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墨家的尚贤思想
国家 治理 好 , 是 , 观效 果 却 往往 适 得 其反 , 中最 但 客 其
于皋陶 、 伯益 , 汤染 于伊尹、 仲虺 。 王染 于太公、 武 周公。 此四王者所染 当, 王天下, 故 立为天子, 功名敝天地 。 举天 下之仁义显 人, 称此四王者”( 必 墨子 ・ 所染 ) 墨子认 。 为, 织品的颜色是随 染料 的变化而 变化的 , 丝 所以在 用染 料 时就要慎重 。 理国家政务, 治 选拔任用贤德士人也如同 丝 染一个道 理 , 同样应该慎 之又J 只有选拔任 用好德才 嗅。 兼备 的能人贤士 , 才会感染熏陶更多的入走正道做正事, 才 能促 进社 会健 康地 向前推 进。 像古代虞 舜受到 贤人 就
视点
I VI W N E
儒 家与 墨 家 的 尚贤思 想
儒 墨 两 家 在春 秋 战 国 时期 相 互 对 立 , 均 肯 定 了 “ 但 尚贤 ” 重 要性 和 必 要 性 。 的 孔 子 明确 提 出 “ 贤 才 ” 治 天 下 , 子 同样 提 出 “ 举 而 墨 尚贤 为政 之 本也 ” 孟 子 也 , 提 出了 “ 贤 使 能 ” 思 想 。 尊 的 在论 述 “ 贤 ” 面 , 子 似 乎 走得 更 远 。 举 方 墨
主 要的 原 因就 是不得 其人 。“ 者王公大 人 为政 于 国家 今 者, 皆欲 国家 之富 , 民之 众 , 政之 冶。 人 刑 然而 不得 富而 得 贫, 得众而得 寡 , 得洽而得乱 , 不 不 则是 本失 其所 欲 ,
治 国安邦 的 “ 九经”之一,日:“ 尊贤 则不惑 ”(《 ( 礼记 ・ 中
所归, 得把正 直的仁 人贤 者选拔 上来 。 就 因为有了贤才 才 能更 好地 维 持国家 政 治秩 序, 能更 好地 治国安 邦, 才 国家
政权才能稳定 。
庸》 。 )
墨子 : 贤为何不举
墨子 提出的 “ 尚贤为政 之本也”( 墨子 ・ 尚贤上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I VI W N E
墨子在 《 尚贤上 》中讲 “ 古者尧 举舜 于服泽之阳, 故 授之 政 , 天下平。 禹举益于阴方之 中, 授之 政 , 九州成 。 汤 举伊尹于庖厨之中, 授之 政 , 其谋得 。 文王举闳天、 颠于 泰 置 罔之 中, 授之政 , 西土 服”, 也得 出了 “ 尚欲 祖述尧舜 禹
也在强调贤才对于社会 环境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墨子见染丝 者而 叹日:“ 染于苍则苍 , 染于黄则黄。 所 入者变 , 其色亦 变 ; 五入 必而巳则为五色矣 。 染不 可不 故 慎也 ! 非独染 丝然也, 国亦有染 。 染于许 由、 舜 伯阳, 禹染
汤之道, 将不 可以不尚贤。 夫尚贤者, 政之本也” 的结论。 墨子 认 为 , 当时 各 国 的王 公大 人在 主 观 上 都 想 把
与 孔 子 提 出 的 “ 在 选 贤 ”观 点 和 基 本 内 涵 是 一 致 的 。 政 墨 子 列 举 了 晋 文 公重 耳 在 做 国 君 之 前 在 外 国 流 亡 1 年 , 9 回
孔子举了 “ 有五 人而天下 冶” ( 舜 论语 ・ 伯》 , 泰 )
通 过 舜的历史事 实, 我们可 以看到 , 能治 理好 国家 , 舜 就 是 因为恭 恭敬敬地 依靠 禹、 契 、 稷、 皋陶 、 伯益 5 贤 臣来 位
文 邵长 婕 张西锋
孔子 像
墨子像
春 秋战国时期 , 各诸侯 国之 间斗争非常激 烈 , 人才的 作用便 显得十分突 出, 各诸侯 国的统治者都 十分关注和 网
是 反 反 复 复 宣传 任 用贤才 的 重 要意 义, 在 孟子 ・ 他 告 子 中以百里 奚为例讲 到:“ 不用百里奚而亡 , 虞 秦穆 公重
帮助 其治 理国家 。 孔子又说 :“ 管仲相桓 公, 霸诸侯 , 一匡
天 下, 民到 于今 受 其赐 。 (( 语 ・ 问)) 特 别 强调 ” ( 论 宪 )他
的 “ 为政在人 ’ 政在 选 臣” 、“ 等理 论 , 他审 视前史得 出 是 的至理 。 以 当哀公 问政 于孔子时 , 所 孔子讲 “ 在选 贤” 政
认识 和见 解 , 孔子明确提 出 “ 举贤才 ” 而治天下, 墨子同样 提出 “ 尚贤 为政 之本也” 孟子也提 出了 “ , 尊贤 使能”的思
想。
孔子 : 尚贤与 举 贤
孔子和 墨子都认 为一 个 国家要 达 到政通 人和 、民心
是 因为孔子如此强调 人才 的重要 性 , 他才把 “ 尊贤”列为
国后重用贤才, 把晋 国治 理得 很富强 , 自己则成 为诸侯 他 的盟 主。 齐桓公小 白在做 国君之前也被 迫出走 , 即位 后重 用 管仲等贤 才, 齐 国日益兴 旺, 也成 为有名的春秋 霸 使 他
主。
( 非子 ・ 韩 难三 ) 孟子 作为儒学 的继 承和 发扬 者, 。 也
210I EN I ATL T 际 才 流 37 0 N RAO LAE 国 人 交 1 T T N I 1 N
罗人才。 多著名 的政治 家、 想 家也 都认识 到人才 的重 许 思
要性 , 纷纷提出自己的人才观 点。 孔 子和 墨子的人 才理论便 是在这 种大 的背景下 产生 的。 儒墨两家对于人才 在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都有 着深 刻的
用百里奚而霸” 来强调选贤使能的重要性 。 ,
孔子在提 出人才对 于治 理 国家的 重要 性时 , 对于不 任 用贤才 的人都给 予了批 评。( 《 论语 ・ 卫灵公)中讲 到:“ ) 臧
文仲其窃位 者与 ! 知柳下惠 之贤而不与立也” 由此可以看 。 出, L-  ̄ - 认为 臧文仲虽然具 有一定的政 绩, 是如 果有贤 7 但 德 的人没有因你举 荐而 出来做 官, 那么你是不称 职的 , 那
就 叫做 “ 窃位” 。 孔子的学生仲 弓在季 氏那里做了总管, 子便 把举贤 孔 才作为 为政 的法则 告诫他 , 同时还教他 举贤人的办 法。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