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山东聊城草莓、葡萄、桃绿色种植规程

(完整word版)山东聊城草莓、葡萄、桃绿色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种植规程申报产品:草莓、葡萄、桃聊城国环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3月2日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草莓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产量指标、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及农药肥料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NY/T391-201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1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13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844-2010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3、培育壮苗3.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寒、休眠期短、早熟、外观和内在品质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

保护地裁培可选用甜宝、红颜、秋香、星都1号、星都2号、京成1号、章姬。

3.2育苗3.2.1 育苗方式:温室内营养钵育苗。

3.2.2 播种期:根据当地生态条件,温室在9月下旬育苗。

3.2.3 播种方式:催芽、育苗移栽。

3.2.4 播种密度根据计划密度计算播种量,每公顷播种量为2.1kg~2.2kg。

3.2.5 播种前准备3.2.5.1育苗盘规格为50cm×35cm×5cm或(60cm~70cm)×40cm×5cm。

3.2.5.2营养土的配制用育苗基质和多菌灵杀菌剂,每立方米混合基质再加1kg的磷酸二铵。

3.2.5.3营养钵高8cm,直径8cm,移苗前装入营养土备用。

3.2.5.4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热水烫种10min~15min消毒,待水温降到25℃时,浸种8h~10h,搓洗,清水投净。

3.2.5.5催芽种子捞出后用干净毛巾或湿布包好,催芽保持25℃~28℃,12h 后种子已萌动,放置在0℃~2℃的低温条件下锻炼一周,从而提高秧苗抗寒力。

3.2.5.6播种用80℃热水浇透水,待稍冷撒播,覆沙1cm,子叶展平嫁接。

2.5.7苗期水份管理缓苗后,苗床保持湿润,表土见干时喷水,湿度60%~70%。

阴天不浇水,晴天上午10点前浇水。

4、定植4.1基肥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忌用含氯肥料;在中等肥力条件下,9月中旬,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

4.2土壤消毒4.2.1太阳能消毒。

在7~8月份高温休闲季节,将土壤或苗床土翻耕后覆盖地膜20多天,利用太阳能晒土高温杀菌的方法灭菌。

4.2.2太阳能淹水法加添加剂消毒。

在7~8月份高温休闲季节,每亩苗床或棚室土壤表面撒施石灰100~150公斤,炉渣粉72~96公斤,翻地后将地边起垄0.5米高。

为保温不漏气,整块地覆盖塑料薄膜,只留下灌水孔,然后向内部土壤灌水,至土壤表面不冉渗水为止,一次注水后不再注水。

太阳能使温度能达到48℃以上,甚至达60℃以上,持续15~20天,能有效杀死多种病原菌和线虫。

4.3定植可做成平畦,按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每亩栽苗6000株;或按垄距90~100厘米、垄面宽45~50厘米、垄高15厘米做成高垄,在垄上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挖穴栽苗,每亩栽苗6600~10000株。

栽时要选用5片叶以上的苗,于阴天或下午4点以后带土坨栽,上不理心,下不露根,新茎弓背一律向外(畦栽的边行弓背向里)。

栽后连续浇小水,直到成活。

5、日光温室栽培管理5.1扣棚时间。

当夜间气温降到8℃时扣棚,夜里加盖草苫保温5.2覆盖黑地膜。

扣棚后,于垄上覆盖黑地膜并破孔掏苗,清除出淤心土,摘掉枯黄叶,留主芽及2-3个健壮分枝或侧芽。

5.3温湿度管理。

扣棚初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间10℃-12℃,此时日温过高,应浇小水或喷水补充湿度。

萌芽时白天26℃-28℃,夜湿不低于8℃。

开花期日温20℃-25℃,夜间10℃-12℃。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夜间8℃。

采收期白天18℃-24℃,夜间5℃-6℃。

超过最高温度时要放风降温排湿,降到低点时关风口保温,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

5.4水肥管理。

萌芽期浇1-2次水,12月上旬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促现蕾。

5.5植株调整。

及时将老、黄、病叶摘除,以利通风、透光、防病。

在开花前每个花序留7-8个蕾,将尖端弱蕾摘掉,使结果整齐、成熟集中。

6、病虫害防治6.1物理防治6.1.1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

在100厘米×20厘米的纸板上涂黄漆,上涂1层机油,每亩挂30-40块,挂在行间。

当板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1层机油。

6.1.2阻隔防蚜。

在棚室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防蚜虫进入。

6.1.3驱避蚜虫。

在棚室放风口处挂银灰色地膜条,以驱避蚜虫。

6.1.4毒饵毒杀。

在地里挖长宽深30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坑,内装马粪诱杀蝼蛄。

6.1.5糖醋诱杀。

按酒、水、糖、醋1:2:3:4的比例,加入适量敌敌畏,放入盆中,每5天补加半量诱液,10天换全量,诱杀地老虎成虫等害虫。

2、生物防治。

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平均在0.2头/株以下时,每5天释放丽蚜小蜂成3头/株,共释放3次。

丽蚜小蜂可在棚室内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3、化学防治12月上旬,每亩用5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防治白粉病。

1月上旬,每亩用苦参碱1.5%可溶溶剂2克兑水喷雾防治蚜虫。

四、收获草莓开花后30天左右成熟,应按销售需求采收。

加工果汁、果酒的,应完熟;就近销售的,应达到9成熟;外地运销或加工果酱的,应达到8成熟。

下午采,夜间运,翌日销。

采收后要按大小分级,用有透气孔的硬盒包装。

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农产品葡萄设施建园、温湿度管理、树体管理、果实管理、肥水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844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3 术语和定义3.1 摘心:将正在生长的新梢梢尖连同数片幼叶一起摘除。

3.2 副梢:随着新梢生长,叶腋中的夏芽陆续萌发长出的二次枝。

4 建园4.1 棚址选择4.1.1 棚址:葡萄大棚应选背风、向阳的地方,附近无污染源及其他不利条件,按NY/T391执行。

需考虑交通运输及销售条件,地形较平整,有灌溉和排水条件。

4.1.2 土壤:以沙壤土最好,不适宜粘重土壤。

土层厚度lm以上,PH值低于8.5,总盐含量低于0.3%,地下水位低于1.5m,表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

4.2 日光温室的建造设施葡萄栽培,采取无立柱或有立柱日光温室,修土墙或砖混结构墙体,跨度11m;高度以3.8m为宜;采光屋面坡度27°;后屋面仰角41°为宜;后屋面1.4m;土墙厚度以顶部为准,要求超过当地历年最大冻土层厚度,应为1.5m。

后墙顶部比基部收缩0.5m,墙体基部厚度2.0m左右;长度以70m为宜;温室座向为座北朝南,偏西5°~8°,最多不得超过10°。

4.3 开挖定植沟定植前开挖定植沟。

定植沟为东西方向,沟宽80cm,沟深8 0cm,沟长依棚宽确定。

开挖时,做到上下一致,沟坡面垂直,熟土与生土分开放置。

扣棚膜闷晒三天,使室内温度达到40℃以上,起到定植沟增温,土壤杀虫杀菌效果。

对于含盐量过高、土壤过于粘重或漏沙地,应改良后栽植。

4.4 回填定植沟在定植沟内铺上8丝厚的塑料布,中间东西方向用剪刀剪开用于排水,再把按照有机肥:土=1:8的比例,将有机肥和土壤混均匀,回填到定植沟中,必须保证定植沟中回填熟土,整个大棚内灌一次透水,使沟内土壤沉实。

沉实后,用熟土起70cm宽,10~15cm高的垄,打点放线,将苗木栽植在垄上。

4.5 栽植4.5.1 栽植时期设施葡萄定植,以春栽为宜,在4月上进行。

栽植过早地温低,生根慢,地上部分萌芽晚,易抽干;过晚苗木开始发芽,地上地下生长不协调。

4.5.2 苗木苗木的质量对树体早期发育和进入结果期的迟早关系密切,要使用贝达嫁接苗。

4.5.2.1 苗木质量:地上部枝条粗壮,芽眼饱满,充分成熟,枝条上无明显机械损伤;嫁接口愈合完全、牢固;根系完整;无检疫对象和危险病虫。

4.5.2.2 苗木运贮: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失水或受冻,应存放在2~5℃的砂性土中,气温在0℃以下时注意采取保温措施。

4.5.2.3 苗木准备及栽前处理:按栽植计划培育或购置足够的一级嫁接苗。

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栽植前用ABT生根粉或清水浸泡8~12h,剪去过长根系,保留10~15cm。

在整个栽植过程中,随栽随取,保持苗木湿润,避免风吹日晒。

4.5.3 行向:采用东西行栽植。

4.5.4 栽植密度:株距200cm,行距500cm,放线打点。

4.5.5 栽植穴:挖30cm×30cm×30cm的定植穴。

4.5.6 栽植要求:在定植穴中间堆起5~8cm高的“馒头型”土堆,踩实,剪去苗木过长根系,将苗木直立放在馒头型土堆顶端,根系向四周舒展,填土压实,按“8:1”配比土壤:腐熟有机肥一份,熟土八份。

并在株距间开10~15cm深的小沟,浇小水覆膜,保证土壤温度。

5 设施内的温、湿度管理5.1 设施内温度的控制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敏感,光照不充足时,节间细长,叶片薄,光合产物少,易引起落花落果,浆果质量差,产量低。

5.1.1 定植后温度管理栽植后第二天开始,每5天一个阶段,分三个阶段进行控温管理。

在葡萄苗栽植后前5天温度控制在10℃;第二阶段温度控制在15℃,第三阶段温度控制在20℃。

15天以后等芽体全部变绿,必须全部卷帘,卷帘后用通风口来调节温、湿度,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

连续5天棚外的夜间温度在12℃以上,就可以揭去棚膜,露地生长。

5.1.2 秋季温度管理当最低气温在7~8℃,连续4天,要及时扣棚膜。

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

中午当温度超过28℃时,要注意打开上下通风口降温,夜间下风口要关闭。

处于果实着色至采收期的大棚,白天棚温不高于30℃,夜间12~15℃,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5.1.3 休眠前后的管理5.1.3.1 休眠前降温措施休眠前不能采取突然降温,否则影响树体营养的回流;也不能采取用花帘降温的方法,要保证冬季仅有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回流。

只能通过控水、掌握开闭风口、适时放帘、揭帘时间进行降温。

控制温度和湿度都是为了促进叶片老化,期间将老叶、病叶全部摘除,连续喷施3~4次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老化。

掌握开闭风口、放帘、揭帘时间,具体方法是:早晨揭帘提前半小时,下午放帘推迟半小时。

降温用三周时间缓慢进行。

第一周,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7℃~8℃;第二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5℃~6℃;第三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0℃~15℃,夜间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