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组学与分析技术第二讲

蛋白质组学与分析技术第二讲


银染
银染是非放射性染色方法中灵敏度最好 的,其灵敏度可达200pg 凝胶在固定液中固定后,在含戊二醛的 溶液中增敏,然后在AgNO3溶液中浸泡, 蛋白与银结合,银颗粒沉淀在蛋白点上, 沉淀的银颗粒产生催化反应,提高银染 反应灵敏度,使蛋白点显示棕黄色或棕 黑色
负染
负染是一种可逆染色方法,其灵敏度高 于考染低于银染,准备从胶上回收蛋白 可选用此方法,负染有铜染、锌-咪唑等, 灵敏度可达50 ng。负染在凝胶表面可产 生半透明背景,蛋白质以透明的形式被 检测出来,凝胶显示黑色背景或相应的 底色,染色过程很快,5-15min即可完成
蛋白质组学与分析技术特点
分析技术面广:氨基酸组分、序列测
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管 电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液质联仪;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芯片;蛋白质生物信息学;蛋白 质结构与功能;园二色谱;X光衍射;高 能辐射;蛋白质杂交技术;蛋白质酶学 技术
蛋白质组学与农业的科学实践
样品制备原则
1,尽可能采用简单方法进行样品处理,以避 免蛋白丢失 2, 细胞和组织样品的制备应尽可能减少蛋白 的降解,低温和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防止蛋白的 降解 样品裂解液应该新鲜制备、并且分装冻存于80C,不要反复冻融已制备好的样品 通过超速离心清除所有的杂质 加入尿素之后加温不要超过37C,防止氨甲酰化 而修饰蛋白
从生物样品抽提蛋白质
去污裂解:溶解细胞膜裂解细胞如SDS 还原剂:用于还原二硫键或防止蛋白质氧化如 巯基乙醇、硫脲 变性剂:用于改变溶液离子强度和PH,破坏蛋 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 酶裂解:用酶来消化细胞器如溶菌酶、纤维素 酶、果胶酶等 渗透裂解:用低渗溶液悬浮细胞 冻融裂解:用液氮迅速冷冻细胞,随后在37C 融化,反复几次
二维凝胶电泳图像采集
图象分析基本上依赖与各个蛋白质点的 光密度值相对大小 图象采集质量的因素包括系统的分辨率、 灵敏度、图象对比度和明亮度 常见的可见光扫描仪、荧光、化学发光 和磷屏扫描仪
存在的问题
低丰度蛋白质的检测 高丰度蛋白的去除 极酸和极碱性区蛋白的分离:pH <3或pH>11 高分子质量区蛋白的分离:100 000Da以上的 蛋白质很难进入胶条 定技术
低丰度蛋白的分离: 低丰度蛋白的分离 : 尽管增加上样量和提 高总蛋白的溶解度能增加分离时的低丰 度蛋白的量,但同时增加了高丰度蛋白 的负荷,且造成蛋白的叠加效应而影响 分离。现常用预分级+窄pH胶的微制备 技术进行分离:即将总蛋白组分成蛋白 质组亚群,再用pH梯度小于2个pH单位 的IPG胶进行窄pH范围的分离。 高不溶性蛋白的分离: 高不溶性蛋白的分离 : 主要还是要增加蛋 白质的溶解度,采用顺序抽提法进行。
清除影响二维电泳图谱的杂质
盐离子、痕量缓冲液和其他带电荷的小分子:盐离子会干扰 电泳,可以透析去除 内源性小分子(如核酸、代谢物和磷酸):这些物质带负电 荷,发生偏阳极侧聚焦不全,用TCA/丙酮沉淀去除 离子去污剂:SDS与多肽形成复合物,不能正确聚焦,通过 丙酮沉淀可去除SDS 核酸(DNA、RNA):核酸增加样品的黏度导致背景弥散, 核酸通过电稳态相互作用也蛋白结合阻碍聚焦,核酸在银染 检测中导致高背景 多糖:阻碍凝胶孔径导致沉淀,多糖含有负电荷与蛋白质形 成复合物,用硫酸铵或苯酚/醋酸铵沉淀去除多糖 脂类:蛋白质与脂类形成复合物影响等电点和分子量,用强 变性剂和去污剂减少蛋白与脂类的相互作用 酚类组分:苯酚通过酶催化的氧化反应来修饰蛋白,用巯基 乙醇或硫脲来灭活多酚氧化酶
蛋白沉淀步骤
硫酸铵沉淀(盐析):高盐溶液中蛋白质聚合而沉淀 TCA沉淀(三氯醋酸沉淀):TCA 10%-20%,蛋白质 可冰上沉淀,用丙酮和乙酸清洗沉淀。去除TCA 丙酮沉淀:3倍体积的冰丙酮,蛋白在-20度沉淀,离 心沉淀蛋白,丙酮通过空气或冻干去除 在丙酮中用TCA三氯醋酸沉淀:两者联合使用更有效, 10%的TCA在丙酮中重悬裂解样品溶液 用苯酚提取,随后在甲醇中醋酸铵沉淀:蛋白质被提 取到饱和酚中,在甲醇中用醋酸铵从酚相中沉淀蛋白, 丙酮清洗
实验样品的制备原则
应使所有待分析的蛋白样品全部处于溶解状态 (包括多数疏水性蛋白),且制备方法应具有 可重现性。 防止样品在聚焦时发生蛋白的聚集和沉淀。 防止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发生样品的抽提后化学 修饰(如酶性或化学性降解等)。 完全去除样品中的核酸和某些干扰蛋白。 尽量去除起干扰作用的高丰度或无关蛋白,从 而保证待研究蛋白的可检测性。
1D-SDS-PAGE SDS-
一维等电聚焦电泳
蛋白质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带电荷情况是不同的, 在低的PH条件下,蛋白质静电荷为正,在高PH条件 下静电荷为负,在某一PH的溶液中,蛋白质的静电 荷为零,则此PH值为该蛋白的等电点 蛋白质等电点取决与氨基酸的组成,是一个物理化学 常数 如果外加一个电场,蛋白质会在电场作用下分别向正 极和负极漂移,当达到等电点位置时,蛋白不带电, 就不在漂移,这就是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
2D-SDS-PAGE 存在的问题 SDS一维电泳相同蛋白质迁移的任何不同可能会被 误认为是样品中含有不同蛋白质 蛋白质的脱酰胺化、糖基化、磷酸化、氧化、 外源化学修饰等是相同多肽的不同修饰可能显 现为“点横向排列” 某些蛋白质不太适于进行第一维IEF电泳, 低溶解度导致蛋白质沉淀和聚集,造成在IPG 胶条中蛋白质的“成片条带”
2D-SDS-PAGE SDS-
样品制备
第一向 IEF电泳
第二向 SDS-PAGE电泳
染色 蛋白斑点的切取 图像采集和分析
二维电泳原理
Smithies和Poulik(1956 )最早引入二维电泳技术, O’Farrell(1975)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相对分 子质量的特异性将蛋白质混合物在第一个方向上 按照等电点高低进行分离,在第二个方向上按照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进行分离 二维电泳分离后的蛋白质点经显色,通过图象扫 描存档,最后是呈现出来的是二维方向排列的, 呈漫天星状的小原点,每个点代表一个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与分析技术特点
内容多:蛋白质组作图、蛋白质组成分鉴
定、蛋白质组数据库构建、新型蛋白质发掘、 蛋白质差异显示、同工体比较、基因产物识 别、基因功能鉴定、基因调控机制分析、细 胞周期、细胞分化与发育、肿瘤发生与发展、 环境反应与调控、物种进化、新型药物靶分 子、人体病理介导分子、病原菌毒性成分、 植物信号识别、植物诱导抗性、免疫增产激 发子、抗虫蛋白晶体、植物病害毒素、植物 致病相关蛋白等等。
在IEF(水平)方向显示蛋白质“成片条带”的部分2D凝 胶
由于相同蛋白质的不同修饰/电荷显示“点横向排列”的部分2D凝 胶
蛋白质电泳图像分析
电泳凝胶后图象进行备份保存,从而以 数字化图象形式存储下来,尽量完整的 保留定性和定量信息以进一步分析,如 总蛋白的点数,蛋白点的表达丰度的电 量变化,蛋白点的缺失,利用双向电泳 凝胶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完整蛋白质的分离
1D-SDS-PAGE 2D-SDS-PAGE IEF(制备等电聚焦) HPLC 离子交换或亲和层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通过丙烯酰胺单体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按 一定比率混合,在有引发剂和增速剂存在下聚合 形成交叉网状结构,丙烯酰胺单体聚合生成长链 聚合物,甲叉双丙烯酰胺的双功能和链末端的自 由功能基团反应,发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等电聚焦凝胶,按等电点不同分离蛋白质,SDSPAGE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
荧光染色
利用丙基Cy3和甲基Cy5两种染料分别对不同蛋 白质样品进行荧光标记,并在一块2-D胶上同 步运行,由于两种修饰后的染料的激发波长不 同,在同一块胶上可用两个波长范围进行扫描, 并可得到两个样品的差异,灵敏度比银染要高 3-30倍 另一荧光染料是SYPRO Ruby,它是基于钌的 金属螯和染料,灵敏度为0.25-1ng
蛋白质组学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基因克隆和基因工程教学的异同点 与仪器分析课程的关系 与生物化学的异同点 与农学、植保、制药、免疫和疫苗、分 子生物学、作物育种、土壤肥料、家禽 饲料等的关系
蛋白质组学分析中蛋白质的分 离和消化
蛋白质组分析的基本流程图
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路线流程图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蛋白酶抑制剂防止蛋白裂解
苯甲基磺酰氟PMSF: 不可逆抑制剂 AEBSF:灭活丝氨酸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乙二 胺四乙酸(EDTA)、 乙二醇双四乙酸(EGTA) 肽蛋白酶抑制剂:亮以酶肽,抑制丝氨酸、半 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为蛋白酶抑制剂A抑制酸性 蛋白酶活性,抑蛋白酶肽抑制丝氨酸蛋白酶, 本丁抑制素抑制氨基蛋白酶。 甲苯磺酰赖氨酰氯甲酮(TLCK)、甲苯磺酰苯 丙氨酰氯甲酮(TPCK): 不可逆抑制丝氨酸和 半胱氨酸蛋白酶。 Benzamidine: 抑制丝氨酸蛋白酶
剧烈的蛋白裂解
超声裂解法:通过超声波切应力来裂解细胞,在剧烈 的搅拌状态下会产生剪切效果 弗氏压碎器:在高压下迫使细胞穿过小孔径产生剪切 力裂解细胞 研磨法:组织和细胞常冻存于液氮中,研磨成粉状 机械匀浆法:将组织切成小片、匀浆、过滤或离心获 得裂解液 玻璃珠匀浆法:剧烈震荡的玻璃珠可以打破细胞壁, 释放细胞内容物
裂解液的组分
为了完成聚焦良好的第一项等电聚焦,蛋白质必须完 全溶解和解聚 经过变性剂处理而暴露蛋白质的疏水基团后,还常需至少 一种表面活性剂来溶解疏水基团。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离子去污剂SDS、非离子去污剂 Triton X-100和NP-40、两性离子去污剂CHAPS、OBG等。 SDS作用后不利于稳定IEF中的等电点,不宜存在于IEF的 样品溶解液中;只有后两类表面活性剂是可用的,其中 CHAPS和SB3-10最好。 常用浓度为在8M尿素溶液中含2-5%的CHAPS,但在含 高浓度硫脲的溶液中其作用有限;SB3-10是一种含有长线 性基团尾端的两性去污剂,其作用要强于CHAPS,但在 尿素浓度大于5M时不溶解。
蛋白质作为人类食物主要营养成分存在于不同的农作物中; 蛋白质在植物生活中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细胞调亡和细 胞器); 蛋白质作为酶在植物生长代谢中期作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作为生物信号传导的受体对外界信号在植物生活进 行传导; 植物中某些蛋白具有抗病虫的生物功能; 蛋白质及多肽能诱导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作 物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