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策略迁移理论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2.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A、内部条件(包括原有知识背景、元认知发 、内部条件(包括原有知识背景、 展水平、学生的动机水平) 展水平、学生的动机水平) B、外部条件(包括训练方法、变式与练习) 、外部条件(包括训练方法、变式与练习)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A、内部条件 、
a、原有的知识背景 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 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认知策略对整个信息 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 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使用策略的目的就是提 高信息加工的效率。 高信息加工的效率。这就使得策略的应用与它 所加工的信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 所加工的信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 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 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儿童在 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 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 工策略。 工策略。
认知策略的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论
三、促进迁移的模式
20世纪 年代菲尔等人提出了促进策略迁移的有用模 世纪90年代菲尔等人提出了促进策略迁移的有用模 世纪 把策略迁移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式,把策略迁移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1、策略获得的初期阶段,包括策略的用法、元认知意 、策略获得的初期阶段,包括策略的用法、 识及评价等。 识及评价等。 2、保持阶段,包括对材料进一步练习和回忆测量。 、保持阶段,包括对材料进一步练习和回忆测量。 3、迁移阶段,要求学生使用练习过的,同样的解决问 、迁移阶段,要求学生使用练习过的, 题的策略去解决具有不同特征的新问题。 题的策略去解决具有不同特征的新问题。
第三阶段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不同训练组的平均回忆配对词的百分数
训练条件
策略-用途组 策略 用途组 第一阶段 精加工策略 数字母策略 第二阶段 精加工策略 数字母策略 策略-情感组 策略 情感组 控制组
39.5 36.2
37.1 26.2
31.9 29.0
98.6 9.0
96.7 19.0
97.1 9.5
第三阶段 精加工策略 数字母策略
92.4 42.9
89.0 29.5
79.5 29.0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为了考察儿童对策略—用途进行评价是 为了考察儿童对策略 用途进行评价是 否产生长远影响,在第三阶段研究之后, 否产生长远影响,在第三阶段研究之后, 又对儿童进行追踪研究。 又对儿童进行追踪研究。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菲尔强调,在迁移过程中, 菲尔强调,在迁移过程中,学生保持的动机和 解决问题的规则是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决问题的规则是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这一模式中菲尔把运用已经掌握的策略去解 决问题的过程就看作迁移。 决问题的过程就看作迁移。迁移的另一个关键 就是学生能否将已经获得的策略运用于新的问 题情景当中。 题情景当中。 当然迁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舒克认为, 当然迁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舒克认为, 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需要策略知识加策略的条 件性知识。 件性知识。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二、自我评价与认知策略迁移
1982年贝尔蒙特等人对7 项策略研究资料进行 了评述.这7项研究都要求被试对策略的运用成 功与否进行反思,结果有6项获得了迁移. 在这一发现之后,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类似的研 究,证实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影响策略迁移的一 自我评价是影响策略迁移的一 个重要因素. 个重要因素.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三、教学含义
要实现“为迁移而教” 要实现“为迁移而教”,除了要重视陈述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 移之外,更应重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移之外,更应重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认知策略迁移说为 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但认知策略迁移研究的实验结果要转 化为学校的教学实践,仍有许多路要走。 化为学校的教学实践,仍有许多路要走。因为传统学校教材中并 没有把策略性知识作为学校教学的独立目标, 没有把策略性知识作为学校教学的独立目标,教师也没有受过认 知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 知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和策略性知识的学 习与迁移研究结果,我们应把认知策略教学 认知策略教学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 习与迁移研究结果,我们应把认知策略教学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 为此,教材中也应适当反映策略性知识教学的要求, 一。为此,教材中也应适当反映策略性知识教学的要求,还要以 认知策略教学实验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来训练教师, 认知策略教学实验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来训练教师,使之掌握策略 性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性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回顾篇
二、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安德森等 观点: 观点:迁移的产生是因为先前学习和源自问题 解决中个体所产生的产生式规则与目标问题解 决所需要的产生式规则有一定的重叠。 决所需要的产生式规则有一定的重叠。 产生式=条件+ 产生式=条件+行动的规则 条件: 条件: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知内容 行动规则: 行动规则:外部反应和心理运算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时间:20世纪60-70 世纪60 时间:20世纪 年代 观点:认知策略经过 观点: 训练可以产生迁移, 训练可以产生迁移, 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是影响策略迁移的重 要因素。 要因素。
认知策略迁移理论
一、认知策略迁移的早期研究
20世纪 ~70年代 心理学家侧重于将记忆策略教给智 世纪60~ 年代 年代,心理学家侧重于将记忆策略教给智 世纪 力落后儿童,以帮助他们改进记忆 以帮助他们改进记忆,与此同时也开展其他 力落后儿童 以帮助他们改进记忆 与此同时也开展其他 策略训练.1977年心理学家贝尔蒙特 年心理学家贝尔蒙特(J.M.Belmont) 等 策略训练 年心理学家贝尔蒙特 认知策略迁移理论 系统分析了100项有关研究 涉及多种多样策略和不同被 项有关研究,涉及多种多样策略和不同被 系统分析了 项有关研究 结果表明,没有一项策略训练在迁移上获得成功 试.结果表明 没有一项策略训练在迁移上获得成功 结果表明 没有一项策略训练在迁移上获得成功.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被试说出选择不同策略的理由百分数
训练条件 记忆
1.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 策略-用途组 策略 用途组 策略-情感组 策略 情感组 控制组 2.数字母组 数字母组 策略-用途组 策略 用途组 策略-情感组 策略 情感组 控制组 100.0 0.0 0.0
理由 开心
0.0 90.5 71.4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关于策略作用的自我评价实验
Team 1——策略-用途组 被试接受策略有效性评价训练. 被试接受策略有效性评价训练 Team 2——策略-情感组 要求被试评价使用某一策略是否感到"开心 开心"? 要求被试评价使用某一策略是否感到 开心 Team 3——控制组 不接受任何评价训练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一)认知策略的 习得过程与条件
1、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
一般过程
过程
陈述性知识阶段
转化阶段
元认知阶段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1、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认知策略学习的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这 一过程。 一过程。 如:学生阅读课文 阅读——讨论 讨论——传授策略 传授策略——理解、陈述 理解、 示范— 阅读 讨论 传授策略 理解 陈述——示范 示范 —阅读变化材料 阅读变化材料——体验有效性 体验有效性——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有效 阅读变化材料 体验有效性 适用条件 有效 迁移
容易
0.0 9.5 28.6
76.2 4.8 4.8
0.0 52.4 28.6
23.8 42.8 66.7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儿童对他们为什么选择某一策略的回答表明, 儿童对他们为什么选择某一策略的回答表明, 受到策略—用途评价训练的儿童更倾向于解释 受到策略 用途评价训练的儿童更倾向于解释 选择某策略的原因是为了提高记忆效率。 选择某策略的原因是为了提高记忆效率。
认知策略迁移理论
主讲:钟建梅 主讲: 成员:李晓媚、容韵雅、张玉冰、 成员:李晓媚、容韵雅、张玉冰、姚文斌
回顾篇
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代表人物: 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则始终是影 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 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 影响因素: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影响因素: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性 和稳定性。 和稳定性。
关于策略作用的自我评价实验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不教被试任何记忆策略, 不教被试任何记忆策略,让3个小组的被试记忆配对名 个小组的被试记忆配对名 并进行测验。 词,并进行测验。 将被试儿童分成两个等组.其中 一组学习精加工策略, 将被试儿童分成两个等组 其中 一组学习精加工策略 另一组采用数名词中的字母数的策略帮助记忆.显然前 另一组采用数名词中的字母数的策略帮助记忆 显然前 一种策略的记忆效果好,后一种策略的记忆效果差 后一种策略的记忆效果差. 一种策略的记忆效果好 后一种策略的记忆效果差 所有儿童接受相同的指导语:可以选择自己希望的任何 所有儿童接受相同的指导语 可以选择自己希望的任何 方法来记忆呈现的材料.学完以后要求回忆学过的材料 方法来记忆呈现的材料 学完以后要求回忆学过的材料. 学完以后要求回忆学过的材料
认知策略的迁移理论
二、自我评价与认知策略迁移
关于策略作用的自我评价实验
加泰勒(E.S.Ghatala)等于 等于1985年研究了自我评 加泰勒 等于 年研究了自我评 价对策略迁移的影响.研究中的被试为二年级小 价对策略迁移的影响 研究中的被试为二年级小 学生,所教的策略是精加工策略 所教的策略是精加工策略.研究呈现配对名 学生 所教的策略是精加工策略 研究呈现配对名 要求儿童尽可能记住并准备回忆学过的词.在 词,要求儿童尽可能记住并准备回忆学过的词 在 要求儿童尽可能记住并准备回忆学过的词 正式实验前,研究者把儿童分成 个小组, 研究者把儿童分成3个小组 正式实验前 研究者把儿童分成 个小组,并且 三种不同的自我评价训练。 对其进行 三种不同的自我评价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