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要求及其原则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要求及其原则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要求与原则一、现金内部控制要求(一)明确控制目标1、保证现金收支的合法合理性2、保证库存现金的安全完整3、保证现金收支核算记录的及时可靠(二)制定控制流程1、规定授予权限。

部门或业务部门指派业务人员办理有关现金结算的经济业务,对于大宗或特殊的现金收支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应专门审批。

2、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由相关人员签字或盖章,作为收付现金的书面证明。

审核原始凭证。

会计部门收到有关现金收支业务原始凭证后,由会计主管人员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可拒不受理或补办手续。

3、编制记账凭证。

分管会计根据审核后的凭证,填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

签章后通知办理现金收支事项。

4、收付现金。

出纳人员复核收付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按凭证开列的金额收付现金。

复核记账凭证,稽核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查收款凭证及付款凭证。

审核合格后,签章传递。

5、登记账簿。

出纳人员根据复核的收、付款凭证,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审签合格的收、付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

6、盘点现金。

出纳人员每日营业结束后,结出库存现金日记账的收支和余额,清点库存现金,互相核对。

7、送存银行。

对于超过库存现金限额的现金,由出纳登记,并及时送存银行。

8、清查库存。

定期由清查小组盘点库存现金,并同库存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

(三)确定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在货币资金的控制点及控制措施主要涉及以下7个方面。

第一、授权批准。

业务的经办人员在办理现金收支业务,需得到上级领导的授权。

业务员须在反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上签章,并经经办部门负责人审核原始凭证。

第二、审核。

会计主管审查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主要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反映现金收支业务以保证出纳人员支付现金正确、合法。

第三、收付。

出纳人员复核现金收支记账凭证,按照凭证所列数额,收付现金,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

第四、复核。

稽核员复核现金收支记账及附原始凭证,并签字盖章。

第五、分工记账。

出纳员根据现金收付记账凭证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现金对应科目相关明细账。

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

第六、清点。

出纳员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并与日记账余额进行核批,保持账实相符。

第七、清点。

由财务部门主管、审计人员和稽核人员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清查库存现金,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

二、银行存款内部控制要求(一)明确控制目标1)保证银行存款收付的合法性2)保证银行存款安全完整3)保证银行存款核算记录的真实可靠(二)制定控制流程1)授权经办业务。

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业务情况授权业务人员办理涉及银行存款收支的经济业务或收付往来账款事项。

2)签订结算合同或协议。

经办人员办理经营业务,应同对方商定首付款结算方式、结算时间等,以合同或协议方式加以明确。

3)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

业务经办人员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填制或取得凭证,作为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书面凭证。

4)审核原始凭证。

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及其经济业务。

5)填制或取得结算凭证并办理结算业务。

出纳根据已审核的原始凭证,按照会计规定手续和结算方式填制或取得银行存款结算凭证。

6)审核结算凭证。

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结算凭证并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7)编制证账凭证。

会计人员根据审签的结算凭证及原始凭证编制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

8)复核记账凭证。

稽核员或指定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及所附结算凭证、原始凭证。

9)登记账簿。

出纳员根据审签的记账凭证,逐笔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分管会计人员根据审签的记账凭证,登记相应的明细分类账,总账会计登记总账。

10)核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由非出纳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

11)账账核对。

由非出纳人员核对非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发现不符要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

(三)确定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第一、审批。

业务部门批准业务员在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需核实原始凭证内容并签章。

第二、审核。

会计主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和结算凭证签章同意办理银行存款结算。

第三、结算。

出纳人员根据审签的凭证,按照授权办理银行存款业务,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银行存款业务。

第四、复核。

稽核员审核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及结算凭证,结算金额是否一致。

第五、记账。

出纳员根据银行存款首付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银行存款科目。

第六、核对。

稽核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

第七、对账。

由非出纳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未达账项。

三、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原则1)严格职责分工2)实行交易分开3)实施内部稽核4)实施定期轮岗制度货币资金业务核算程序的设计门市部收现程序设计该流程反映企业自设门市部销售商品、集中收款的业务处理过程。

先由营业员一式三联发票,随收取的货款送交收款员;收款员收款并加盖戳记后,先将第三联留下,其余两联送回营业员;营业员将发票第一联随商品送交顾客。

第二联暂存。

然后每日营业结束时,营业员根据发票第二联编制销售日报一获两份,并将发票第二联和销售日报一份送交会计进行销售收入核算,收款员根据第三联和货款编制收款日报一获两份,并将第三联、货款和收款日报送交出纳部门,最后会计和出纳将销售日报和收款报进行核对。

二、出纳部门收现程序设计该流程反映企业因收取租金、押金、罚金、赔款等在出纳部门直接收取现金的业务处理过程,该收据一式三联,其中一联给客户、一联留存、另一联随同收款通知在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送交会计部门记账。

三、零星费用报销程序设计该流程反映企业因出差报销而支付现金的业务处理过程。

一般先由之处费用的业务部门有关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报销凭证,经本部门主管审核后,送交会计部门;经会计主管审核同意后交出纳员付款,随后将报销单送会计部门据此登帐。

四、支票签发程序设计该流程反映企业采用支票付款结算的业务处理过程。

业务部门将外单位收款通知或自制付款凭证经本部门审核后,送交会计部门,会计部门经审核后交出纳部门支付,出纳员签发支票并在支票登记账簿做好记录。

出纳部门和会计部门根据支票回执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其他有关账簿生产制造内部控制与核算规程设计1.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控制制度1.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制度,并建立合理的原始凭证传递流程2.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完善定额管理制度3.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2.成本责任控制制度1.成本责任控制制度所确定的成本控制目标要以各成本费用中心的可控成本为依据2.进行成本责任控制制度设计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解决相对于某个责任中心而言其可控成本项目,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控制目标和责任奖惩3.成本核算方法控制制度1.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正确选择成本核算方法2.明确每一种成本核算方法自身的适应范围生产制造核算方法的设计一、实际成本核算方法的设计(一)成本开支范围的设计(二)制定各项消耗定额(三)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制度(四)健全与成本有关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二、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设计(一)标准成本的分类(二)标准成本法核算程序(三)标准成本的制定(四)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生产制造业务核算程序的设计一、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设计(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设计(二)成本项目设计(三)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的设计(四)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划分标准的设计二、产品成本核算程序设计(一)品种法(二)分批法(三)分步法1.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2.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成本核算方法特点的比较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期成本结转在产品计算品种法产品品种定期、每月月不结转单一品种不核算多品种核算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步骤半成品、定期、每月月末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核算在产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份额、最终产品步骤份额结转或单位半成品加工费结转分批法全厂范围或一个产品批别、件别不定期不结转通常不核算在产品成本各步骤连续加工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销售与收款核算方法的设计一、合同发货制销售业务处理程序1.合同发货制销售业务处理程序的设计的要点(1)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分别通知仓库备货和企业内部运输部门办理发货。

(2)货物发出后,销售部门根据仓库签收的发货通知单开具销售发票,登记产成品明细账。

(3)运输部门在办理托运手续后,将提货单和运单送交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将其与销售发票一并送交会计部门。

(4)会计部门审核无误后,开具代垫运费清单,并通知出纳员办理货款结算,同时进行销售账务处理2.合同发货制销售业务流程控制点。

(1)销售开票、发货、收款和记账分管;(2)严格按合同发运商品,结算货款;(3)定期进行账账、账实核对记账负责记账开单二、非合同提货制销售业务处理程序1.非合同发货制的销售业务处理程序设计的要点:(1)销售部门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价格目录编制销货发票;(2)经销售部门主管(可以授权销售员)和会计部门主管审核后,授权出纳部门收款;(3)仓库根据已经付款的销售发票发货,并登记产成品保管账簿。

(4)销售部门和会计部门分别登记销售业务的相关账簿。

2.非合同发货制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控制要点。

(1)销售开票、发货、收款和记账分管。

(2)销售价格按有关标准(如价目簿)执行;并予以审核。

(3)一般情况下先收款后提货,减少销售坏账损失。

(4)定期进行账账、账实核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