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十一章营养与疾病防治第十一章营养与疾病防治一、填空1、妊娠早期基础代谢率略有下降,中晚期逐渐升高。
2、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孕妇体重的增长来评价和判断能量的摄入是否适宜。
3、婴儿生长至 4-6 月时,应添加断奶食物作为母乳的补充。
4、老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差,而且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降低,容易出现负氮平衡。
5、运动员的能量来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当运动员体内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能量时蛋白质几乎不被动用。
6、妊娠期营养不良可使母体发生营养性贫血、骨质软化和营养不良性水肿。
7、评价糖尿病人能量摄入量是否合适的基本指标是体重。
8、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
9、肥胖治疗原则是达到能量负平衡,促进脂肪分解。
10、各类癌细胞生长的共同特点是均以葡萄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11、胃肠外营养可分为:中心静脉营养和外周静脉营养。
二、选择1、蛋白质营养不良可导致含量下降。
A.血清球蛋白B.血清白蛋白C.血浆高密度脂蛋白D.血清糖蛋白2、下列不宜用于喂养婴儿的奶制品是。
A.甜炼乳B.调制奶粉C.淡炼乳D.全脂奶粉3、轻度高血压病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
A. 3gB. 5gC. 10gD. 15g4、低胆固醇膳食适合下列哪种疾病的营养治疗?A.胆囊炎B.骨质疏松C.冠心病D.痛风5、与非孕妇女比较,孕早期妇女的营养需要特点是。
A. 能量增加B. 能量相近C.冠心病D. 蛋白质减少6、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菠菜食用前在沸水中烫一下是为了去除部分。
A. 植酸B. 草酸C. 磷酸D. 鞣酸7、我国为预防内陆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所采取的食品强化方法是。
A. 食盐加碘B. 食盐加铁C. 面粉加碘D. 面粉加铁8、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摄入过多的。
A. 钙B. 钠C. 钾D. 磷鞣酸9、孕妇摄入的营养素中与新生儿先天畸形有关的是。
A. 叶酸、维生素B6、铁B. 维生素A、碘、钙钠C. 维生素C、锌、碘D. 锌、叶酸、维生素A10、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10~13岁儿童。
A. 铜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B. 碘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C. 铁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D. 钙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三、名词解释1、乳糖不耐症:2、骨质疏松症:四、论述(一)试论述几种典型的营养缺乏病。
(二)试论述几种典型的营养过剩病。
(三)试论述几种典型的代谢性疾病。
(四)试论述致癌物质、促癌物质和抑癌物质。
(四)试论述营养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五)试从营养与安全角度谈谈对大豆及其制品的认识。
第十一章营养与疾病防治(答案)一、填空1、升高2、体重3、4-64、负5、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脂肪6、营养性贫血骨质软化7、体重8、合理控制总能量9、能量负平衡促进脂肪分解。
10、葡萄糖11、中心静脉营养外周静脉营养二、选择BABCB BABDD三、名词解释1、乳糖不耐症:指摄食乳糖或含乳糖的乳制品后,由于人体内缺乏乳糖酶而引起的乳糖消化吸收不良的表现,出现腹胀、腹泻等的一系列症状。
2、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由于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或人体缺乏日光照射以及缺钙而引起的。
四、论述(一)试论述几种典型的营养缺乏病。
1、蛋白质-热能营养缺乏①水肿型:热能摄入量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缺乏的儿童营养性疾病,即恶性营养缺乏病,腹部突起、浮肿。
②消瘦型:蛋白质和热量摄入量均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患儿消瘦无力,可见于任何年龄。
2、佝偻病及骨质疏松:缺乏VD或钙引起,或人体缺乏日光照射。
高蛋白饮食可能造成骨质疏松。
3、营养性贫血①缺铁性贫血:影响血红素合成②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影响VB12和叶酸和摄入和吸收造成的。
4、维生素缺乏病(1)夜盲症及干眼病:VA (2)坏血病:VC(3)脚气病:VB1。
①干性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②湿性脚气病:水肿(心力衰竭);③急性混合型脚气病:既有神经炎,又有心力衰竭。
(4)赖皮病:烟酸。
“3D”症:腹泻、皮炎、痴呆。
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多流行。
5、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①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突眼、高代谢症群(怕热、心悸、出汗、甲亢、消瘦、腹泻、基础代谢增高),②克汀病:智力低下,精神发育不全。
有些食物如十字花科植物白菜、萝卜等,含有抗甲状腺素物质β-硫代葡萄糖苷,可影响碘的利用。
6、克山病:硒。
一种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地方性心肌病,亚硒酸钠可预防。
(二)试论述几种典型的营养过剩病。
1、肥胖:机体摄入的热量多于所消耗的热量;合成的脂肪细胞分布于皮下(臀部和大腿,女性型肥胖)和脏器(上身或腹部,男性型肥胖);包括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脂肪细胞数量增多。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20体重不足, 20-25理想体重,25-30轻微超重, >30严重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某些癌症(乳腺癌、肠癌)的发生,呼吸功能低下、关节炎及胆结石等的发病均与肥胖成正比,其中真正危险的因素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脏器脂肪储存过多。
2、冠心病:(1)心肌冠状动脉血管壁受到氧化损伤,形成硬化斑,导致动脉血管变窄,血液流动受阻。
如果这种损伤形成了溃疡面,就是粥样硬化。
(2)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血胆固醇水平过高,其中最具危险正相关的是LDL(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当巨噬细胞吞噬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便形成斑块沉积于动脉壁。
呈负相关的是HDL(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运转到肝脏和排出体外的唯一工具,也是人体排出胆固醇的唯一途径)。
(3)与饮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即胆固醇含量和脂肪酸的质与量①食用饱和脂肪酸会是胆固醇水平升高,只有豆蔻酸、月桂酸和棕榈酸具有升高血脂的作用。
②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③VC、VE、胡萝卜素(前三抗氧化,防止氧化LDL形成)、黄酮类、非淀粉多糖(膳食纤维等)(使胆固醇重吸收减少)都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④膳食中胆固醇含量高,则会使血胆固醇浓度升高。
3、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体内控制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的机制发生紊乱引起)和继发性(因其他的功能紊乱,如妇女妊娠、患肾病等原因引起)两类,大部分属于原发性。
食盐摄入量高是一个很关键的促发因素;高能量、高脂肪、高钠并且低钾的膳食;酒精摄入过多。
(三)试论述几种典型的代谢性疾病。
1、糖尿病:因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造成的糖代谢障碍性疾病。
(1)有4类:①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期发病,患者血液胰岛素严重不足,绝对地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以防止酮症酸中毒。
②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患者胰岛素分泌延迟或不足,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出现抗阻现象。
③妊娠糖尿病。
④其他糖尿病:多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胰腺切除术等的糖尿病。
(2)症状①血糖升高和尿糖值增加,糖代谢紊乱;②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多种代谢紊乱;③多饮、多食、多尿、体力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症状;④发展下去,可发生眼、肾、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及神经、皮肤等组织的并发症。
(3)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共同构成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
2、苯丙酮尿症PKU:一种基因缺乏病。
患者体内先天性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造成血液及脑脊液苯丙氨酸及其盐类(丙酮酸盐、乳酸盐、醋酸盐)含量高于正常,导致严重脑损伤。
严重者智力发育低下。
3、高半胱氨酸血症:当VB6、VB12或叶酸三者之一缺乏时,都会引起血液中高半胱氨酸,引发冠心病。
在VB6作用下转化为胱氨酸,在VB12和叶酸共同作用下转化成蛋氨酸。
4、痛风症:因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关节炎、尿路结石、关节处增大变硬,甚至僵硬变形等)。
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
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四)试论述致癌物质、促癌物质和抑癌物质。
癌:即恶性肿瘤,是机体细胞因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所发生的无限制的,完全不受机体制约的异常增生。
1、膳食中的致癌物质(1)食物本身的致癌成分①脂肪摄入过多会使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加,易于乳腺癌的生成。
②脂肪会刺激胆酸释放,在蛋白激酶C的参与下刺激结肠细胞增生,同时大量胆汁进入大肠,会改变肠中细菌的菌种生态,增加结肠、直肠癌形成的几率。
③不饱和脂肪酸过多易导致形成自由基,使细胞膜结构遭到破坏和改变,增加患癌的危险性。
④谷类、豆类、玉米或花生等食品储存不当,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具有相当强的致癌性,易引起肝癌。
(2)食物烹调不当所衍生的致癌物质①腌渍食物:胃癌、胃酸下降、细菌滋生、胃粘膜易受损伤。
②烟熏、烧烤:强毒性“多环芳烃”,如苯并芘、苯蔻等。
③腌肉:亚硝酸盐、亚硝胺类致癌物④富含蛋白质的鱼、肉高温200-300℃分解产生强致癌性的杂环胺类物质。
(3)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护色剂亚硝酸盐在胃酸作用下,与食物中的胺类反应,生成高致癌的亚硝胺。
(4)嗜好:饮酒过量,营养素吸收降低,抵抗力降低;与黄曲霉毒素B1等起协同作用,增加食道癌、胃癌等几率。
2、促癌物质(1)多食红肉,使肝脏胆汁分泌增多,其中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厌氧菌的作用下变成脱氧胆酸和石胆酸。
(2)VA缺乏,易患肝癌;VB族缺乏癌症扩散较快。
(3)蔗糖会消耗体内的无机盐和B族,消弱机体的抗癌能力,还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直接的有害影响,使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令机体难以消灭癌细胞。
结肠癌的发病率随膳食蛋白质水平的增高而增高;而食物中缺蛋白质,则胃癌几率升高。
3、抑癌物质(1)营养素:VA、VE、VC、硒、膳食纤维(2)食品①十字花科蔬菜,如芥蓝、油菜、花椰菜、莴苣、白菜、萝卜等,除了含有丰富的VC和胡萝卜素外,另外含有吲哚和含硫有机化合物,前者可预防乳腺癌,后者可产生许多分解毒素的酶,因此能消除致癌物的危害。
②黄豆中“异黄酮类物质”可取代乳腺癌细胞生长所需的激素,如睾丸酮和雌激素,达到缓和、抑癌的目的;黄豆中膳食纤维有助于多余脂肪排泄,间接抑制乳腺癌。
③葱蒜类含硫化丙烯,促进排除致癌物质的酶增加,且可抑制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阻断后续的致癌过程;令含丰富硫、硒及黄烯丙基半胱氨酸,防肝癌;葱叶含多醣体,抑癌生长。
④柑橘富含β-胡萝卜素、VC、膳食纤维及黄酮,抗肺癌及黑色素瘤。
⑤红黄色蔬菜、水果含VA、番茄红素、氢表雄酮、环磷酸腺苷。
⑥红葡萄酒或红葡萄中含有大量的白藜芦醇,是一种抗氧化物质,除可降低血脂含量,防止LDL氧化、抗血小板凝集及减少冠心病突发作用外,还可抑制由环氧化酶及过氧化酶催化合成产物所诱发的癌症。
(四)试论述营养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由于动脉内膜聚集地脂质斑块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