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案例分析案例1某猪场有71头仔猪,由8头母猪所产,猪只的体重情况为:1.5 kg的9头,3.5 kg的26头,4.5 kg的5头,4.8 kg 14头,7 kg的17头。
用亚硒酸钠预防猪水肿病时,分别在15,30,45日龄注射1%的亚硒钠溶液,注射后仅1 h许,有些猪即出现症状:步态不稳,浑身颤抖,口鼻流泡沫,呼吸十分困难,磨牙,结膜发绀等症状。
于当日死亡猪51头,次日死亡猪13头,第3~4天各死2头,第9天死1头。
总计死猪69头,仅2头幸免。
请分析可能原因。
案例分析:从仔猪的表现和死亡情况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亚硒酸钠中毒事件。
猪对微量元素硒需要量极低,饲粮中含量仅为0.3mg/kg饲料。
硒的中毒剂量低,约为需要量的10倍左右。
按兽医治疗剂量:用亚硒酸钠预防仔猪水肿时,亚硒酸钠的用量是按0.1%浓度每5 kg体重1 mL深部肌肉注射,注射时间是在乳猪断奶前10 d(在猪水肿病常发多发区,还可在断奶后5 d按前述剂量再注1次)。
该猪场首先在亚硒酸钠溶液的浓度配制错误,应该配成0.1%,但却配成1%,这比规定浓度大了10倍;在注射用量方面也未严格按每5 kg体重0.1 mL的量进行,而是按个体大小注入不同剂量。
即1.5 kg的猪1 mL,3.5 kg的猪3 mL,4.5 kg的猪5 mL,4.8 kg的猪注7 mL,7 kg的猪注9 mL。
通过计算,上述剂量是规定使用量的33~65倍。
另外,在用药时间上也未按规定进行,对不满50 d甚至只有15 d及30 d的乳猪也进行了注射。
所以浓度配错,剂量随意,注射时间未正确掌握而造成了这起严重中毒事件。
因而,表现出典型的硒中毒症。
案例2、近期由于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某蛋鸡养殖厂在饲料中加入了部分面包渣替代玉米,使用新配制的饲料后,发现脏蛋增多,且鸡蛋变小,养殖效益比以前有所下降。
请分析营养原因。
案例分析:该情况的发生是在更换新配制饲粮后发生的,饲养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显然是使用新原料的问题。
面包渣是烘烤面包的副产物,其原料是以小麦为主,从营养价值来分析,小麦与玉米相比,蛋白质含量略高,两者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均较高,但小麦中非淀粉多糖含量较多,可达小麦干重的6%以上,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这种多糖不能被动物消化酶消化,而且有粘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的消化率。
同时粘性的食糜使蛋鸡的饮水量增加,排泄物湿度大,这是脏蛋增多的一个原因;同时,从粗脂肪的含量来看,小麦低于玉米,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低于玉米,玉米中亚油酸含量高达2%,是谷类籽实中最高的,小麦中的亚油酸远低于玉米。
亚油酸作为必需脂肪酸对蛋重大小有直接的影响,当饲料中亚油酸不足时,会明显降低蛋重和产蛋率。
案例3、某村民购进80余羽雏鹅,已饲养16天,网架舍饲,通风良好,饮水清洁,由于无专用雏鹅料,而以小鸡料代用,近日发现有雏鹅死亡,每天1-2羽,已连续死亡13羽,病鹅表现饮水增加,口鼻流涎,并常常伸颈摇头,两肢无力,出现水样腹泻,体温无高温表现,病程长,经过2-3天后倒地死亡。
案例分析:由于病鹅的表现不是很典型,从一般症状不能进行判断。
但剖检病死雏鹅发现,其食道及腺胃内充满了大量的黏性液体,肌胃角质层变厚,且易脱落,小肠有出血炎症,黏膜有出血点,心包有黄色积液,心肌表面脂肪呈胶冻浸润,有出血点,直肠内粪便充盈。
将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结合起来,可初步诊断是雏鹅食盐中毒。
由于鹅是以放牧食草为主,一般饲喂的配合饲料中食盐的含量在0.3%左右为宜,而该养殖户使用的是小鸡来饲喂雏鹅,其饲料中的食盐含量在1%左右,由于使用的是单一的小鸡饲料,饲喂了16天,所以食盐在体内累积造成了雏鹅的食盐中毒。
案例4、某养殖场采用高床养猪,最近生产的一批仔猪表现出生长不良,背毛粗乱,个体生长不均匀。
请分析营养原因。
案例分析:病因分析:可能与仔猪缺铁有关。
仔猪容易发生缺铁的原因有三个:1、由于采用高床饲养,仔猪不能与土壤直接接触而获取土壤中含有的铁;2、母乳的铁含量低,不能满足仔猪生长需要;3、仔猪生长快速,而体内铁含量低。
据报道.初生仔猪体内含铁最仅30-50毫克,而正常生长则每头每日需要7-8毫克,每头仔猪每日从母乳中得到的铁元素不到1毫克。
因此,如不及时补铁,体内储备的铁元素将在数周内耗尽,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症。
临床症状:多见于2-3周龄的仔猪,病猪精神萎靡,被毛松乱,皮肤、粘膜苍白,食欲减退,常现便秘、腹泻交替。
生长停滞,消瘦衰弱,严重者衰竭死亡。
防治方法:①仔猪生后2-3日内注射铁制剂。
每头颈部肌注铁制剂100-150毫克:或每头肌注右旋糖酐铁钻针3.3毫升:或肌注牲血素l~1.3毫升;②猪舍内放置的红粘土(含铁较多),以便仔猪自行拱食。
③提早补料和仔猪适当运动,母猪怀孕及哺乳期间给予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全价饲料,亦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案例5某肉鸡养殖场养殖有5000只肉雏鸡,为降低饲养成本,自己配制饲料饲喂,所用原料为玉米,麦麸,豆粕,菜粕,碳酸钙,磷酸氢钙,食盐,肉鸡1%添加剂(含微量矿物元素和维生素,赖氨酸等。
饲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啄肛现象,因啄肛死亡达412只,死亡率为8.24%。
整个鸡群表现为生长缓慢,精神沮丧,无生气,羽毛蓬乱。
后经专家建议在饲料中添加了0.1%的蛋氨酸,啄肛症状明显减轻,生长发育趋于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羽毛变得有光泽。
请分析营养原因。
案例分析该养殖场肉鸡出现的啄肛现象主要是由于日粮中氨基酸不平衡引起的。
对于玉米—豆粕型日粮来说,肉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而该养殖场在饲料中仅添加了赖氨酸,这必然造成日粮氨基酸的不平衡,主要是造成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缺乏。
含硫氨基酸的缺乏会导致肉鸡出现啄肛现象,同时肉鸡生长速度会大幅度下降,羽毛无光泽。
饲料中添加0.1%的蛋氨酸后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氨基酸的平衡性,所以啄肛现象明显减轻。
案例6某养殖户养有一头青年黑白花奶牛,平常主要饲喂青草和干草,补饲少量玉米和豆粕。
某日该奶牛正常分娩产下一头健康牛犊,在分娩的当天,为了增强母牛的营养,该养殖户特意为其了增喂了大量玉米和豆粕,产犊后第二天早晨牛突然食欲减少,排粪减少,仅排少量稀薄酸臭粪便,最后卧地不起。
经当地兽医诊断为生产瘫痪。
静脉大剂量注射葡萄糖酸钙,不见疗效。
请分析营养原因。
案例分析根据病牛的表现并结合喂料情况可以判定该牛为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的病牛表现为消瘦,严重脱水,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明显加快,排粪减少,仅排少量稀薄酸臭粪便。
鼻镜干燥,眼球下陷。
用手指按压左肷部,弹性降低,似面团。
手压后不能立即恢复。
该牛由于突然采食大量的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如玉米)造成瘤胃内微生物菌群异常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同时乳酸的产生使瘤胃内渗透压升高,血液中的水分进入瘤胃造成机体脱水,而乳酸一旦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就会造成酸中毒。
案例7某养殖户一次购进蛋鸡雏540只,购回当天在饮水中添加盐酸二氟沙星和电解多维,并饲喂雏鸡颗粒料。
从购进第一天起,陆续发现打蔫和死亡,到第三天晚已经死亡100左右,还有80左右濒临死亡。
剖检死亡鸡只,发现所有内脏器官都有类似尿酸盐的白点,肾微肿,输尿管被尿酸盐阻塞,嗉囊内容物泡沫状,其余内脏器官无变化;外观见死亡鸡只口中有粘液和饲料混合物,最明显就是鸡爪发干。
询问用药情况,盐酸二氟沙星不超量,无其它用药记录。
请分析营养原因。
案例分析经过调查发现该养殖户电解多维的饲喂剂量超过40倍,结合死亡鸡的解剖特点,可以判定为维生素中毒。
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和D一次过量饲喂会导致动物死亡。
雏鸡维生素D的安全添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为200-40000IU,如果一次饲喂剂量超出10倍以上,就可导致雏鸡死亡。
案例8某养牛户养有5头2岁的育肥水牛,某日在早上9时对水牛补料时,用木薯粉8斤,米糠l0斤,尿素一盘约3斤,混合在30斤木薯渣中喂给5头水牛。
l0时,牛全部吃完饲料。
大约半小时后,开始发现5头牛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流涎,不反刍,频频看腹,腹胀,不断打冷颤,步态踉跄。
接着出现呼吸困难,脉博加快,体温39℃,口腔、鼻孔流出泡沫性液体,有个别严重的倒地不起,肌肉反复强直性痉挛,瞳孔散大,肛门松弛,有粪便排出。
请分析营养原因。
案例分析根据牛的表现以及喂料情况可以判定,这是因过量饲喂尿素而引起的牛尿素中毒。
尿素作为饲料喂牛要按照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过渡期到适应期,一般需经7天~15天的适应期后才能逐步增加到规定量,每天供给的日定量应分作2次~3次饲喂,不能一次性喂给;对正在饲用尿素饲料的牛群、必须制定严格的日常工作制度,正确控制尿素的使用量及同其他饲料的配合比例,农户在用尿素作为添加剂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原则上每头成年牛每天不能超过150克,以100克左右较为适宜,在拌入饲料时,一定要混合均匀;在饲喂混合日粮前,必须先仔细搅拌均匀后方可饲喂,以免因采食不匀,引起牛的中毒事故,尤其要严禁将尿素溶在水中直接喂给。
案例9某养殖户2006年初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繁殖了6头纯种荷斯坦奶牛,2月中旬发现有2头颈部及四肢处脱毛、瘙痒、四肢无力、弓背、皮肤粗糙。
兽医按疥螨性皮肤病治疗十余天,治疗效果非但不明显,病情还进一步加重,2头病牛均出现后肢关节肿胀的症状。
其余4头牛也出现脱毛、皮肤粗糙等病变。
病牛食欲减退.皮肤粗糙、增厚、弹性减退、起皱、瘙痒,颈部、四肢、鼻孔周围等处脱毛,四肢无力,体温、粪便正常。
发病早的2头牛股内侧出现裂隙,后肢关节肿胀,步样强拘,鼻孔红肿,鼻漏。
请分析营养原因。
案例分析病牛日粮组成为:精料每天每头补充2千克,精料的组成为:玉米30%、豆饼26%、麸皮37%、骨粉2%、石粉3%、食盐2%。
自由采食干玉米秸秆。
根据病牛的临床症状及日粮组成,可以判定为锌缺乏症。
估算干玉米秸秆、精料补充料构成的基础日粮中锌含量约为20~25毫克/千克(通常饲料中锌的含量40~100毫克/千克),钙含量约为1.5~1.8%,属于高钙低锌饲料,牛采食此种饲料4~7周,可发生锌缺乏症。
因为高钙可对锌呈其竞争性拮抗作用,降低锌的吸收,增加粪尿中锌的排泄量,减少锌在体内的沉积。
案例10某养猪场的有一群经产母猪,产后发情时间间隔延长,久配不孕。
请分析营养原因及措施。
案例分析:经调查发现系由于母猪体况极差,哺乳期失重太大引起。
母猪泌乳期失重太大的原因一方面反映泌乳期间母猪的饲喂水平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妊娠期饲喂太多有关,导致泌乳期采食量下降。
因此,种母猪的饲养必须要有长期的、整体观点。
上一个胎次的营养必然影响下一胎次的生产成绩。
措施提高该群母猪的饲喂量,以尽快恢复体况,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锌、硒和维生素,可能情况下,每天给母猪饲喂一点新鲜的青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