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4-05-20T13:57:25.653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5月供稿作者:张晓强[导读] 教学方法,其实就是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张晓强/河北省邢台技师学院——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就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来说,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本文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旅游管
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其实就是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在其中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而且也包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就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旅游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内容:良好的道德品质,广泛的知识面,较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操作技能等,在根本上转变传统的课程课堂教学方式,逐渐探索出一套与本专业特点相互符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学生适应性的增强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与本专业的课程教学特点相结合,参考相关学校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最近几年中的教学改革实践,站在素质、技能教育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初步将本专业教学改革所获得的成果总结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教学改革的发展,旅游教育鲜明特色的建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与时代性
1、本专业的特殊性。
旅游管理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要求都非常高的综合性专业,要求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美结合。
2、专业的时代性特征。
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至5000美元,旅游休闲消费将进入强劲增长时期。
近几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全国各地旅游景区的建设、星级酒店的投资都已经进入高增长期,这为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强的后盾。
旅游时下是国内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带动性特征,旅游业所涉及到的“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等各大产业都随之逐步火热,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经济增长,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就业人数。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但普遍的反映是适应性有待提高。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企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上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与酒店、旅行社等单位联系较少。
②教学知识内容的更新较慢并且与实际联系较弱、可操作性较差。
③课堂上讲授过多,学生只是被动者。
④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力度不够;⑤以考导学,考评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较多,考试形式单一。
上面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三、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学方法主要研究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它主要有三个层面:老师(How:如何授课——方法)、教学内容(What)、学生(Why:为什么上课——目的)。
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一般较差。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①高科技教学手段的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其授课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应的声、影资料,才能把相关知识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学生,缺一不可。
而这个传递过程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完成,在现有的教学手段中,一般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可以通过旅游景点的宣传资料、电视台的相关纪录片以及旅游景点做的旅游营销广告灯等资料来展示所要讲授的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②恰当运用实地教学法。
高科技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实际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能为教师提供多媒体。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条件不允许的地方可以适当运用实地教学方法。
由老师带领学生到近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介绍、演示等,然后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反思其成功与不足之处。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③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锻炼。
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教师由讲授变为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降低教师工作强度。
四、考试模式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进行多种方式考评
首先要建立健全试题库。
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为基础,教师应在自己所教的专业课中建立本专业的试题库。
使本课程试题内容与上课所授知识充分衔接,并不断地充实现阶段新知识点、新内容。
在出题的过程中,还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尽量增加案例分析、上机操作等实践性强、操做性强的考试题目。
其次要有选择的进行考试方法改革。
根据专业课特点的不同和教学计划中对专业课要求掌握的不同,本专业在专业课考核方面也做了相应的改革。
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闭卷考、开卷考、技能设计考、技能操作考等),考核方式可采用一种或多种——起使用,其目的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
总之,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要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相应的教学方式等,用来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综合的专业型人才,才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为我国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