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意法教育下小学二年级数学兴趣教学法

创意法教育下小学二年级数学兴趣教学法

浅谈创意法教育下小学二年级数学兴趣教学法摘要:创意法为创立新意、学生个人不被淘汰之法,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育者运用“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

创意法教育认为,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是一种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方面运用创意法,从而“激活”每个学生的创意思维教育。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数学学习;兴趣
目前,二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以下不足: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

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高的表现。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
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好坏都有直接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

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中产生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尽情领悟数学知识,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那么,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们认为,学生没有优差区别,差会变优,优会变更优,只是他们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根据创意法教育原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直观演示、做游戏、讲故事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观演示,激发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好说好动、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被一些与他们生活相关的实物所吸引,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

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并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我拿出一些玩具、学具、水果让学生分一分。

学生们看到这些东西时,兴趣马上来了,争着上台来演示。

台上的学生在分类,下面的学生都专注地观察,还不时地说出他们的想法,帮助台上的学生一起完成分类。

很快,台上的学生就把这些东西分成三堆:吃的、玩的、学习用的各一堆,其他的学生都很赞同。

这时,我说:“还有不同分法吗?”又一个学生主动上台把这些实物按颜色分成红色的一堆、黄色的一堆、蓝色的一堆,其他学生都自发地鼓起了掌。


时我又接着问:“还有别的分法吗?”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了,有按形状分的、有按表面是平的和不平的分的。

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心情放松,思维活跃。

二、手脑并用,激发兴趣
思维始于动作。

动手操作可以协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柱。

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做了大量的不同形状的纸片,上课时发给学生人手一份,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折、剪、贴这些纸片。

学生在操作中边思考、边交流,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知识,感受了图形之间的形状变化。

学生在学习中手脑并用、想象丰富,既品尝了求知的乐趣,又为进一步学习图形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巧做游戏,激发兴趣
小学生情绪往往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可以调节他们的情绪,唤起学习的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

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现自己。

如:在教学“9加几”时,经过近30分钟的演示、操作、交流、计算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不太浓了,于是我说:“下面我们做‘找朋友’的游戏。

”我找了4个学生,每人头戴写有算式的小动物头饰站在讲台前,并看清自己的算式,下面另有4个学生头戴写有得数的头饰,要求他们看清得数。

游戏开始,全班同学齐唱“找朋友”歌,帮助8个同学找朋友(算式和得数一致的是好朋友),
找到朋友后两人手拉手,告诉大家自己的算式和得数,一个说:“我是9加8。

”另一说:“我是17。

”两人齐说:“我们俩是好朋友。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四、运用故事,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难点问题,我常常以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隔位退位减“204-108”时,学生在列竖式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产生了疑惑: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这时,我顺势编了个故事。

个位上的4减8不够怎么办呢?就向十位借:“老兄,你借给我一个吧,这样我就有14,就够8减了。

”十位上的0说:“老弟,我都没有怎么借给你呀。

”4说:“我不够减,只能向你借了,你再给我想想办法吧!”0是个热心人,看4很着急,就说:“那我再向百位借吧?”十位0向百位2说:“老兄,你借给我一个吧,这样,我就能借给个位了。

”百位2说:“好吧,我有2个,借给你1个,我自己还有1个。

”“十位0从百位上借来1个后,现在是几了?”学生答“10”,那他还要借给个位1,还剩几?学生答“9”,现在个位上有多少了?14够减吗?(够了)学生在故事中很容易明白隔位退位减的基本算理,攻克了教学难点。

五、恰当评价,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学生特别是“差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就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激
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33-8时,学生们经过讨论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连平时不爱说话,从不举手的李应欢也鼓足了勇气说:“老师,我是先算8-3=5的。

”我听了一愣,大家也都很疑惑,齐声说“不对”。

我并没有打断他,而是亲切地问:“然后怎么算呢?”“再算30-5=25。

”他有点迟疑,我用眼神鼓励他:“不要紧,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他这才小声说:“8-3=5是求出3还差5才够8减,要从30里面拿5个,5和3合起来是8,正好够8减的。

”我听完后非常高兴,对全班同学说:“李应欢的想法很独特,我们为他鼓掌。

”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应欢自豪而满意地坐了下来,接下来这一节课他听得特别专心。

从那以后,李应欢每天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数学成绩不断提高。

像李应欢这样的“差生”,只要能抓住他们思维上瞬间的火花,及时地鼓励、表扬,做出恰当的评价,就会不断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二年级的学生要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克服困难,突破难关,树立自信,找到乐趣,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