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41 人教课标版课件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41 人教课标版课件

(一)小农经济概念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 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二)小农经济形成条件
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以下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
早期农业发展状况如何呢?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耕作工具: 石刀、石斧、石犁 种植作物: 粟、水稻
← 左图为 打制石器。 → 右图为 磨制石器。
海南黎族刀耕火种
3. 商周时期的农业
阅读课本,说说商周时期农业取得怎 样的发展进步?
①耕作方式:石器锄耕 ②作物种类:粟、稻、黍、稷、麦、桑、麻 ③耕作工具:耒耜、石锄、石犁
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 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 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 法。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和耕耙技术
——耕作技术
4.两汉时期的一年一熟
5.宋朝以后,江南的一年两熟和 一年三熟
耕作制度
(三)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2.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 水车
自南宋至清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依然采用传统的 牛耕技术,说明农业生产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三)小农经济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1)借用牛力耕田。 (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出 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等 (3)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不断克服自 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 (4)自耕农经济: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 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耕作方式与工具 1.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出现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刘禹锡《竹枝词》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温庭筠《烧歌》
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 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 麦、菽。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 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中国,从南到北, 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 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 富主食。
——《舌尖上的中国 主食的故事》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
相传伏羲氏的时候,人们过着“结绳而 为网罟,以佃以渔”的生活。至神农氏时, 才“制耒耜,教民农作”,有了农业。而最 早的农业是由采集业发展而来的。
伏羲(包牺氏)
神农氏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碳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 出土)
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
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
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
材料四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得到 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该图为康熙令人重新绘制的作品。
(四)评价
积极方面: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 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消极方面: 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 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易错提醒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 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 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 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 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 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骨耜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合作探究
(1)原始农业有什么特点?
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 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2)指出商周农业发展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其 出现有何意义?
结构和特点: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材料一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
材料二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唐]聂夷种《咏田家》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
意义: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奠定了中国古代 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概念:精耕细作
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 它指的是古代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 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 国蜀郡太守 李冰父子率 众修建的一 座大型水利 工程,是全 世界至今为 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 存、以无坝 引水为特征 的宏大水利 工程。 2200多年 来,至今仍 发挥巨大效 益。
你认识以下灌溉工具吗?
曹魏 龙骨翻车
唐朝筒车
宋代高转水车
明清风力车
归纳总结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春秋 铁农具和牛耕 战国
垄作法
两汉 耦犁,出现犁壁,代田法、一年 铁犁牛耕普及 一熟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曲辕犁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一年两熟和一 年三熟
水利灌溉 都江堰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战国铁农具
2.西汉 耦犁
耦犁(形象图)
农用动力的 一次革命!!
牛耕画像石
3.唐朝的曲辕犁
犁壁
犁铲
犁评 犁箭
工 具
石斧
耒耜
铁 锄 直—曲辕犁
春秋前

作 刀耕
方 式
火种
石器锄耕 (耜耕)
春秋后 近代
铁犁牛耕
(二)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
耕作方法
2.西汉时期的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