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原理 第十四章

大学化学原理 第十四章

2 2
3 1 735K,30MPa H 2 (g)+ N 2 (g) NH 3 (g) 2 2

(2)氢气同活泼金属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离子型氢 化物。 653K


2Na(s)+H 2 (g) 2NaH
SiCl4 +2H 2 Si+4HCl
(3)氢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N 2 H 4 (l) O 2 (g) N 2 (g) 2H 2 O(l)
1 r H m 622kJmol
联氨(或烷基肼)或液氧、与N2O4、与H2O2的混合物都可 用作火箭喷射燃料。
联氨在碱性溶液中的还原性比酸性溶液中强得多,如:
N 2 (g) 5H ( 4 e N H aq ) 2 5( aq )

(2)电解水制氢

14.2 氢化物
氢与某元素所生成的二化合物叫做氢化物。典型的 氢化物有离子型、共价型和金属型三大类。(见P4 表 14-3)

14.2.1
氢化物的类型和性质
s区元素 (M=碱金属) (M=Ca、Sr、Ba)
1、离子型氢化物


2M+H2→2M+HM+H2→M2+H-2

过渡金属的氢化物常常在加压和中等高的温度条件下直接 由金属与氢化合而成,温度再升高就会分解。利用这种可逆反 应可以制备出非常纯净的氢气。

因而,金属氢化物的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潜在应用就是作为 轻便的和相对安全的储氢材料。

4、配位氢化物


14.2.2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分子中有一个过氧 键─O─O─,每个氧原子各连着一个氢原子。 纯净的过氧化氢是无色粘稠的液体。 1、不稳定性 H2O2(l) = H2O(l)+O2(g) 纯的过氧化氢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
14.1.1 氢的同位素 2 3 1 H ( 氘 ) 氢有三种同位素: 、 1 1 H (氚) 。 1 H (氕) 、 D(氘)和O(氧)组成的水D2O叫重 氢,重水在原子能工业中大量地用来作 为反应堆的减速剂、冷却剂,也用于制 造氢弹的热核材料──氘或氘化锂 。

氢的三种同位素的组成及丰度见表14-1

纯净的过氧化氢是无色粘稠的液体。
1、不稳定性 H2O2(l) = H2O(l)+O2(g) 纯的过氧化氢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

2、弱酸性 H2O2 H ++HO-2 H2O2+Ba(OH)2→BaO2+2H2O
所以,过氧化钡可以看成是H2O2的盐。
过氧化氢是个极性分子,H2O2可以微弱地电离出H+。
H2O2(3%或更稀的)作为消毒杀菌剂。要注意30%以上
H2O2水溶液会灼伤皮肤。 工业上制备过氧化氢主要采取电解—水解法。
14.2.3 氮的氢化物──联氨和羟氨 联氨N2H4和羟氨NH2OH中氮原子的氧化态分别为-2和1,并互为等电子体。结构见P398 联氨在工业上是用NaClO(或氯气)氧化NH3的方法制取:
硼烷的 f H m 和 f G m 都是正值,只能采用间接方 法进行制备,以乙硼烷为例。 3LiAlH4+4BX3→3LiX+3AlX3+2B2H6
Biblioteka 2、硼烷的结构 硼氢化合物的结构一可能完全用通常的二中心 二电子链来表示。 在B2H6中,两个硼原子之间缺乏互相结合的电 子,恰有两个氢原子在两个硼原子之间搭桥,把 两个硼原子间接地结合到一起,称为“氢桥”。 在B-H-B的桥状结合中,三个原子只靠2个电子互 相结合成键,这是缺电子原子的一种特殊结合形 式,在结构理论中称为三中心二电子键(简称三 中心键)。具有这种缺电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缺电 子化合物。
(4) 氢气可以参与一些重要的有机反应
氢气与CO反应时根据条件不同可以制取烃或醇类:
也可用于不饱和烃、植物油的加氢、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等.
2. 氢的制备方法 (1)由天然气或煤制氢


1273K C(s)+H 2O(g) CO(g)+H 2 (g) 水煤气
1073~1173K CH 4 (g)+H 2O(g) CO(g)+3H 2 (g) Δ,催化剂
14.1.2 氢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1. 氢的性质 氢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其 物理性质如表14-2所示。 氢分子中的H-H键能(436kJ· mol-1)较 大,通常要在加热或增压甚至需催化剂参 与下才能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氢气同非金属元素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化 1 1 燃烧 物。 H 2 (g)+ Cl 2 (g) HCl(g)
2、共价型氢化物 p区元素(除稀有气体、In、Tl外)一般都与氢形成共 价型氢化物。 性质递变规律 P6

(1)热稳定性
共价型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差别很大, 有的在室温下就能分解,如SnH4、PbH4; SnH4→Sn+2H2↑ 2AsH3 → 2As + 3H2 ↑(马氏试砷法)
有的在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为单质,例如AsH3:
这是古氏试砷法的主要反应。 共价型氢化物也能被含氧酸盐所氧化: 6HI+KCl03 → 3I2+KCl+3H2O 5H2S+2MnO4 +6H+ → 2Mn 2+ +5S + 8H20
_
(3)与水的作用及酸碱性
它们和水作用的情况,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一定 联系,可分为五种情况列于表14-4(P8)。

3、金属型氢化物
氢与过渡金属、s区的Be,Mg和p区的In,Tl可生成金属 型氢化物。这类氢化物的组成大多不固定,通常是非整比化合 物,例如TaH 0.76、LaH 2.76、LaH 5.7、等。对这类氢化物曾 有两种看法:①氢原子间充于金属晶体中的间隙位置而形成间 充化合物;②氢溶在金属中形成固熔体,氢原子在晶格中占据 与金属原子相应的位置。现已查明这些金属型氢化合物都有明 确的物相,其晶体结构与原金属的晶体结构是完全不相同的。 金属型氢化物大多数为脆性固体(金属氢化后变脆,称为氢 脆),具有深色或似金属的外貌,基本上保留着金属的一些物 理性质,如都,具有类似于金属的导电性和磁性等,但是它们 的密度比相应的金属低。
自燃 点燃

P2O5+3H2O 2SO2+2H2O

上述事实说明,氢化物的还原性次序为
同周期: 同族: PH3>H2S>HCl HCI<HBr<HI
AsH3 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除了能与一般常见的氧化剂反应 外,还能将重金属的盐还原为金属,例如:
2ASH3+12AgNO3+3H2O =As2O3+12HNO3+12Ag
第十四章
氢和氢的化合物
14.1 氢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在地壳 中氢的含量也相当丰富,约占地壳质量 的1%,但自然界中的氢主要以化合态存 在于水和有机化合物中。
氢是周期表的第一个元素,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处在1s轨道上。它可以失去一个电子成为H+,如像IA 族元素;可以获得一个电子成为H-,使价轨道全充满, 如像ⅦA族元素。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人将 它排在ⅦA族,但氢的电离性能(I)值和电子亲和能 (A)值均与碱金属元素显示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在低 温高压下,氢气可以转变成黑色晶体 — 金属氢。因 而,一般将氢排在周期表IA族的第一个位置上。



3、氧化性和还原性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H2O2在水溶液中 的标准电极电势如P11。
例如,在酸溶液中H2O2将I- 氧化成单质I2:
H2O2+2I- +2H+→I2+2H2O H2O2可使黑色PbS氧化成白色的PbSO4: 4H2O2+PbS→PbSO4+4H2O 稀的或30%的H2O2溶液被广泛用作氧化剂。医药上用稀
离子型氢化物的性质: (1)热稳定性 离子型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大多 较差,加热还不到熔点,就分解成金属和氢。 MH+HCl→MCl+H2↑

(2)还原性 离子型氢化物都是优良的还原剂 2LiH+TiO2→Ti+2LiOH (3)在非质子溶剂中与缺电子化合物形成配位氢 化物:

E A 0.23V (pH 0) E B 1.16V (pH 14)
N 2 (g) 4H 2 O(l) 4e N 2 H 4(aq ) 4OH ( aq )


14.2.4 硼的氢化物— 硼烷
硼和氢可形成组成和结构都很特殊的化合物。

1、硼氢化物的制备
2NH 3(aq ) OCl ( N H Cl aq ) 2 4(aq ) (aq ) H 2 O(l)
N2H4分子中的N原子上也有弧对电子,可以同H+结 合而显碱性,但其碱性不如NH3强,是一个二元弱碱。
联氨是一种无色高度吸湿性液体,熔点275K、 沸点 386.5K ,其,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N2 ,并放 出大量热:
2ASH3 → 2As +3H2 ↑ 这一反应是医学上鉴定砷的马氏试砷法的根据。 有的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如1273K时,HF也不分解)。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此元素与氢形成键的键能越大,氢 化物就越稳定。


(2)还原性
除了HF外,其它共价型氢化物都有还原性,其变化 规律如上面所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还原性减弱;同一族 自上而下还原性增强。例如: 2PH3+4O2 2H2S+3O2 注意古氏试砷法 HCl 在常温时,不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但 HBr 和 HI 可发 生下列反应: 4HBr+O2 → 2Br2+2H20 4HI+O2 → 2I2+2H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