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禁止开 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 间区域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三界四区”示意图
禁建边界
行政界线
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扩展边界
禁止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现状+规划)
规模边界
县级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
限制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图2 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形态变化示意

地域分区案例
(1)全国
西部地区——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晋豫区、湘鄂皖赣区、 东部地区——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
(2)江苏省
苏锡常、宁镇扬、通盐泰和徐连淮宿等四个土地利用区域
(3)常州市
常州市中心城镇土地利用区 东部和中部平原粮、渔为主的土地利用区 西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林茶果为特色的土地利用区
逐级行文上报
批准
市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
报经省政府批 准后须报国土 资源部备案
土地利用分区
1、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土地用途分区 3、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综合分区、功能分区
(1)目的:为科学组织区域分工、实行 分类指导、发挥地域优势提供宏观决策 的科学依据
(2)划分依据:地带性规律、地形地貌 、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
(3)性质:宏观,应用于大的地域范围 (4)适用规划级别:国家、省、市级规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独立工矿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发展区 牧业发展区
土地利用现状 区域基础设施
3、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目的:引导土地利用方向、管制城乡 用地建设活动
(2)划分依据: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 ,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结合建设 用地空间布局安排
独立工矿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用地区 牧业用地区
乡级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 独立工矿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用地区 牧业用地区
图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关系图I
图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关系图II
(七)规划修改类型
序号 1 2 3
4
规划修改类型
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使用
原则性 修改
一般性 修改
国务院 批准的 城市土 地利用 总体规 划
省政府审批的市县级规划
涉及基本农田、禁止建设用地 边界的乡镇级规划
其他乡镇级规划
在允许建设区之外进行城乡建 设的,规划实施评估后,以采 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 式,对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与布局做出合理调整
2、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土地用途分区
(1)目的:从空间上控制土地的利用方 向、规模、结构和布局,实现对土地利 用的用途管制
(2)划分依据:土地基本用途,地块 (3)性质:微观 (4)适用规划级别:县、乡级规划
第三轮规划土地用途分区
县级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适用规划级别:市、县、乡级规划
空间管制要素
边界 规模边界 扩展边界
禁建边界
区域
含义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允许作为建设用地利用,进行城乡建 设的空间区域
在满足特定条件后方可进行城乡建设 的空间区域
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禁止城镇和 大型工矿建设,限制村庄和其他独立 建设,控制基础设施建设
在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建 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规划修改
在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扩展边 界外的规划修改
行文
批准
市、县(市、区) 国土资源部门逐级 行文上报
省国土资源厅 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
省政府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
省政府委托省 国土资源厅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