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极拳教案

太极拳教案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陈式太极拳普修课教案
部分时

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与要求次

时间
准备
部分20′
一、课堂常规:
1、值日生整队集合,检
查并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
课内容及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
生。

二、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
划、要求。

1、本学期上课16周,64学
时,其中理论课4学时。

2、本学期重点学习陈氏太极
拳老架一路和太极拳单推手,
介绍双推手。

3、纪律和着装要求与往届相
同。

三、介绍陈氏太极拳的基
本知识和练习要求
目的: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太
极?什么是太极拳?太极
拳的练习目的是什么?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太极拳
的基本知识。

▲太极拳的目的意义介
绍:
▲组织方法:下图示
▲组织方法:同上.学生人
与人之间自然分开.
太极拳的目的和意义:
太极拳是通过有效的练习
激发人体内的潜能,从而
实现强身健体、修身益智
的目的。

4×8
部分时

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与要求次

时间
准备
部分50′
▲太极拳的手型、步型及
基本常识:
组织方法
对称右图示。

1、手型要求
⑴、“瓦楞掌”中指上领,
大拇指与小拇指向内微和,类
似房顶的瓦楞,俗称瓦楞掌。

⑵、拳:四肢并拢握拳,拇指
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
处。

⑶、勾:中指微翘,其他四指
捏拢在一起,屈腕。

2、身型要求:
⑴、上体立身中正,不偏不倚。

⑵、虚领顶劲,头向上领。

⑶、屈膝松垮,髋下沉。

⑷开裆贵圆。

⑸虚领顶劲。

3、步型:
⑴、弓步、虚步、仆步、歇步
等与长拳的差不多,但定型时
没有长拳的明显。

⑵、三七步:是太极拳最为典
型的一种步型,就是两腿左右
开立时两腿承载本人体重的
力量要三七开,两腿虚实有分
▲组织方法:下图示
《陈氏太极拳总论》中对
太极拳的身型、步型等特
点时是这么说的:
发步如猫行,
目标眼先看。

足跟先着地,
虚实足尖探。

缩身如猬形,
发劲如放箭。

识的环中趣,
方为太极拳。

注:要求学生充分了解这
几句话的内涵,才能对学
习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有帮
助。

4×8
部分时

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与要求次

时间

备部分50′
三、准备活动
1、绕运动场慢跑700-800
米。

2、徒手操:
1)、臂绕环
对称右图示:
要求:1、双臂交叉绕环,肩
关节放松。

2、以腰带臂。

3、每八拍换向。

2)、刷腰
右图示:
要求:
1、以腰带臂。

2、眼看刷腰同侧的手臂。

3、每八拍换向。

3)、左右弓步压腿
右图示:
要求:1、抬头、挺胸、立腰。

2、每八拍换向。

4)、左右仆步压腿
右图示:
要求:1、抬头、挺胸、立腰。

2、每八拍换向。

臂绕环
刷腰
左右弓步压腿
左右仆步压腿
3′
5′
部分时

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与要求次




本部分35′
一、专项练习:
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
力量、柔韧、协调等身
体素质。

1、上步
动作方法:右图示
要求
1、立身中正,屈膝松胯
2、足跟先着地
3、后脚蹬地。

2、开步
动作方法:右图示
要求:
1、立身中正,屈膝松胯
2、足跟先着地
3、后脚蹬地。

3、云手
动作方法:右图示
要求:
1、腕部上不过鼻,下不
过肚脐
2、立身中正,屈膝松胯
3、两手相对逆缠。

▲组织方法:
上步
开步
云手

20米

20米

20米
20′
部分时

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与要求次




本部分35′
▲易犯错误:
1、学生对保持身体中正
不偏和虚领顶颈的身
体感觉认识不到。

▲错误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学生的
腰懈,髋部不向下沉。


运动中不能控制自己的
重心。

▲解决办法:
1、在学习和练习中教
师要讲解清楚,使
学生能够充分体会
到身体的中正不
偏、虚领顶劲的感
觉。

2、要求学生多站桩,
练习时严格要求。

▲组织方法:下图12示
▲教学方法:
1、讲解法、示范法。

2、分解法、综合法。

▲学习及练习方法
要求:
1、教师简单要求学生回忆上
次课讲的太极拳的手法和步
法,演练陈氏太极拳三十八
式全套动作,使学生对所学
的技术动作有个全面的感性
认识。

2、学生随教师讲解和示范逐
一领会太极拳的手型步型的
的方法及内涵。

体会我国传
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激发学
练太极拳的积极性。

3、依据时间自由练习。

3遍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