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
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 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带有民族性。对其他 文化的态度应该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不能“全盘西化”,同时也要正确对待马克 思主义。
科学的: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 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 一致。要正确对待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尊重 历史但是也要给历史以科学的定位。对于人民 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的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 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一、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 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 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政权构成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通过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实现) 案例:根据地民主开端 案例 根据地民主开端——红绿票、投豆子 红绿票、 根据地民主开端 红绿票
1、中国不能走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依国际环境说,这条道路走不通(国际资本主义 不允许、社会主义不允许) 依国内环境说,中国资产阶级应该得到了教训
2、中国不能走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中国革命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 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的长, 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 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
三、文化纲领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 态上的反映。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 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和新经济 服务的。 中国文化上的特点: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 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与封建旧文化 的斗争,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崭新的文化生 力军,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二、经济纲领
1、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保护民族工商业 3、没收官僚资本
土地改革
“我们解放区有一万万五千万人口,蒋管区有三万万 多人口,比我们多,但蒋介石那里农民没有翻身, 在反对他,在他脚下安了‘滚子’,我们这边农民 翻了身,我们脚跟站得更稳了。这样就将使我们与 蒋介石在力量对比上发生根本的变化……实行土地 改革是争取爱国自卫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 ——刘少奇
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
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 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 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 无产阶级——毛泽东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 色的一项内容 主要是废除了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实行减税政策。 中共将中国资本主义分成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 主义两部分,并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 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 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发展。
大众的:即民主的。它应该为全民族中百分 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 为他们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 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相互区别又相 互联系起来,把提高和普及相互联系起来。
中共采取了两种斗争方式,一是土改,二是军事,决 定最后胜负的在于前者不在后者。” ——《密勒氏评论报》 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在1946年至1950年中国内 战期间,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1861至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共产党的经济纲领不仅仅是关注民生,还有 更为深刻的内容:农民的私有产权。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公私混合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有制为基础)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利用和限制) 个体经济(落后但必须保护、引导、改造)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
没收官僚资本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的双重性质。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的国营经济。我们把拿过来变成国 有经济。因为旧中国的官僚资本是掌握国民经济命脉 的,尤其是国民党的资源委员会,所有的重工业的大 厂都掌握在资源委员会中。没收官僚资本并不是一没 收就了事,而是,只要是以前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的 人员,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普通的工人只要不走 的,我们都留用,把它们改造成为国有企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要为中国的 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要为文化 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 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 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 且有主主义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 两步走 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