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竺可桢
• 1、理解物候学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 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 语言特点,学会正确判断文章的说明 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 3、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求知精 神。
给加线的字注音
• 萌发(méng )翩然(piān) 孕育( yùn )簌簌( sù ) 销声匿迹( nì )连翘 风雪载途( zài ) 载歌载舞 区域( yù )纬度( wěi )
圈点勾画,找出课文中 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或句子,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分析语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1、修辞的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对比 等) 2、遣词造句的角度;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 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 显得亲切动人。 2、“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一词,有 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 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 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 排有什么好处?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阐述研究意义
7、把标题改作《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 学》,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大自然的语言”用了拟人 手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 性,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二、文章开头,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 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过程,里面 涉及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 如:“冰雪融化”就是一个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序并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 的信息:(5分钟)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事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理 说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明 文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5、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 • • • •
热 爱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1-3) 科 2、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4-5) 学 纬 度 、 经 度 探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 高 下 索 (6-10) 古 今自 4、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然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 的现象的理解。
•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 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问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拓展:积累农谚
品味说明语言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 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比1960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 要考虑到特殊情况。
1、2题中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 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本文的语言特点小结
生动形象
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 生动形象,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准确严密:措词严谨,用词语从
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准确 严密。
判断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 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大地复苏、冰雪融化
次第开放
北 雁 南 飞
秋叶簌簌
翩然归来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要求:1、用四字词语为图片配标题;
2、语言准确生动;
3、标题体现出季节或景色特点。
两个月前,在广州, 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 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 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 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 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 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
4、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 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 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