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评选2016年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的通知

关于评选2016年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的通知

关于评选2016年全区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的通知各学校:定于2016年 3月25日举行全区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参加人员各校校本课程参评教师,每所学校参评人员限报1人(教龄3年以上)。

二、时间、地点及要求1. 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日期为3月25日,所有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参评教师上午8:00抽取讲课顺序,然后依序进行。

2. 评课地点:芝罘区教科研中心二楼多媒体教室。

三、评选要求1.参评的校本课程优质课要符合《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烟教科发…2013‟72号)的相关要求。

带有国家、地方课程拓展性质的课程一律不能参评。

2.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全部采用说课的评选办法,参评教师应基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提供相应的文字材料、视频资料进行展示,说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四、评选说明1. 采取现场说课方式进行(参考“附件3课程纲要”进行审查),参评教师需准备5份课程纲要、5份说课稿现场交予各评委。

2. 出现雷同、抄袭、作假等情况,经查实,一律取消获奖资格。

务于3月24日中午前将优质课评选候选人申报表电子版发至教科室邮箱jks6213515@ ,纸质申报表加盖公章后3月25日上午8:00评课前交(3月24日中午后报名无效)。

附件:1. 《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烟教科发…2013‟72号)2.芝罘区优质课评选候选人申报表3. 校本课程纲要烟台市芝罘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2016年3月18日附件1: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烟教发〔2013〕72号)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进一步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和谐主动地发展,现就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个性需求和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从实际出发,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机会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以探究和体验方式为主的学习,形成较高的学习能力、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和谐、主动、全面的发展。

(二)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组织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建设,能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让他们更多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增进对校本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开发、实施和管理课程的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推动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

(三)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有益举措。

基于当地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点,针对本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的特长和爱好,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构建起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而且能够促进学校文化的提炼、发展和更新,使学校逐渐形成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富有地域特点的学校文化,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与支撑。

二、完善程序,规范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各学校要着重从现状分析、课程开发、解释实施、评价反馈等步骤入手,完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程序,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始终沿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运行。

(一)分析现状,做好需求评估和资源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形式,明确学校的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和发展愿景,评估学生、学校、社区的发展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二)开发课程,建构校本课程的框架体系。

在需求评估和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设计课程结构框架,拟定校本课程计划,进而形成相对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确保一致,并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倡导多采用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的形式。

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结构框架,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其内容包括需求评估、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课程开发程序、保障措施等。

在《开发指南》制定后,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

教师自主申报拟开发的具体课程(附《课程简介》),并提交《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和提交的《课程开发方案》进行审议,并及时公布审议结果,编写《学校校本课程目录和课程介绍》。

(三)发布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通过审定立项的校本课程都要召开课程发布会。

凡是开课教师都要向学生介绍所开设课程的内容、目的、方式等,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课。

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其内容一般包括需求评估、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

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学校存档。

《课程纲要》在内容上分为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两个基本部分,一般项目包括开课教师、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类型、授课对象、教学材料和学习时限,具体方案包括课程目标、学情分析、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课程评价说明等。

学校要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合理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并把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课程表统一管理。

教师要按时撰写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取得较为可靠的经验之后,学校可以组织优秀教师编撰教师用书。

(四)评价反馈,抓好校本课程的调整与改进。

校本课程评价包括课程开发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等。

评价应贯穿校本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在评价时,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学校要通过这些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改校本课程的整体设计,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管理,建立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只有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要强化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全方位地保障校本课程建设的顺利运行和持续发展。

(一)强化课程意识,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全市各级教育行政、科研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增强课程意识,要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提高全体师生现实幸福和终身发展,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可靠前提,校本课程的实质是生本的课程,儿童的课程,趣味性、活动性、发展性是其本质特征,是知识中心、授受为主、机械被动学习性课程的强力纠偏。

全市两级教科研机构的专职研究者和中小学校校长、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认真学习课程理论,重构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改变已有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使自己成为理念先进、能力突出、经验丰富、拥有职业幸福感的课程建设者。

(二)明确责任分工,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市教育局成立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见附件1),办公室设在市教科院,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

各县区教体局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对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还要配备各学段专兼职校本课程教研员,负责本学段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便利。

学校要成立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同时,要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一般应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组成,也可聘请有关专家参与。

其主要职能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教研组(或项目组)要制定好教学进度和教研计划,按时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组织所有成员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各项要求,及时向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

(三)健全规章制度,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市教育局将建立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与推广制度。

每两年组织一次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评价指导标准见附件2);定期组织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校本课程建设典型案例和精品课例征集活动;定期召开专题经验交流会、校本课程建设现场研讨会等,及时推介和转化优秀成果。

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建立教师培训研修制度,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者、实施者、管理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建立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制度、跟进指导制度,为各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建立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奖励制度,把校本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总结,表彰先进,推广经验。

各学校要建立校本课程的审议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和相关激励制度等,把校本课程建设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和评先选优中。

烟台市教育局 2013年10月19日烟台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建敏副主任:(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旋孙立斌李丽云张丽管锡基委员会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伟于云强于建涛车言勇王月杭王青辉王志强王贤民王春锡王德清王洪利王瑾庆田文邓婷孙世良孙巧玲冯彦东刘永平刘永和刘宏业李世栋李跃进许贵荣张志强张肖华初向伦宋世龙杨绍云杨春红郭宏成林同海赵文政赵胜军赵建军赵福庆姜曰美姜学清徐国钊徐剑军崔积水曹瑞敏隋丰俊彭慧焦强林蔡润圃办公室主任:管锡基(兼)学术秘书:于建云烟台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指导标准附件2:芝罘区优质课评选候选人申报表注:学校推荐说明主要包括教师的师德情况以及从事校本课程教学的、教研情况、教学年限等。

附件3:校本课程纲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