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自主游戏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自主游戏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自主游戏
摘要: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代表着孩子自们的自由与天性。

民间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特有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教
育性、随意性和娱乐性。

因此,幼儿自主性的培养离不开游戏活动,而游戏是幼
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游戏因其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激发幼儿内在的活动时机,
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并与周围环境事物发生相互联系,所以能促使幼儿身
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既给孩子游戏的领地,又给孩子创设自主性发展的舞台。

关键词:游戏自主选择寻找积极主动
所谓自主游戏,就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
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就是
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意识与调控的能力,个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依据个人对事
物的信心行事,主动去做该做的事情,通过自身活动获得发展,自主性涉及行为
的目的意识,需掌握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认识判断能力,以及对
行为的自我协调控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于
各项活动之中。

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想象和创造力令无数人着迷。

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代表着孩子自们的自由与天性。

民间游
戏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特有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教育性、
随意性和娱乐性。

因此,幼儿自主性的培养离不开游戏活动,而游戏是幼儿的主
要学习方式,游戏因其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激发幼儿内在的活动时机,使幼儿
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并与周围环境事物发生相互联系,所以能促使幼儿身心得到
全面和谐发展。

既给孩子游戏的领地,又给孩子创设自主性发展的舞台。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有些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游戏,急切地
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他们总觉得孩子在游戏,这样
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游戏规则不严谨,于是紧张得积极控制幼儿的游戏,
寻找教育的机会,不时地终止幼儿的自主活动,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活动引
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于是游戏活动中教师成了高控者。

幼儿的自主探索、
自我体验、自主创造的权利被教师剥夺了,使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
挫伤。

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主游戏呢?
一、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
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这就是要求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对
自主性游戏进行全面的设置,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活动提供了保证。

让幼儿有
选择材料的自由,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前提,没有了材料的游戏是无论如何也开展
不了的。

在游戏前,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本班幼儿游戏的实际水平和特点,
精心考虑供给幼儿什么样的材料,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和促进幼儿游戏更好地
开展。

在游戏开始时,老师应把材料一一展示在孩子面前,让他们看得到、拿得到,在老师的启发下,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材料。

如果老师要求幼儿按
其意愿开展游戏,幼儿只能是进行机械的表演,如演木偶戏一样,变成是老师在
游戏中的道具了,这样孩子们游戏的时间也会支离破碎,没有保证,有时,孩子
们正玩得兴致高昂时,游戏时间却结束了。

在实际操作中,时常会有教师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的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妥
当的,因为幼儿的游戏不像成人的工作那样可以打断后接着做,幼儿的注意力容
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转移,游戏的终端可能导致幼儿后期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

正确则做法是教师在不打断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下,适当地给幼儿以启发、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二、在游戏中逐步学会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自主游戏中,游戏规则的建立不应该是指导者强加的。

在游戏中,我们要求
幼儿针对出现的问题,自己制定、调整游戏的规则,使他们既能玩得开心,又能
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由于规则是他们自己制定的,所以他们都能认真地执行。

三、有效观察指导,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在户外宽敞、自由的空间里,孩子们活动的范围比较广,要求教师具备善于
观察、适时指导的能力。

因为只有认真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对于其
能力的发展,游戏中的表现我们才有较为客观的认识,指导时做出适宜的调整策略。

教师要善于观察、敢于放手,引导幼儿挖掘材料更多的价值,在理解幼儿的
想法与感受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回应,巧妙介入、有效指导,从而提高
幼儿的游戏水平。

总之,游戏的自主权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只有把游戏的自主权、主动权还
给幼儿,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教师能够蹲下身来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游戏,我们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给孩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允许他们以
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游戏伙伴、内容、场地,孩子的主动权将会落实到每一个孩
子的身上,只有这样,原本属于孩子们的游戏才会让它们真正地感到开心、满足。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幼儿园工作规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