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

第四章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


微生物的清除常见的几种方法:
1.抗菌素除菌法
由于各种抗菌素的性质不同,联合应用比 单用效果要好;但在污染出现后应用抗菌 素效果往往不理想,预防性应用比污染后 应用更好。
2.加温除菌法
该法主要针对支原体,因为支原体耐热性 较差。
3、动物体内接种除菌法
把受支原体污染的肿瘤细胞接种在同种动 物皮下或腹腔中,借动物免疫系统消灭支 原体,而肿瘤细胞却能在体内继续生长, 待一定时间后,从动物体内取出细胞再培 养。
第4章 细胞培养技术
体外培养是指从活体内取出细胞、 组织,置于体外摹拟体内生长环境(包括 生理、营养、温度及无菌)下,使其生存 和生长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及过 程,包括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及器官培 养3个方面的技术。
主要设备和设施
组织细胞培养实验室是进行组织细胞培 养的场所,有别于一般的实验室。要求环境 及条件能够保证不受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因子 的影响,营造一个有利于细胞生长的人工环 境。
组织细胞培养中所用器具的清洗至关重 要,直接影响组织细胞培养。
新购置的器械和器皿,使用前必须经过 彻底的清洗;用过的器械,要立即浸泡、 清洗及干燥,在灭菌前状态下保存。
所有清洗过程均在清洗间进行,初洗间 进行自来水、洗涤剂、碱水、硫酸清洁液 等的清洗和浸泡步骤;清洗间进行蒸馏水 冲洗、干燥、干烤、高压蒸汽消毒等步骤。
内眼可见,有的散在分布。
(二)细菌污染
细菌污染后的培养液大多变浑浊,有的 对培养液无明显影响。
(三)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且不易发现 的一种污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 间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二、微生物污染的排除
细胞受污染后一般较难排除,因此,应从 预防着手。
由于在消除污染时,对细胞的本身有不良影 响,而且污染物本身虽不具有污染性但其释 放的物质对细胞培养有害,加上时间和物质 的浪费,因此,污染细胞的价值不大或能够 购买和再获得时,应首先考虑放弃。如是必 须保存的细胞和单克隆细胞时,则有必要行 污染排除。
组织细胞培养工作包括:无菌操作、温育、 培养液的配制、细胞的存放、器皿的洗刷及 消毒、设备的清洁消毒以及物品的有序和科 学的存放。
实验室设计要遵守无菌、空气清新干燥、 环境清洁、温度适宜及制度严谨的原则。
一般简单的设汁包括工作准备区和 无菌操作区。
准备区是进行物品、器皿清洗和消毒的 场所;
无菌区是进行无菌操作及培养液的配制 及分装的地方。两者必须分开。
(三)特殊培养法
1、二倍体细胞培养法
二倍体细胞培养,是使培养的细胞始终维 持2倍体的生物学特性的培养方法;
二倍体细胞来源于体内的二倍体细胞即正 常细胞的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细胞成功后, 能始终保持二倍体细胞的形状的培养即二 倍体细胞培养。
2、单细胞克隆培养
又称细胞克隆,即把单个细胞从群体内分 离出来单独培养,重新形成新的细胞群体的 培养技术,细胞经过克隆以后,细胞群体来 源于一个共同的祖细胞,称细胞株。
二、各种实验用品的消毒
组织细胞培养中最担心是发生细菌、 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它们能直接 影响实验结果或导致实验的失败。
微生物的污染主要来自操作者的疏忽,因 此,组织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应采取严格措 施,以防污染的发生。
消毒灭菌方法分3类: 1、物理灭菌法,包括紫外线、臭氧、干
热、湿热、离心、过滤及射线等手段; 2、化学灭菌法,包括化学消毒剂等; 3、生素
培养液及配制
培养液是细胞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溶 液。主要分为3类:
1、平衡盐溶液(BSS):又称生理盐水 2、天然培养液 :主要来自动物体液或从
组织中分离提取的成分。 3、合成培养液:是按人和动物体内细胞
的所需成分模拟合成的、配方恒定的一种 较理想的培养基。
组织培养原则及基本技术
一、组织细胞培养的原则和要领 (一)无菌操作 (二)培养操作
(一)原代培养法
原代培养是从供体获得组织后的首次培 养,具有二倍体细胞的遗传特性。在一定 程度上能反映组织及细胞在体内的状况。 原代培养所有机能上的改变主要是表型的 改变,不一定为体细胞突变。
(二)传代培养法
当原代培养成功,细胞生长成单层细胞并 充满瓶底时,必须进行分瓶培养,这一操 作称传代。如不及时传代,细胞可因为增 殖过度,营养成分枯竭和代谢产物积累而 发生中毒。
组织细胞在培养状态时,可借助于一些特 殊的设备直接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特征,如 倒置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等。
二、基本培养操作技术 (一)取材 (二)组织的分离 (三)细胞的计数 (四)细胞冻存 (五)细胞的运输
常用组织培养法
一、天然培养基组织培养法
天然培养基组织培养法即取动物体内天然 成分培养细胞的方法、是组织培养的最早应 用的方法。
二、人工培养基组织细胞培养法
人工培养基组织细胞培养法是最常应用 的培养方法,是在人工培养基的基础上进 行组织细胞培养的。
4.巨噬细胞吞噬法
从动物体内采集巨噬细胞,进行纯化,然 后再加入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培养物混合培 养,巨噬细胞能吞噬支原体。
组织细胞培养中细胞生物学性状观察
组织细胞在体外培养成功以后,其形态特 征的改变有助于对培养细胞健康状态、生物 学行为等的监控和了解。 一、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 (一)活细胞观察法
无菌操作设备
(一)无菌室 (二)超净工作台 (三)无菌操作箱
实验室其他设备
1、电热隔水式孵育箱 2、电热干燥箱 3、高压蒸汽消毒器 4、显微镜 5、冰箱 6、水纯化装置
7、离心机 8、正压过滤器 9、液氮罐 10、加样器 11、器械 12、其他
清洗及消毒
一、各种实验用品的清洗
3、肿瘤细胞的培养
4、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的 培养
5、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制备
组织培养中污染的检测和排除
组织培养中的污染是指在培养液中混合 有对细胞生长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 异物。主要包括微生物、化学物及非同种细 胞等。
一、污染的检测
(一)真菌的污染
在微生物污染中,以真菌污染最多。 一般呈白色或浅黄色点状漂浮于培养液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