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小动物的图片、头饰;查找介绍青蛙及其他小动物成长的资料。(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搜集有关其他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的资料。(学生)
4.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道理:遇事要主动探索。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选出最出色的一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1.自由阅读课文,合作探讨后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1)图文对照,朗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巩固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2)小蝌蚪是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找到妈妈的。
(3)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4)找到妈妈时,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
(1)自由读课文第2~6自然段,并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2)小蝌蚪是通过哪几个小动物的帮助找到妈妈的?
(3)鲤鱼妈妈和乌龟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4)找到青蛙妈妈时,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
2.引导学生再读全文,说一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是怎样变化的?
3.设疑: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
4.学生一边看教师书写,一边书空。
5.在田字格里描红,再书写。
6.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并把没写好的生字再写几遍。
1.教师指导书写时,要提示学生:“两”是独体字,前后两组撇点前小后大,第二组的撇尖穿插到第一组的点的下方。“宽”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部分写得窄些。“皮”是独体字,第二笔长撇斜度要小。
2.教师要重视书写评价,鼓励写字好的学生介绍书写经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理解“大大的”“长长的”与“大”“长”的区别。
(2)指导朗读:强调重读“大大的”“长长的”,“游来游去”要慢点儿读,表现出小蝌蚪的自由自在。
1.看图,按要求说图意。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游来游去。
(2)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小蝌蚪的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3.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和词语。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识记生字环节:
1.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2.教师要注意利用课件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制作汉字部件,进行拼字游戏,拓展词汇。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词语“一群”“快活”,结合语境体会“大大的”“长长的”比 “大”“长”表现得更强烈、更突出。
3.用多种方式读第1自然段。
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1.“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2.通过观察实物或看视频理解“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在朗读中体会“甩”的意思。在这里“甩”是摆动的意思,如:牛甩着尾巴。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复习词语。
2.提问: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3.导入新课。
1.开火车读词语。
2.交流课文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齐读课题。
教师可以通过读词语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图文结合,自读自悟(用时:22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字形的识记。利用小蝌蚪图片认读:脑、袋、灰;利用鲤鱼图片认读:阿、姨; 利用乌龟图片认读:龟、宽; 利用青蛙图片认读:顶、鼓;通过表演认读:捕、迎;通过具体语境读准多音字“教”。
4.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5.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1.认真听老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同桌之间开展自学。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之间开展相互交流。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两、宽、皮”,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
3.出示生字书写动漫。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5.指导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6.指导书写反馈。
1.认读生字并组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词语。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观看书写动漫,注意书写笔顺。
1.观察图片,认识蝌蚪。 2.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读准字音。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
注意课件的使用不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分钟)
1.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读中识记、理解生字。3.了解自学情况。
(1)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和词语,师相机正音:“捕”读bǔ,不读pǔ;“迎、顶”是后鼻音,不要读成yín、dǐn。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图文结合,理解内容(用时:7分钟)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出示第一幅图。
(1)这幅图中画的是哪儿?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自由读。
(1)画出小蝌蚪的样子。
(2)交流小蝌蚪的样子。
(3)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池塘里有小蝌蚪的图片,导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她在哪儿。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找,好吗?(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