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试卷(07-2010)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认知心理学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下面四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中,最能反映大脑活动时间进程的是C
A. PET扫描技术
B. FMRI技术
C. ERP技术
D. 单细胞记录技术
2. 但我们说我们的背景知识或先前的信仰经常会影响我们所作的判断时,我们所强调的主要是A
A. 自上而下加工
B. 自下而上加工
C. 自动加工
D.控制加工
3. 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D
A. ERP技术
B.空间位置抑制
C. 返回抑制
D. 双耳分听技术
4. 一些研究显示,“最早获得最晚衰退“的抑制过程是B
A. 特性抑制
B. 空间位置抑制
C. 返回抑制
D. 分心信息抑制
5. Atkinson和Shiffrin的多重存储模型假定,长时记忆中的言语信息C
A. 以视觉形式编码
B. 以听觉形式编码
C. 以语义形式编码
D. 以命题码形式存储
6. 下面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C
A. 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
B. 记得后天晚上开会
C. 关于如何打网球的知识
D. 记得两天前在动物园看见过大象
7. 为了表达一个概念,人们通常使用A
A. 基本范畴
B. 上位范畴
C. 下位范畴
D. 原型
8. Broca区靠近C
A. 大脑枕叶
B. 大脑颞叶
C. 大脑额叶
D. 大脑皮层后部
9.在Posner和Raiche(1994)的PET扫描实验中,激活了额皮层和颞皮层后部的任务是D
A. 看符号“+”
B. 被动地看一个词
C. 说出所看到的词
D. 为所看到的词提供一个动词,该动词描述了所看到的词的功能
10. 在解释歧义词意义通达时,选择通达模型与重排序通达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D?
A. 注意选择所发生的阶段
B. 非句法信息在句法分析早期是否起作用
C. 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
D. 是否考虑到相对频率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 下面属于内隐记忆测验的是BCD
A. 自由回忆
B.词干补全启动
C. 再认
D. 偏爱测验
12.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 按照原型途径,范畴的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
B. 特征比较模型能很好地解释范畴大小效应
C. 按照原型模型,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
D.区别性特征模型假定,字母的区别性特征是不变的,不管一个字母是手写体、印刷体还是打字体
13. 下面属于相互作用模型的是AB
A. 多重通达模型
B. 选择通达模型
C. 重排序通达模型
D. 整合模型
14. 按照空间框架模型AD
A. 最突出的维度是上下维度
B. 最突出的维度是前后维度
C. 最不突出的维度是上下维度
D. 最不突出的维度是左右维度
15.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BC
A. 理解问题所需要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如何表征问题
B. 问题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C. 心理定势代表一种过分的自上而下加工
D. 功能固着代表一种过分的自下而上加工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6. 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第二个阶段是(集中注意)。
17.在各种记忆测验中,要求人们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回忆的测验称作(外显)记忆测验,而不要求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回忆,而只是完成一种知觉或认知任务的测验称作(内隐)记忆测验
18. 在研究意识和无意识过程时,过程分离程序以(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