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精选材料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精选材料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精选材料题
1. 材料一 1950年6月,中央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实行土地改革是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要促进农民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将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积极地作好准备。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

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开展土地改革所公布的法令,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

(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由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到集体所有制。

(2分)
(2)材料二中农业生产承包制体现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1分)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尝试?(1分)农业生产承包制后来发展为什么制度?(1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分析上述两次农村改革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2分)
土地改革是土地私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公有制;同: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阐述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1分) 原则:农村改革要从农村生产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要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等。

2.材料一:1952年的国庆,毛泽东曾经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论述和高度评价了“前三十年”对当代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材料三:这是一次伟大的转折,推开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大门一一四川等地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两天半建起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蛇口工业区喊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农村到城市,从集体到个人,一股股强大的改革气旋喷涌而出。

一一新华社《跨越时空的坐标》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1分)为改变这一现状,党和政府在经济上进行的有益探索和遇到的挫折各是什么?(2分,各举一例即可)
)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 读材料二,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收获民心”的重大成就。

(2分)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实施一五计划,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
进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