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一、什么是商品肉鸡:通常指7周龄上市的鸡:1、AV体重约2.6公斤;2、AA体重约2.5公斤;3、罗斯308体重约2.7公斤;4、改良优良黄鸡体重1.5公斤左右,供肉食的鸡。
二、影响养鸡成败的五大因素:1、好的品种、好的鸡苗;2、好的饲料﹙约占总成本投入的80%以上﹚;3、管理﹙软管理和硬管理﹚;4、疫情防治﹙疫苗,药品﹚;5、市场行情。
三、鸡场选址及鸡舍建:一)、鸡场选址的基本原则:六字方针:“高” 、“静” 、“远” 、“路”、“水” 、“电”。
高:地势高燥,避风向阳;静:安静,远离闹市;远:远离居民区,远离其它养殖区和其它可能的污染源1.6公里以外,至少不少于500米;路:要想富先修路,方便运输;水:水是生命之源;电:电是现代养殖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二)、鸡舍的建筑:1、舍宽:开放式9—11米;环境控制式12米。
2、舍长:70—120米。
3、舍层:单层为好。
4、鸡舍地面:应以混凝土地面为好;北方可用沙质土地面,天气干燥、透气性好。
5、群体布局:每舍饲养数在1万只以下;舍内宜分小圈,每圈不超过2500只,小规模饲养每圈多为300只左右,生长良好。
6、鸡舍走向:应呈东西走向,以减轻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
四、进雏:一)、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批数及批次间隔天数:每年进出批次,年初应有整体安排,每年进雏5—6批,每批间隔10—15天,每批空舍5-7天。
空舍时间有利于减少场内污染源。
空舍时间:是指清洁消毒程序完成之后至下批鸡雏到场的间隔时间。
(建议最少为2周,农村多为5—7天)。
2、饲养方式的选则:a、垫料饲养。
b、笼养。
c、网上平养。
★、垫料饲养:优点:投资少,胸囊肿和外伤发病率低。
缺点:鸡接触粪便,易感染疾病,垫料管理耗费人力。
★、笼养:优点:提高饲养密度2—3倍,节约成本费用,球虫发病率低,是商品肉鸡饲养发展的必然趋势。
缺点:一次性投资大,对电的依赖性强,饲养管理技术要求高。
★、网上平养:优点:1、节省垫料,提高鸡粪利用价值。
2、降低球虫发病率,有利于控制药残,提高成活率,提高鸡肉品质。
3、减少饲养过程中的应激,便于鸡舍的卫生管理。
4、有利于控制温湿度,便于通风换气,提高饲养密度。
缺点:一次性投资大,2㎏以上的鸡胸囊肿发病率高;并且较地面平养的鸡出栏体重偏轻。
3、消毒:a、舍内清理:b、冲洗:(切断所有电源、坚持先上后下的原则)。
c、清除残留和卫生死角。
d、凉干后关上门窗,在舍内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投放鼠药。
e、熏蒸:每立方米用7.5克高锰酸钾,15毫升甲醛(老养殖舍熏蒸用量加倍)。
熏蒸时舍温24-27℃,湿度75﹪左右效果最好。
f、舍外消毒。
4、物品及人员的准备:饲料、药品、用具、人员等。
5、供暖设备的选择:因条件、地区不同而定。
6、预热试温:进雏前两天试温、查漏补疏、及时完善。
二)、雏鸡的选择与运输:1、品种的选择与雏鸡质量:目前流行的商品肉鸡品种:AA常规系、AA羽毛鉴别系、AA宽胸系、AA+、爱维因、罗斯308、科宝-500、哈伯德等。
选择具有较高遗传性能的品种和高品质的鸡苗,是影响育雏成败的最直接因素。
品种的流行,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往往有直接关系,来自不同种鸡场的同一品种的雏鸡质量有一定差异,雏鸡应来自于不受白痢,支原体感染的种鸡群。
(目前已知蛋传性疫病有19种,不受感染是不可能的。
故,雏苗最好来源于较大的种禽场)。
健雏的一般表现:1)、体重≥35克。
2)、手握感觉充实、富有弹性。
3)、精神活泼、眼睛明亮有神、无分泌物、对生光反应灵敏。
4)、绒毛长短适中、干净。
5)、腹部有弹性、不过软或过硬、脐部愈合良好。
2、初生雏的运输:以出壳后8—12小时内为宜。
运输时用专门的运雏箱,雏鸡到场后要尽快卸车。
连同运雏箱一同搬到育雏舍内,稍息片刻后放开。
冬天要保温、防冻;夏天要防暑、防脱水。
五、饲养管理及要求:一)、饲养:1、饮水:水是生命之源,是鸡只最重要的营养成份之一。
鸡只体内的水份约占其体重的70%以上,水的日消耗量是鸡只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饮水量大约是食料量的2-3倍。
1)、饮水的质量标准:要求每1ml水中,细菌总数≤100个,大肠杆菌≤50个。
2)、开饮:雏鸡进舍稍停后,饮2小时水,水温20℃左右。
加5%葡萄糖,配合适当的开口药。
如“育雏博士”以达清理肠道,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蛋传性疾病之目的。
3)、饮水器的管理:①、保证鸡只在整个生长期可以饮用到洁净的水,不能允许饮水器出现无水现象。
②、饮水器放置的位置应处于鸡只活动范围不超过1.5米的地方。
③、饮水器中适宜的饮水深度为1.9厘米。
④、开放式饮水系统,雏鸡应先使用雏鸡饮水器。
即每100只雏鸡,提供一个4公斤的真空饮水器即可。
⑤、一周龄以后,随着鸡只增长逐渐提高饮水器高度至鸡背平。
⑥、经常涮洗饮水器,防止细菌孳生。
⑦、若用乳头饮水系统,则当饮水系统长度不超过76米,绝大多数都能够运转良好;若鸡舍长超过120米时。
应将供水系统安置于鸡舍中央部位,将乳头饮水系统分成两部分供水。
2、喂饲:目的在于为鸡只提供足量且营养平衡的饲料,以期获得最佳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
1)、开食:饮水2小时后开食。
过早影响食欲,过晚影响生长发育。
2)3)、饲喂管理:少喂勤加,确保饲料新鲜。
提高料桶底部与鸡背平(轻松采食,同时有利于其颈、腿、胸肌发育。
减少饲料浪费。
降低胸囊肿病发生率)。
4)、饲料的合理利用:一只鸡在7周内,可浪费114—228克饮料,相当于总耗料量的2—4%。
5)二)、管理及要求:1、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成活率,提高均匀度,保证鸡只健康成长。
1)、提高成活率:减少意外伤亡(人为、鼠、猫等)。
进雏6、12、18小时,检查有多大比例雏鸡未采食到饲料,尽快培育雏鸡从使用内部营养,过度到外部营养。
2)、提高均匀度:①、大、中、小分栏。
②、挑鸡。
③、正确有效的喂料方式(经常调整加料的顺序)。
④、料、水位充足,分布合理。
3)、合理的周增重:防超标、暴死。
前期生长快,可采用关灯控料等措施控制。
2、管理及要求:管理五要素总结五个字“三度一风光”。
1)、温度:①、鸡象其它热血动物一样,需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新出壳的雏鸡,其体温调节系统在两周龄内尚未成熟。
因此,需饲养者帮助它们维持适宜的体温。
②、注意雏鸡腿部微环境,如雏鸡腿部温度较低,雏鸡将会始终龟缩于同一群落中,滞留不动,不去寻觅水和饲料,从而导致鸡只过度饥饿,伤亡率增高。
③、鸡只21日龄时应分散至整个鸡舍,此时保持舍内鸡只理想的温度十分重要。
养鸡合理的温度重点在于“看鸡施温”,在同等状态分布时,温度保持就高不就低原则。
2)、湿度:前期容易小,要增加湿度;后期容易大,要控制湿度。
高温高湿时——闷,低温高湿时——冷;湿度过低时易发呼吸道病,过高时易发球虫病。
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10日龄60—65%,10日龄以后50—60%。
3)、密度:要适宜,过小会造成成本的浪费,过大会造成四减五增的影响。
四减:减少平均体重、减少饲料消耗、减少饲料报酬、减少生长率。
五增:增加死亡率、增加喙肉癖、增加胸部水泡发生率、增加加工厂肉的废弃率、增加鸡舍的通风费用。
4)、通风:处理好通风与温度的关系,1—2周缺氧留下病根,3—4周时腹水症发病率增高。
自然通风时,应尽量打开鸡舍两侧窗帘,促成横向通风。
是微风或风向发生着转变,鸡舍侧窗的窗帘应以相同量打开;如风向始终以一个方向吹向鸡舍,则此方向的窗帘必须比下风向一侧的窗帘开启的要小以避免贼风。
5)、光照:与鸡只健康和发育密切相关,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提高鸡只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①、整个鸡舍中的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线过强,不均匀,易引起啄癖;且能让鸡运动过多,导致生长减慢、料肉比高,浪费饲料、降低效益。
②、灯泡上方装上反光罩,有助于提高其功效,同时也达到了省电的目的。
③、定期清洁灯泡和反光罩,以保持其最大功效。
④、改变肉鸡的光照程序可分两大类:减少光照时间和间歇光照。
★、勒克司定义:1勒克司=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
1勒克司=发光强度为1烛光的点光源,在半径为1米的球面上产生的光照度。
1烛光=10.76勒克司。
下面公式可计算肉鸡舍所需的灯泡数:★、面积(m2)×所需最大光照强度(勒克司)灯泡功率(瓦)×常数(K)以上公式是在鸡背以上2米处测定的,灯泡使用的是钨丝灯。
日光灯每瓦的光照强度是钨丝灯泡的2—3倍。
六、免疫程序及使用要领:二)、使用要领:上述程序是在鸡群健康状况良好情况下进行的,否则,可能促使鸡群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免疫无效。
正常活苗反应是在接种后3—5天开始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持续4—5天。
如反应特别重时,可用药控制一下。
如用“安全气囊A+B”、“福支宁”等。
三)、注意事项:1)、保证鸡只有充分的新鲜饮水和多维、维生素的供给。
如:“氨基Vc抗菌肽”、“强力多维”等。
2)、鸡群患病时,不要立即接种疫苗,可适当推迟至鸡群康复时进行。
3)、免疫前后两天,饮水中禁用消毒液和抗病毒药物。
七、预防性用药:除以上用药外,还要在每周未根据情况用“甚富”单独拌料或饮水三天,以达舒肾之目的。
八、日常管理中注意的问题:1、注意观察鸡群:行为活动、饮水采食、粪便状态等。
2、维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胆小、敏感、易惊群)。
3、设置足够的料位、水位:鸡有“群序性”,有强弱之争。
4、做好工作记录,积累经验。
九、总结:商品肉鸡的生长期短,在成长过程中,无论发生何种疾病,在出栏前大多来不及恢复,加大力度控制疾病的发生是必然的对策。
所以,肉鸡控制疾病方案必须是预防性的,而不是治疗性的。
只有在预防措施失败时,才增加实施治疗方案。
河南博士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禽药总经理尚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