远”、茅台“酿造高品质的生活”等质量理念反应的质量文化。
但相对于德国企业的质量文化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质量文化建设的成果给予我们实实在在的启迪。
六、结论企业质量文化是随着世界范围的质量管理活动的实践而产生的,当前正处在丰富和发展之中,我国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与创新工作更是任重道远,在借鉴德国企业的质量文化构建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文化建设与创新,让员工养成符合企业价值观和质量理念的习惯和行为。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现阶段的重点是构建和谐创新的质量文化,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提高综合经营绩效,缔造世界级品牌和世界级卓越企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1] 杜婧,宁安琪.基于质量文化视角的在华中德制造企业产品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2] 龙勇,李军锋.国外质量管理实证研究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J].工业技术经济,2002(6).[3] 梁乃刚.质量文化的内涵与塑造[J].上海质量,2008(2).[4] 周孙建,纪建悦,王福新.海尔的策略:一个中国企业的成长[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5] 蒋家东,徐哲.质量文化研究:维度及模式分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9.[6] 史丽萍.质量管理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