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系统解剖生理1.下列哪项是胃腺主细胞分泌的A.胃蛋白酶B.盐酸C.碱性溶液D.胃泌素E.抗贫血因子【答案】:A【解析】:考察胃壁黏膜不同细胞的作用。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有保护黏膜、对抗胃酸腐蚀的作用。
胃底和胃体腺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而胃窦只含黏液细胞;胃窦部有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胃底部尚有功能不明的嗜银细胞。
2.食管全长约A.10cmB.25cmC.35cmD.48cmE.60cm【答案】:B【解析】:考察食管的解剖。
食管上连咽部,约起于第6颈椎平面,下端在膈下与贲门相连接,长约25cm,门齿距食管起点约15cm。
3.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是A.胃排空快B.胃容量小C.胃较垂直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贲门肌发育差E.幽门括约肌发育差,贲门肌发育好【答案】:D【解析】:考察婴儿胃部的生理特点。
婴儿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加上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和胃食管反流。
4.胃壁的主细胞主要分泌A.盐酸和抗贫血因子B.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原C.碱性因子D.胃泌素E.生长抑素【答案】:B【解析】:考察胃壁的作用。
胃壁有丰富的腺体,由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粘液细胞分泌碱性因子;G细胞分泌胃泌素。
第二节口炎病人的护理1.小儿,2岁。
体温升高达39℃,口唇及颊黏膜出现成簇的小疱疹。
经医生检查确诊为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黏膜损伤特点为A.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B.潮红、可有渗血C.有灰白色假膜D.白色片状物E.充血、红绒状【答案】:A【解析】:考察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表现。
起病时发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
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2.小儿,10个月。
因反复腹泻而致轻度营养不良。
近日其母喂小儿喝水时发现口腔黏膜表面有不易擦去的白色点状乳凝块样物,经医生检查诊为鹅口疮。
鹅口疮的病原体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柯萨奇病毒C.埃可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白色念珠菌【答案】:E【解析】:考察鹅口疮的病原体。
其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
3.鹅口疮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无全身症状B.齿龈颊部等处均有乳凝块附着C.病变可影响消化道呼吸道等D.均有发热E.口腔黏膜无红肿不影响喂奶【答案】:D【解析】:考察鹅口疮的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初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宜擦去,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可有渗血。
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进食。
一般无全身症状,重症时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出现拒食、吞咽困难等。
4.不符合疱疹性口腔炎特点的是A.病初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B.起病时高热达38~40℃C.无传染性D.口腔疼痛较剧烈影响进食E.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答案】:C【解析】:考察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1~3岁婴幼儿,全年可发病,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发生小流行。
起病时发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
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5.9个月的小儿,因哭闹、拒食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8.0℃,见口腔内溃疡,覆以黄白色膜状物,周围绕以红晕。
可能诊断为A.单纯性口腔炎B.疱疹性口腔炎C.溃疡性口腔炎D.齿龈炎E.鹅口疮【答案】:B【解析】:考察不同口炎的临床表现。
疱疹性口腔炎起病时发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
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
6.小兰,女,10个月。
因食欲下降就诊,体检发现口腔颊黏膜多处有白色乳凝块样物,不易擦掉,强行擦去下面有红色创面。
清洁该患儿口腔应选择的清洁液是A.3%过氧化氢B.0.1%依沙吖啶C.制霉菌素溶液D.2%碳酸氢钠E.1%高锰酸钾【答案】:D【解析】:考察鹅口疮的护理措施。
根据患儿的表现判断是鹅口疮,对鹅口疮患儿可用2%碳酸氢钠做清洁预防用药,治疗可涂抹制霉菌素溶液药物。
7.新生儿,15天。
其母喂奶时发现口腔黏膜表面有白色点状乳凝块样物,不易擦去。
经护士家庭访视时确诊为鹅口疮。
治疗鹅口疮的药物是A.碳酸氢钠B.制霉菌素C.红霉素D.庆大霉素E.青霉素【答案】:B【解析】:考察鹅口疮的给药方法。
预防鹅口疮的药物是碳酸氢钠,治疗鹅口疮的药物是制霉菌素。
8.关于溃疡性口腔炎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口腔护理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B.清洗后涂5%的金霉素鱼肝油C.进餐前可局部涂2%利多卡因D.患儿的奶具、玩具等应消毒E.患儿宜进食温凉的流质饮食【答案】:A【解析】:考察鹅口疮和溃疡性口腔炎护理措施的区别。
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较大儿童可用含漱剂。
鹅口疮患儿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
9.鹅口疮初期的患儿,其首要的护理诊断A.营养不良:与拒食有关B.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C.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D.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E.知识缺乏:缺乏口炎的预防及护理知识【答案】:C【解析】:考察鹅口疮的护理诊断。
鹅口疮患儿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一般无全身症状。
10.小儿,5个月。
因口腔黏膜表面有白色点状乳凝块样物就诊。
经医生检查诊为鹅口疮,嘱保持口腔清洁。
给鹅口疮患儿清洁口腔,最适合的溶液为A.0.1%利凡诺溶液B.3%过氧化氢溶液C.生理盐水D.温开水E.2%碳酸氢钠溶液【答案】:E【解析】:考察护理措施。
鹅口疮患儿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每日2~4次,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
11.1岁肺炎小儿治疗3周后,口腔黏膜上出现点状灰白色乳凝块样物质,无全身不适,无局部疼痛。
应考虑为A.维生素C缺乏B.鹅口疮C.疱疹性口炎D.疱疹性咽峡炎E.溃疡性口腔炎【答案】:B【解析】:考察鹅口疮的病因与好发年龄及临床表现。
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
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易发生本病。
12.患儿,男性,日龄2天。
上腭中线和齿龈部有黄白色斑点,称为“马牙”,护理的方法是B.用软布擦净C.抗炎治疗D.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E.用制霉菌素甘油【答案】:D【解析】: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民间称“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又称“上皮珠”,数周后可自然消失,不需处理。
13.患者以发热待查入院,体温39℃左右,有时高低不一日差在2℃左右,持续5天不退,脉搏96次/分,呼吸23次/分,查体口腔黏膜干燥,左颊黏膜有-0.2cm×0.2cm 溃疡面,基底潮红。
口腔护理时涂于溃疡面上的药物应选用A.锡类散B.制菌霉素C.液体石蜡D.疱疹净E.碳酸氢钠散【答案】:A【解析】:考察各种口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锡类散出自清代尤在泾所著《金匮翼》,原名烂喉痧方。
成分是象牙屑、青黛、壁钱炭、珍珠、冰片、牛黄等。
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之功效,适用于咽喉红肿,糜烂,唇舌肿痛等症。
第三节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1.男性,35岁,1月前出现腹痛、上腹部饱胀、嗳气,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阳性,给予抗生素最适宜的是B.红霉素C.庆大霉素D.头孢霉素E.阿莫西林【答案】:E【解析】:考察治疗原则。
常应用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等和(或)枸橼酸铋钾二联或三联治疗。
2.慢性胃炎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B.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C.食欲不振D.恶心、呕吐,贫血E.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答案】:A【解析】:考察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
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本病多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人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贫血。
3.女性,45岁。
上腹部饱胀,隐痛不适,反酸嗳气、食欲不振,恶心、查体:上腹部有轻度压痛。
肝脾未触及。
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胃炎B.急性胃炎C.慢性胃溃疡D.慢性十二指肠溃疡E.慢性胰腺炎【答案】:A【解析】:考察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
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本病多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人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贫血。
4.各种胃病中发病率占首位的是A.胃癌B.慢性胃炎C.胃溃疡D.十二指肠溃疡E.食管炎【答案】:B【解析】:考察胃炎的类型及其发病率。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黏膜慢性炎症。
是胃部疾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5.男性,37岁,上腹部隐痛2年,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可见A.黏膜萎缩B.黏膜肥厚C.黏膜广泛炎症细胞浸润D.黏膜充血、水肿E.黏膜糜烂、出血【答案】:A【解析】:考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念及病理特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
6.男性,34岁,上腹部隐痛、反酸、嗳气1月余,饮食喜辛辣,多饮浓茶,诊断慢性胃炎。
护士对其进行保健指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乐观情绪B.注意饮食卫生C.生活规律D.指导自我护理E.常规应用抗生素【答案】:E【解析】:考察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的健康教育。
慢性胃炎的保健指导措施应注意协助医生进行病因治疗,按医嘱准确给予灭菌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但是不宜常规应用抗生素。
7.易导致癌变的胃炎是A.肥厚性胃炎B.胃窦胃炎C.胃体胃炎D.萎缩性胃炎E.浅表性胃炎【答案】:D【解析】:考察慢性胃炎癌变的种类及其几率。
病变累及腺体,腺体发生萎缩、消失,胃黏膜变薄,称其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当胃腺细胞发生肠腺化生或假性幽门腺化生、增生,增生的上皮和肠化的上皮异常发育,形成不典型增生,到达中度以上被认为癌前病变。
8.慢性胃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A.腹痛B.腹泻C.呕血D.黑便E.上腹部饱胀不适【答案】:E【解析】:考察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
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