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庆建设区域结算型金融中心路径研究
重庆建设区域结算型金融中心路径研究
金融市场规 货币市场 模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金融开放程 银行业 度
证券业 保险业
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金额及其年增长率) 、回购市场(交易 额及其年增长率)、票据市场(票据贴现总额及其年增长 率)
市场规模(上市公司家数、上市公司总市值、成交金额)、 市场融资能力 (股票发行额)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额及其年增长率)、交易所债 券市场(现券交 易额及其年长率)
外资银行在华分行数、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数
合资证券公司家数、国外证券公司在华代表处数、合资基 金管理公司家数
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分公司数、合资保险公司家数、外资保 险公司在华代表处数
在上述各指标数据基础之上,将利用因子 分析或者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建设区域金融 中心 的综合竞争力予以分析,并将其与西 南 片区的几大主要城市(如成都、贵阳、 昆明等)予以对比,分析其竞争力所在。
• 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私募股权资金、风险投资
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 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形成新型的金融机构集群, 重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新加坡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最为 成功的国家之一。
重庆的现状条件 优势之处
• 区位优势,产业支撑,市场需求带来的机遇 • 经济发展趋势强劲 • 政府主导性强,政策支持力度大
不足之处
• 经济实力不雄厚,经济发达水平呈差异化 • 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不足 • 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资产规模偏小 • 缺少金融机构总部,国际化程度不高
政府因素评价
• 政府对市场的主导作用评价:财政预算支 出/GDP,财政自给率(预算内财政收入/预算 内财政支出)
• 政府对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度
2011 年 12 月 5 日 审议通过的《重庆市金融中心建设“十 二五”专项规划》
2012 年 9 月 市财政兑现 2011 年度支持重庆经济发展成绩 显著金融机构奖励
研究方法 主成分 分析 定性分 析
比 较分析
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
重庆与新加坡金融中心建设的相似性
金融中心的定位相同
重庆旨在建设的是结算型国际金融中心,属于区域性功能 中心
选择的路径相同
新加坡实施的社会经济制度属于政府主导性管理模式,类 似于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的政府管理体制 和模式
重庆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战略目标
• 改革银行和基金业:新加坡以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的成 功引起众多东南亚国家效仿,直接对新加坡离岸金融进一 步发展造成冲击。新加坡实施更加彻底金融制度改革,加 快从强调管制、防范风险的离岸金融市场体系向信息披露、 支持创新的一体金融市场体系转变。
• 建立亚洲美元市场:积极引进国外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创建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放宽对亚元市场的管制,居民 和企业获准投资亚元市场放宽外汇管制,与东盟各国自由 通汇,允许东盟各国在其境内发行证券,并给予更多的税 收优惠
重庆建设金融中心竞争力现状评价
• 市场因素评价
借鉴CFCI(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与 国内诸多学者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 取如下四个方面代表市场因素:
金融产业绩效 金融机构实力 金融市场规模 金融开放程度
一级
金融产业绩 效
金融机构实 力
二级
金融业增加值
金融业从业人 员 金融资产规模 银行类机构
三级
金融业增加值及其年增长率、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金融从业人员人数占全体劳动者比例
金融业总资产及其年增长率
本地法人机构(国内按一级资本排名前十银行数量、本地国 内排名前十的银行资产规模)、 本地市场业务量(存款总额、贷款总额)、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比率)
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区域性金融中心路径研究
---新加坡经验借鉴
研究框架
主要模块 金融中心 竞争力评 价
新加坡经 验借鉴
研究内容
市场因素
政府因素
新加坡金融发展亮点: 资产管理中心 改革银行和基金 电子化信息化建设 优惠的税收措施
重庆本土金融中心建 设的特点: 金融集聚区规划发展 要素市场发展强劲 金融机构不断集聚 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 化
2013 年 1 月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区域性 金融中心的意见
新加坡建设区域结算金融中心经验分析
• 法制经验 • 电子化信息化建设 • 优惠的税收措施 • 教育投资与人才引进 • 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
如何借鉴新加坡经验
• 向资产管理中心升级:2002 年新加坡允许海外基金登记 后可直接进入新加坡市场零售,同时简化相关办理手续、 提高业务便捷程度。以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为代表的 众多海外基金管理公司纷纷进驻新加坡零售基金市场。
• 发展各类结算中心:例如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中心、
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中心、电子票据交易结算中心,以及各 种银行间的业务结算和清算中心等
• 发展要素市场:发展农村土地交易所、联合产权交易所、
OTC 柜台交易中心、航运交易所、药物交易所、农产品 交易所等区域性要素市场,推动金融要素合理流动,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险类机构
本地法人机构(本地法人机构数量、保险公司分支公司总数、 资产规模、
国内按资产排名前十的机构数量)、本地市场业务量(保费 收入、赔付支 出)、本地业务水平(保险深度、保险密度)
证券类机构
证券公司(本地法人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国内按资产规模 排名前十的机
构数量、承销金额、经纪规模)、基金管理公司(本地法人 机构数量、资 产管理规模、国内按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机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