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学习态度调查报告班级:11级政教B班姓名:陈爱香学号:114020082 一、调查背景我被分到墨江联珠镇中学进行教育顶岗实习,在这三个月的实习中,我主要是对专业课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担任了三个班的政治老师;三个月的政治老师生涯,我发现很多班级存在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重视政治的学习,平时几乎没有同学会主动学习政治,甚至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没有认真完成,他们都认为政治学习很简单,考试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基础知识应付,根本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完全相反;我开始原本以为只是政治这个科目的问题,经过了解才知道其它科目也是一样的。
因此,如何帮助他们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和关注尤为重要。
因此三个月的实习生涯,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真正的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学生学习态度而言的。
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
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
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如何正确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
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二、调查目的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
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
学习态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学习态度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影响学生的耐受力。
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不能不重视学习态度的研究。
通过对学习态度的研究,从而发现更适合学生的改进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都与学习态度的水平与强度有关。
一般来说,学习态度愈端正,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力愈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①问卷调查法:以墨江联珠镇中学的学生为对象。
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以初一年级152班为主,其中男生35人,女生25人。
②访谈法:对一些学生进行谈话加以了解。
③观察法:在实习政治教师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了解。
(附件)中学生学习态度调查表为了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从而寻找更好的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请协助完成这一调查表,谢谢!1、您的性別是A.男B.女2、请问您是否喜欢您的学校?A.喜欢B.一般般C.不喜欢3、上课时,老师的讲课会引起您学习的兴趣吗?A.很有兴趣B.一般般C.没兴趣4、对于您的科任老师,您的态度是A.很喜欢B.一般喜欢C.不喜欢5、您愿意经常举手发言,或主动参与小组讨论?A.愿意B.偶尔C不愿意6、您觉得您学习成绩如何?A,很好 B.一般 C.比较差7、您对的您学习成绩在意吗?A.在意B.无所谓8.您是不是觉得虽然认识到现在的学习很重要但是和您没有关系?A.经常B.有时C.很少D.完全不是9、您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A.完全可以B.只能完成某几门C.只能选择性地完成每门部分作业10、自己平时会不会觉得自觉、自动地进行预习、复习学习内容?A.每次都会B.偶尔会C从来不会11、学习的时候,如果有人找您玩,您会不会立即就跟去玩?A.经常B.说不定C.完全不会12、您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A.对喜欢的科目下狠功夫B.平均分配C.没有计划13、家人会经常督促您学习吗?A.经常B.偶尔C.不会14、您认为以下三种因素,哪种更容易给您施加压力?A.家庭压力B.老师压力C.自身压力15.您认为以下哪几种更容易促使您偏移学习的重心?A.网络B.电视C.压力D.失败16.您认为您现在处于怎样的学习态度?A.积极B.消极C.喜忧参半D.不确定17.调查表汇总:四、调查内容和结果分析(一)、调查内容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态度;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还有学生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结合问卷和访谈观察,我们分析了如下的态度问题情况:第一、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强。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
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会在平时自觉、自动地进行预习、复习学习内容。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说要检查的就去做,老师没有明确说要检查的就算了。
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上主要还依赖于“填鸭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样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学习效果。
第二、对科任老师的喜好影响学生学习态度。
有些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教师而对某门科目特别认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在这门课上取得优良的成绩却对其他科目不屑一顾,这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的做法。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学生学习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师生关系、教师自信心、教师素质、教师人格特点、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等会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影响。
另外,学习氛围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学校甚至是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第三、家长对学生学业的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首先受其家长态度的影响,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和对待子女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子女的学习态度。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家长对其儿女的学业逼得太紧,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适得其反。
第四、只维持表面的认真。
这一类的学生,不管哪一科目都有问不完的题目,从简单到复杂,从重点到难点,有所不问。
可能在很多老师的眼里会觉得爱问问题的学生是好事,至少说明其积极性比较高,热爱学习,重视他这一学科。
当学生咬着笔头向我们使一个充满疑惑的眼神时,我们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责任所在。
但考试成绩一出来,这些学生却非常的不理想,他们只是借助老师帮他们塑造一个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勤奋、努力、认真”的外在形象。
第五、自暴自弃,没有信心。
成绩不好已成为一种习惯,或者由于连续几次的失败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但不管哪一学科,“向来就差”只是一个现象,这不可能跟“成绩差”建立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
简单地说,“向来就差”这一现象还有其背后的原因,大多数这样回答的学生都是该科的基础不好。
于是,“向来就差”就成了他们解释的重要借口,当然向来就差的学科再怎么学也是好不起来的,放弃也是无奈。
第六、当地民族风俗、文化、经济因素的影响。
墨江主要以哈尼族少数民族为主,除了学习当地的本族语言以外,还要学习英语、汉语等语言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因此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此外,当地位于西南边陲,属于云南最贫困的地方之一,经济和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更多的家长给学生灌输的是“初中一毕业,赶紧打工赚钱”甚至“读书无用”的思想,因此有很多学生秉着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理念上学,从来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只有不严重违反纪律被学校开除就行,就这样在学校浑浑噩噩的耗完三年的时间,而不是把学习看成是人生的一个机会、一个平台、一个改变自己的渠道。
五、如何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能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耐受力。
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有重要意义。
综合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主要发现几个问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制力低;对于学习的自主性不强;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校和家庭的影响。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
远大理想是学生自制力的力量源泉,只有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百折不挠,奋斗到底。
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白理想与现实毕竟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要有抵抗外界因素的干扰的能力。
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班风,通过集体的舆论来约束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也是一样,学生之所以学习自主性低,它的根源在学生缺乏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同时这也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的过程认识不足的结果,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积少成多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艰巨而又辛苦。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更应注重指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
在目前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或不知如何学习的现状下,教师的导学作用对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尤为重要。
第三、培养教师正确的教学态度。
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情和方法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是改变课堂上满堂灌的呆板教学形式。
要运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还要讲究教学艺术,同时在讲课时要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讲授要生动形象,以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
以上这些,都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从而转变其学习态度。
第四、强调家长对子女学业的正确态度。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其子女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子女取得的成就,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并在其学业不理想时,要给予充分的鼓励,而不是批评。
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有耐心和宽容,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与孩子交流、总结周围同事孩子的成功经验等,和孩子一起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工作。
六、小结中学生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善于发挥自身的特长,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努力完善自身。
这样,初中生对学习会有更深入的认识,更热爱学习。
相信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了学习的巨大动力,学习更起劲。
学习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很有益处。
因此,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初中生应培养一种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