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系指头颅及脑受外力作用后引起头皮、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同时出现一系列临床
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脑组织损伤,是外科工作中一种常见的损伤。
现将在
外科工作中多年来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 颅脑损伤的观察
1.1意识状态意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及病情轻重。
例如;深
昏迷病人在口腔护理时出现吞咽反射,提示病情好转,清醒病人突然尿床,可能有意识障碍,躁动病员突然安静昏睡,应怀疑病情恶化。
1.2生命体征先测呼吸,次测血压,最后测意识,以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
注意呼吸节律、深浅有无叹息样呼吸,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注意脉搏是宏大有力还是细弱不整,注意脉压
有无波动。
1.3神经系统病征瞳孔变化对颅脑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正常瞳孔等大、圆形、间接光反应
灵敏,病人熟睡时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如伴有中枢性高热,深昏迷或去大脑强直,
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前表现,伤后就出现的一侧瞳孔散大可能是外伤性散瞳,视神经
或动眼神经损伤,伤后一段时间才出现的进行性一侧瞳孔散大,伴意识障碍加重,生命体征
紊乱和对侧肢体瘫痪,是脑疝的典型改变。
1.4其他观察有无呕吐、呕吐物的性质,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与进食无关,呈喷射性,有
颅骨凹性骨折者常将血性脑脊液吞下,初期呕吐物可混有陈旧血液,应与胸腹部挫伤引起的
肺或消化道出血相鉴别,重型颅脑损伤偶尔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呕吐物呈咖啡色,有腥臭。
2 颅脑损伤的护理
2.1一般护理常规抬高床头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肿胀、头皮撕裂伤病人,
可用床上饭桌使病人伏于前臂稍适休息,并注意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颅脑损伤初期都有不
同程度的水钠潴留,为减轻脑水肿、肿胀反应,伤后24小时禁食,使处于相对的生理性脱
水状态,3天内适当限制水盐入量,使用脱水利尿药物时、需观察有无低钾征象。
2.2躁动的护理躁动不安是头外伤急性期的一个常见的表现,引起躁动不安有许多因素。
如
脑水肿、呼吸不畅引起的缺氧、尿潴留、便秘等,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正确处理,当伤员突
然由安静转入躁动,或自躁动转为安静深睡时,应提高警惕,观察是否有伤情恶化,须细致
检查躁动原因并逐一加以解除。
切勿轻率给予镇静剂以防混淆观察。
2.3脑脊液外漏的护理确诊为脑脊液漏后抬高头部,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贴附在
硬膜漏孔区,促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为防止复发,体位应维持到脑脊液漏停止后3—5日。
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血迹及污垢,定时以盐水擦洗,酒精消毒,注意防止液体逆流。
可在外耳道松松放一干棉球,浸透脑脊液后及时更换,避免严堵深塞,勿作鼻耳冲洗或滴药,嘱病员勿挖耳、抠鼻,也不可用力擤鼻涕或屏气,避免打喷嚏或连续咳嗽,保持大便通畅,
加强口腔护理。
2.4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但对头部伤员更多的是治疗和预防合并症。
除常规护理外,因病人大多有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应迟钝或消失,唾液容易流入呼吸道,
且不能自行排出。
须定时抽痰,为防止干扰正常呼吸功能和颅内压突然增高,每次吸痰不宜
超过15秒,并避免剧咳。
若痰液粘稠可给雾化吸入,故雾化后15分钟吸痰效果较好。
每日
检查肺部情况,如局部痰鸣音多,可将伤员翻向对侧,雾化吸入、拍背后放平。
当病员意识
逐渐恢复,能自行咳嗽,分泌物较少,无肺部感染时可试行堵管。
24小时无异常可拔管。
2.5昏迷护理昏迷病员对自己生活所需毫无表示,护理务必主动、细致、认真负责。
护理要点为:(1)保持呼吸道通畅;(2)随时估计意识水平;(3)预防感染;(4)提供足够的营养。
在患者意识恢复过程中防止坠床、抓伤口等意外,取得家属的配合,做好护理工作。
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旨在提高警惕,有时病情变化为时短暂,只有护士在掌握受伤机制及病情归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赢得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