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应对策略ppt课件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应对策略ppt课件
13
5、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1、外界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 2、个人因素
1)心有余力不足 (期望太高、太多) 2)脆弱,敏感,感情易受伤害 3)不合理的信念与心理反应模式 绝对化:就要这样!没有通融余地。 至善主义:完美无缺,无可挑剔;所有人的 好评。 以偏概全:;一点不行,全面完了;一步不 行,全局完了;一时不行,永远完了。 3、动机冲突
19
6、社会认知挫折: 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的认识与评价。社会
认知挫折是指由于对社会的评价与社会 期望产生矛盾所导致的挫折
20
7.大学生自身的身心限制与需求冲突 (1)自豪与自卑的冲突 (2)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3)自由与自律的冲突 (4)强烈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冲突
21
(三)大学生的挫折反应特点
6
3、挫折阀限和挫折承受力
(1) 挫折阀限是指引起人们产生挫折 感的最小刺激量。
(2) 挫折承受力是指人们在遇到挫折 时,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 就是人们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 的一种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 排解力两个方面。
7
4、挫折三要素
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 挫折反应
8
(1)挫折情境
14
(二)大学生常见挫折
1、生活挫折 广义的生活挫折泛指在社会生活中 遇到的所有挫折;狭义的生活挫折 主要是指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和不适 应。挫折越大,对人的打击就越大。
15
2、学习挫折
指学习上产生各种困难对人的心理的影 响。如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都面临着学 习的重新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 些同学因不适应大学的学习而产生挫折感, 如学习抓不着头绪,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 法,不会安排学习时间,不想学习、感到 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有困难等。一些同学 因所学专业并非自己的理想目标而感到失 落。
17
4、情感挫折 友情:误解、疏远、交不到知己等; 亲情:得不到亲人理解、失去亲人等; 恋情:最主要的情感挫折。表现为:失
恋、单恋、多角恋。
18
5、择业挫折:
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阻力。 如一些 学生开始时雄心勃勃,几经碰壁后竟是无奈 至听天由命。一些在大学期间不好好读书, 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 生,更是悔之晚矣。寻找工作的不易,使一 些学生在心理上害怕毕业,畏惧走上社会。 有条件的一些学生转而加入考研大军,被认 为是“退而织网”的“缓兵”之计。
挫折情景:指使需要不能满足,目标无法 实现的内外障碍和干扰的状态和条件。 这是产生挫折心理的客观原因。 外部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 内部原因:生理条件、动机冲突、能力 与期望的矛盾。
9
动机冲突
A、双趋冲突(正冲突):两个目标都是 个体所追求的,但不可能同时得到, 这时人们往往处于矛盾的冲突心境。
B、双避冲突(负冲突):指个体同时遇 到两个可能对个人具有威胁性的、不 利的事件想躲避,但条件所限,只能 避开一件,接受一件,从而产生左右 为难的矛盾心理。
10
C、趋避冲突(正负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 个体,可能会满足某些需要,同时又构成一 定的威胁,因此产生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 力的矛盾心境。
d 、双重趋避冲突:指两个目标均有利弊,希 望取两者利而避其弊。如某大四学生,成绩 中上。系里拟推荐他免试攻读研究生,条件 是毕业后留系任教至少七年。他既想读研深 造,又怕自己考不上;既想得到免试上研的 机会,又不想做教师;既想本科毕业就去工 作有收入,又怕这样失去了提高学历的机会。
1、情绪性反应 情绪性反应多为消极性反应,主要表
现为焦虑、冷漠、退化、幻想、逃避、 固执、攻击、自杀等。
22
2、理智性反应
人们受到挫折后,采取积极进取 的态度,在理智的控制下所做出的反 应。能够及时调整,保持冷静,面对 现实,审时度势,采取积极的态度和 方式对待挫折。
23
3、个性的变化
挫折对个性的影响,取决于人们对挫折的适 应情况,如果连续经历挫折,对挫折的消极反应 得不到及时纠正;或者遭受特别重大挫折的情况。 由于导致挫折的情境和条件相对稳定并长期持续, 由此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就会反复出现, 这些反应方式就会逐渐固定下来,使受挫者形成 了习惯和一些突出的个性特点。
4
1、挫折的产生
需要
动机
行为
实现目标
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
无法调整 挫折反应
无法克服
5
克服障碍 调整目标 实现新目标
2、挫折的性质及其转化
消极性 vs 积极性
两者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挫折的转化是指 遇到挫折时,以积极的态度向挫折学习,将挫折变 为动力,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奋斗,或重新调整目标, 从而使需要或动机获得新的满足的心理过程和实践 过程,即减少消极因素,积极寻找挫折积极的一面, 促使挫折产生的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
11
(2)挫折认知
挫折认知是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 认识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心理的主观 原因,它直接导致挫折反应或挫折感。 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不同,产生的 挫折感也不同。
12
(3)挫折反应
伴随挫折认知,对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而 产生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也可称为挫折 感。 通常有两种情形: (1)不同的人对同一挫折的感受不同 (2)同一个人对不同的挫折反应不同
24
挫折后的反应
1、积极的行为反应 (1)认同 (2)升华 (3)补偿 (4)幽默
25
16
3、交往挫折 (1)交往不顺表现在:想结交一些朋友,但不
知道如何去结交;或者因性格内向、孤僻而无 法和别人沟通;或者因自卑、胆小而不敢与别 人交往;或者在交往中过分挑剔别人,感到找 不到知音而陷入孤芳自赏境地。
(2)人际冲突是指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 由于脾气不好、性格不良或缺乏同情心、责 任心,凡事不会为别人着想、总是以自我为 中心等而容易与他人产生摩擦,发生
大
挫折广泛存在于个人的生活之 中,贯穿于人的一生,遍布 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2
一、大学生常见挫折及特点
(一)什么是挫折 (二)大学生常见挫折 (三)大学生的挫折反应特点
3
(一)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 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紧张状 态和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