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蓝晶晶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的前沿阵地,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沉闷无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提问毫无技巧。
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
但是,有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
但在实际教学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
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谈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所在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总体素质要低于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惰性一就要多一点。
在我教学的几年生涯中,我发现本校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方面动力不足,不肯下苦功夫,学生单纯就在课堂上听听,课后的复习与巩固做得非常不好。
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本来在学习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政治这一门非主课,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后的作业巩固完全依赖于他人。
出于学生的的这种不积极性,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很慢,甚至原地踏步,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惑。
在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感到非常吃力,他们总觉得书本知识与试题联系不起来,特别是在解答主观题时,得分率较低。
很多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课的知识背起来却运用不起来,学生的成绩提升空间不大,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很大的。
新课改要求教育要向素质教育发展,但如今还是考试决定一切,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仍然是以学生考出好成绩为主要方向。
在课堂中,更多地是对知识进行满堂灌,以教师讲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利于对学生自主能力的
培养;虽然在课堂中也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这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而有些时候,教师为了使教学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
其实课堂提问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课堂提问的技巧更加是万千课堂现象中的冰山一角。
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
这种做法只是在机械的传授知识,所提的问题也只是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学生并不能深刻的理解以及把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所以也还是未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现在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为了让课堂气氛能够活跃,想尽办法在课堂中穿插一系列的学生活动。
新课程虽然强调要注重教学活动。
但是,很多教师却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而大多教学活动的其模式基本如下: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
也就是用几个小品或者案例构成一节课,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
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一节课下来,该落实的知识没有落实,甚至一节课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这样给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面对新课改中面临的这些问题,作为一位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应该要敢于面对,并要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找到解决的办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整体的教学水平。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改进:
首先,作为教师本身,要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领会新课改的要求,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学实践的能力。
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应该要学习课程理论,把握课程标准,钻研新的教材,了解课改信息,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而形成新型、立体的智能结构,这既是职业要求,也是生活的需要。
其次,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使理论逻辑服从生活逻辑。
并且要把学生有的资料(我们学校给学生都征订了时事)充分地运用起来,穿插于课堂的知识落实当中,让学生从学中明白,思想政治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褪去对本学科的一种恐惧感。
再次,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也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
因
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让学生去自学,教师应该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最后,为了提升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活跃气氛,适当的学生活动也是需要的。
可以肯定的是,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学生活动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教师要记住这些活动只是对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不可以整堂课都只有活动而缺少对知识的落实。
所以,作为一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感到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与学的效果。
在课改后,教师更应该努力去寻找能够激起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应想方设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也才更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学习,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同时,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