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旅游资源评价

洛阳旅游资源评价

洛阳旅游资源评价一、洛阳旅游资源调查1、概述洛阳,原作“雒阳”,古为豫州的一部分,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因境内有伊、洛两水,也旧称伊洛。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渊薮和发祥地。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缠、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由裴李岗文化而仰韶文化、而龙山文化、而夏文化,一脉相承,连绵不绝。

建国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我国古籍所载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也发生这一地区。

洛阳辖区地处中国地势三大阶地中第二阶地的东部前缘和中国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是中国东西构造区和南北地质的重要分界,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其中,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山脉、丘陵、河谷、平原具备,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土壤种类繁多,气候兼容南北。

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积存丰厚灿烂,山水景观多姿多彩,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2、旅游资源概况①风景名胜及分布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4公里的龙门山西山,是中国四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看经寺等。

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7公里,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关林庙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的衣冠冢,是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舞楼、大门、仪门、石栏板甬道、月台、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碑亭、墓冢等。

两侧对称耸立着钟楼、鼓楼、华表、焚香炉、配殿及长廊等白云山位于洛阳南88公里处,属天然原始森林,占地四万余亩。

白云山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800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6℃,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

景区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之水于一峰,集三河之灵于一山,为中原独有,堪称“中原山水大观”之绝品。

山峰雄奇巍峨,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玉皇顶海拔2211.6米,为中原第一高峰。

现已开发白云峰、玉皇顶、鸡角曼(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祠、芦花谷无大休闲区。

鸡冠洞位于洛阳西南160公里处,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

该洞全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形态奇异,景色瑰丽,被称为北国第一洞。

鸡冠洞中一年四季都是恒温18℃,因此被誉为“自然大空调”,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石花、石盾、石琴、莲花池、透明石等景观,形态各异,姿态万千。

天狗守月、鲤鱼戏水、鳄鱼拜寿、八仙过海、金龟渡仙翁……天然成趣,目不暇接。

其中石盾、莲花盆独特的结构成因属在世界上都非常罕见,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位于洛阳以北40公里的孟津县,是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的重要景点。

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

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千唐志斋位于洛阳西50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是中国最大的墓志石刻集中地。

现存石刻1400余件,其中唐志1185件,故称“千唐志斋”,有石刻唐史之称。

洛阳牡丹久负盛名,驰名中外,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的“牡丹花会”游人如潮。

2005年后4月8日至5月8日举办“牡丹花会”。

文化遗址有仰韶遗址、红旗屯遗址、王湾遗址、二里头遗址等。

名胜古迹还有:重渡沟、龙峪湾、天池山、木札岭、倒回沟、花果山、玄奘故里、洛阳八关、天子驾六、白园等②动植物资源洛阳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属、2308种及198个变种、6个变型。

洛阳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市有陆栖脊椎动物342种,其中有珍稀动物190余种,天然药物480余种。

水资源也很丰富,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廛河、涧河等河流和陆浑、故县两座大型水库。

这里有珍贵的领椿木、铁杉、连香、银杏、山白芍等树种;有天然化工原料植物漆树、油桐等;有经济植物核桃、山楂、板栗、苹果、柿子等。

这里还是重要的药材产地,种类多达1480余种。

动物资源居河南省首位.有獐.貂.水獭.大鲵及多种珍贵鸟类。

全市现有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两处,面积十万余亩,珍稀动物190余种。

③传统名产与旅游纪念品(一)洛阳唐三彩(二)洛阳宫灯(三)澄泥砚(四)仿古青铜器(五)洛阳杜康酒(六)洛阳探铲(七)洛宁竹帘3、区域交通:铁路:陇海、焦柳铁路,境内陇海复线1984年实现电气化。

国道:连天、晋襄两条公路干线在此交会。

黄河公路大桥贯通黄河南北。

高速:连霍、太澳、洛少高速公路横贯其间。

机场:洛阳机场(LYA)。

净空良好,年可起降天数在国内机场中最高。

二、旅游资源环境评价1、自然环境①地理位置洛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建城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

东与郑州市相连、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邻、西与三门峡市相接,北隔黄河和焦作市相望。

②地质地貌洛阳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山脉、丘陵、河谷、平原具备,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土壤种类繁多,气候兼容南北。

北与太行山前缘相望,南位伏牛山以北,与南阳山地相连,东与嵩山萁山山地相接,西与伏牛山西段和小秦岭接壤。

洛阳地貌基本分为西南部山地地貌,东北部黄土丘陵地貌,和川区平原地貌三大类。

其中山地地貌面积达9016.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9.4%;丘陵地貌面积4206.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7.7%;河谷平川地貌面积1960.63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

③季节气候洛阳市以伏牛山脊为界,以南的嵩县白河乡为中心的地区属亚热带气候,以北属暖温带气候,全区广大地域基本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

洛阳地处秦岭东延的余脉山区,复杂的地形明显表现出显著的大陆性、季节性、多样性等气候特征。

洛阳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

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601.6mm。

降雨多在7、8、9三个月,明显表现出冬春干燥少雨,夏秋雨水集中,总体表现为春干、夏丰、秋润、冬少。

2、社会经济环境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以洛阳城为都将近千年,仅次于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升为地级市(省辖市)。

总面积15208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544平方千米。

总人口630多万,市区人口140万,全市共有46个民族成份,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

现代的洛阳市是一个建国后的新兴重工业城市.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的工业中心之一.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洛阳就有7个.一些与军工相关的重工业.拖拉机.轴承.矿山机械.铜加工等全国领先.但是随着改革后暴露的一些体制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有的大型重工业企业十分艰难.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成功运作.洛阳的发展恢复了较快的速度.以机械工业为主.还有冶金.建材.石化.纺织.食品等门类的工业开始复苏.是一个恢复生机的工业城市.洛阳市政府同时从“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两条路出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很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洛阳三宝“唐三彩.宫灯.仿青铜器"”传统工艺名产。

所产杜康酒为中国名酒,有2500多年的历史。

洛阳科技实力雄厚。

拖研所、轴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个部属科研所每年都推出众多的高科技成果。

现有“两院”院士5名,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0%。

九五”期间全市科技成果1280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483项。

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软件园各1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企业美国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已入驻创业。

全市被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6个,高新技术产品295种。

洛阳是河南小麦重要产区,偃师的小麦栽培技术驰名全国,亩产高达千斤以上。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烟叶、油料等。

土特产品远近闻名,主要有偃师的泡桐,孟津的梨和黄河鲤鱼,新安的柿子和樱桃,洛宁绿竹和猕猴桃等等。

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享誉海内,分别被国家确定为山羊和大尾牛生产基地县。

洛阳境内矿产丰富。

现已探明的有钼、铝、钨、煤、硫、耐火粘土、硅石、水泥灰岩、花岗石、水晶等55种。

其中钼储量达二百多万吨,居全国之首,是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铝土矿储量达一亿多吨,居全省之冠;金矿已探明储量92吨,煤的储量达15亿吨。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洛阳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目前洛阳社会治安良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区位条件洛阳仍然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焦枝、洛宜三条铁路交汇于此,客货运输能力较强,仓储设施良好。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将使洛阳承东启西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洛阳境内公路交织成网,310、207两条国道从本市穿过,通往郑州、开封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通往三门峡的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之中。

洛阳民用机场是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二级机场,设施完善,可供大型飞机全天候起降,已辟有洛阳至北京、广州、大连、福州、乌鲁木齐、西安、重庆等城市的10余条航线,开通了通往香港和日本冈山的包机。

2、客源条件洛阳市的主要客源地是河南省,说明短线旅游时间短、出游方便,是游客出游的首选。

其次的客源地主要是周边省市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陕西省。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场,近两年由于加大了北京市场的开发力度,加之交通便利,北京市场成为洛阳市最重要的客源市场之一。

来洛阳的游客主要目的为观光旅游,占52.60%;休闲度假旅游占23.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