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文本简本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2009年09月项目名称: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修编)编制单位: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单位: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处院长:李玉堂教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周均清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项目注册号:20050432-赣07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6)第五章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9)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10)第七章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 (22)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24)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30)第十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32)第十一章土地开发控制规划 (37)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 (40)第十三章环境卫生规划 (44)第十四章综合防灾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45)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49)第十六章附则 (5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0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二)相关规划和研究成果《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①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体现人文规划,绿色规划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发展的规划③坚持城乡一体,体现区域协调发展规划④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经济的规划⑤坚持公平公正,体现群众利益为重的规划⑥加大公众参与,体现公共政策的规划⑦坚持依法行政,体现法制的规划⑧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体现文化特色的规划⑨注重近期与远期结合,体现弹性的规划⑩加大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体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规划第三条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1—2050年第四条规划范围(一)市域:整个市域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25258.75平方公里。
(二)本次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吉州区所辖的古南、永叔、文山、习溪桥、北门、白塘6个街道,禾埠、兴桥、曲濑三个乡镇,樟山、长塘镇绕城铁路以内的村镇;青原区所辖的河东街道和天玉镇,富滩镇的龙口、张家渡、棠溪、社山,文陂乡的渼陂古村自然保护区和值夏的部分村庄;吉安县所辖的敦厚、永和、凤凰3个乡镇及高塘、横江镇500kv电力线包围的村镇。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合计642平方公里。
在规划区范围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进行规划管理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三)中心城区城市外环路包围的区域。
东起青原区的田心、平湖、浒岗、吉安县永和镇的南山、西坑、永安;西至吉州区的淇塘、大塘、新民、罗塘、罗家坊、大巷、瓦桥、彭家坊、吉安县敦厚镇的竹山、南街;北起吉州区的大江边、青原区的临江,南至吉安县社前、连山、梨塘,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江湖、山体等非城市建设用地。
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五条城市性质赣中地区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以红色旅游和庐陵文化为特色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第六条城市人口规模规划预测2010年吉安市中心城区人口为53万人,2020年吉安市中心城区人口为73万人。
第七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规划预测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98平方米/人;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76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104平方米/人。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八条城镇等级结构吉安市城镇等级层次体系由市域主次中心城市、县域主次中心城市、重点建制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六类城镇体系网络。
(一)市域中心城市:吉安,市域副中心城市泰和、井冈山。
(二)县域中心城市:县城,县域副中心城市为发展基础良好的原县城所在地城镇组成。
(三)重点建制镇。
(四)一般建制镇。
第九条城镇规模结构规划期内乡镇应进一步整合撤并,城镇发展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城镇发展要重在质量、规模和效益。
吉安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表注:规划中心城指吉州、青原城区和吉安县敦厚城区。
第十条职能结构规划吉安市域城镇职能规划表第十一条空间结构规划以空间布局规划为纽带,实施城镇化战略意图,增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
以产业空间布局为基础组织城镇空间结构,以城镇空间规划引导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运行环境的全面改善。
构筑“三心”(中心城区、泰和、井冈山)和“一带”(京九沿线城镇发展带)点轴聚合发展总体空间格局,整体形成“一核带双极、主轴贯南北、次轴振两翼”的“蝶形”城镇主体架构。
第十二条区域空间开发管治依据空间管治强度划分为三类区域:(一)严格保护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地、生态脆弱区实行严格保护,严禁与保护无关的各类建设;(二)控制开发地区: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其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得从事开发活动。
核心区和缓冲区以外的参观游览区在保护前提下经批准可进行合理适度建设;(三)规划引导和调控地区,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区、农村居民点、和通道地带等,其建设与开发建设必须符合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符合相应技术规范要求。
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十三条规划区主要城镇职能、规模根据城乡发展条件,结合乡镇合并,将近郊区内的8个乡镇规划为市镇,并划分为河西片区市镇组群、河东片区市镇组群和河南片区市镇组群。
(一)河西片区市镇组群该组群位于河西片区,包括兴桥、樟山、长塘、曲濑4个市镇。
规划该组群承接部分无污染城市工业的协作配套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林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观光及相关服务业、生态农业等。
规划市镇人口共约4.1万人,建设用地共约4.9平方公里。
(二)河东片区市镇组群该组群位于河东片区,包括值夏、富滩市镇。
规划该组群充分利用当地农林资源,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蔬菜种植和养殖业。
规划市镇人口约1.3万人,建设用地约1.6平方公里。
(三)河南片区市镇组群该组群位于河南片区,包括横江、高塘市镇(凤凰、永和均被纳入中心城区)。
规划依托交通优势,积极发展物流仓储、集贸业、粮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都市农业,成为物资集散交流基地。
规划市镇人口约0.6万人,建设用地约0.7平方公里。
第十四条规划区城乡居民点规模(1)城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现城镇人口为45.60万人,其中现状乡村人口11.09万人。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规划(2020年)城镇人口79.00万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规划(2020年)乡村人口8.21万人。
(2)城乡居民点布局城市规划去城乡居民点主要分两个层次:①城市:由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构成。
保留吉州区所辖的古南、永叔、文山、习溪桥、北门、白塘6个街道和青原区所辖的河东街道;在河东片区增设河东开发区办事处;在河南片区改敦厚镇为敦厚街道办事处,并增设高新区办事处。
河东开发区办事处将天玉镇的临江、岭上、桥上、塘尾、平湖、田心、邱家改为社区居委会。
敦厚街道办事处保留文山、房山和金家三个居委会,将敦厚镇其他村庄进行合并整合,形成敦厚、厚丰、瑶前、社前、对门、嵊上、瑶池、罗家、禾埠、店下10个社区居委会。
高新区办事处将敦厚镇的马甫、梨塘、连山村委会,永和镇的行山、南安、下村、行山、西坑、龙山、岭上、彭家、南山村委会及吉安县良种场改为社区居委会。
②村镇:保留改建原有中心镇镇区居民点,整合、合并原有中心村,依据发展需要规划安排基层村。
第十五条规划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1)给水规划近期吉安市中心城区共有五个水厂,分别为吉福水厂(10万立方米/日)、五岳观水厂(5万立方米/日)、河东水厂(2万立方米/日)、阳明水厂(4万立方米/日暂关停)、吉安县水厂(3万立方米/日)。
远期扩建五岳观水厂二期工程(5万立方米/日)、河东水厂二期(2万立方米/日)、彭家山水厂(4万立方米/日)及吉安县水厂二期工程(3万立方米/日),达到38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
规划区内其他乡镇由中心城区水厂统一供给。
(2)排水规划区污水厂规划(3)电源规划保留中心城区永和、吉安2座220kv变电站并扩容,新建梅岭、樟山2座220kv变电站,共同构成220kv骨干供电网络,并向市域110kv网络供电。
(4)垃圾处理厂2010年前完善樟山垃圾处理场的配套设施;新建一处粪便无害化处理场;继续完成樟山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
2010年后完成现樟山垃圾处理场的封场工作;在河西片区远离中心城区、远离赣江的尧塘新建一处垃圾处理场。
规划在河东片区城郊社山建一处垃圾处理场;在河南片区距城区17公里处的梅塘乡裴家村附近新建一处垃圾处理场。
第十六条规划区空间管制策略(一)禁建区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山体水体保护区、自然和人文保护区的核心区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在城市近郊区。
水源保护区包括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根据《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其范围为市自来水厂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赣江、禾河水域,沿取水点一侧的滩地以及迎水面堤脚向背水面延伸100米的陆域。
山体水体保护区包括老虎坑水库、稠塘湖水库、禾河等河湖湿地及其周围防护区域,以及天玉山、真君山、天华山、西垅山、螺子山等自然山体。
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有青原山自然保护区、钓源古村保护区、吉州窑遗址保护区、娑罗山自然保护区、渼陂古村自然保护区。
其核心区域为禁建区。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在河西片区的易家——螺子山山脚,河南片区的渡头一带,以及河东片区的平湖一带、草坪桥——毛家,规划建议将其纳入禁止建设区。
该区域除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和保护需要直接相关建设外,禁止一切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活动的开展,并严禁破坏景观与自然资源,保护耕地,禁止耕地转为非耕地,禁止侵占基本农田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
(二)限建区限建区包括一般农田用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的控制区,重要生态廊道区以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中划定的灾害较易发区等。
一般农田用地区包括中、低产田、零星农田菜地等。
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的控制区包括渼陂古村自然保护区、青原山自然保护区、钓源古村保护区、吉州窑遗址保护区、娑罗山自然保护区的控制区。
重要生态廊道区包括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的绿色隔离地区、沿主要河道两侧区域形成的绿化通廊地区等。
地质灾害较易发区有真君山——杉竹山,天华山——禾埠新村,神岗山,墨江头,周家岭——肖龙岗,永和镇的锦湖村、蔡家村,规划建议将其纳入限制建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