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力学压轴题汇总情况

初中物理力学压轴题汇总情况

初中物理力学压轴题汇总 1.如图所示,小明在玩滑板的过程中,思考了如下力学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A.人和滑板滑得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 C.滑板随人动是因为鞋与滑板固定在一起 D.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二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定滑轮按45°角固定在桌边上)。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的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 (1)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二力平衡”的三个条件中,对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陷? (2)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简述你的改进方案。

3.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图1 图2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2)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a.分析序号_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______;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2)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阻力的大小 大 较大 较小 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18.3 22.6 26.7 (3)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5.如图所示,将一个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的圆台状封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将其改为倒立放置,则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D.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6.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融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3、p4,已知ρ水>ρ冰块,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p 1<p 2<p 3<p 4 B.p 1>p 2>p 3>p 4 C.p 1= p 2,p 3= p 4,且p 1= p 3 D.p 1= p 2,p 3= p 4,且p 1<p 3

7.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m高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m的围为 时,才能满足p

水>p酒精。

甲 乙 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甲 乙 A.F甲 = F乙,p甲 = p乙 B.F甲 <F乙,p甲<p乙 C.F甲 = F乙,p甲 <p乙 D.F甲 = F乙,p甲>p乙

9.某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 (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压强之比p甲:p乙= 。

甲 乙

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的关系是 。

A.mA′一定大于mB′ B.mA′可能大于mB′ C.mA′一定小于mB′ D.mA′可能等于mB′ 11.归纳式探究——研究鱼缸侧壁所受的压力: 由于液体部有压强,当鱼缸中盛入液体后,鱼缸侧壁就会受到液体的压力.鱼缸侧壁所受的液体的压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下表是小雨在鱼缸中盛入不同的液体进行研究得到的一些数据(其中:ρ为液体密度,L为侧壁长度,H为液体深度,F为侧壁所受压力): 次数 ρ/(kg/m3) L/m H/m F/N 1 1.0×103 0.1 0.1 5 2 1.0×103 0.2 0.1 10 3 1.0×103 0.1 0.2 20 4 0.8×103 0.2 0.1 8 5 0.8×103 0.2 0.2 32

甲 乙 (1)F = k______,其中k =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法; (2)在一个鱼缸中分别盛入相同深度的海水和淡水,______对鱼缸侧壁的压力大; (3)在不同的游泳池中注入相同深度的水,游泳池侧壁所受的压力与侧壁长度的关系可以用图甲图象中的图线______表示; (4)如图乙所示,拦河大坝的长度L为30m,若大坝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为6×107N,则水深H不能超过______m。 12.同一个鸡蛋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甲 乙 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 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不同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快慢不同,如石子下落要比羽毛快得多。于是他们眹想到“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沉快慢与物体质量、体积、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 他们利用天平,秒表,长玻璃圆筒,体积和形状相同的小瓶,还有细沙、水、牛奶、食用油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将能够下沉的物体从液面处由静止开始下沉,每次下沉深度均为0.3m。记录实验效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液体 质量m/g 下沉时间t/s 1 水 20 0.53 2 25 0.40 3 30 0.30 4 牛奶 20 0.70 5 25 0.50 6 30 0.45

7 食用油 20 小瓶表面未粘油 小瓶表面粘油 0.87 1.00 8 25 0.70 0.72 9 30 0.60 0.66

(1)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深度相同时,通过比较物体的 判断下沉的快慢。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物体下沉越快。 (3)要想探究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应选择实验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9的数据可知,物体下沉快慢还与 有关?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均可) (5)右图为物体分别在三种液体中下沉时间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其中,反映物体在食用油中下沉时间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 。 14.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kg、底面积为1×10-2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盛有质量为4kg的水。 求:(1)求水的体积V(g取9.8N/kg); (2) 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3)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则该物块的密度为 kg/m3。

15.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理由是 。

A B C D 16.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ρ水=1.0×103kg/m3,g取10N/kg)。 甲 乙 (1)她选取一质量为750g、体积为1250cm3的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若干螺母,每只螺母的质量为5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4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 17.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18.如图所示,有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g取10N/kg)。 (1)当细绳松弛,对木块没有拉力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m3; (2)向容器注水(水不溢出)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m3。

19.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H为0.10m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1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2中。为了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h和△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1和表2的后两列中。(已知ρ1<ρ2)

表1 液体密度为ρ1 表2 液体密度为ρ2 序号 h/m F/N △h/m △F/N 序号 h/m F/N △h/m △F/N 1 0.02 22.0 0.01 0 11 0.02 22.0 0.01 0 2 0.01 12 0.01 2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