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1.3《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写渔夫桑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

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简洁的叙述,富有象征的意味,使海明威因此篇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在这部作品当中描写了桑地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这个形象与以前的硬汉子所不同的是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老人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动让人们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哲理性,而他工作、休息、梦想的地方以及与他博斗的马林鱼、鲨鱼则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也正是由于其具有哲理性和象征意味使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子形象成为最典型的硬汉子。

正确把握这个人物形象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而能够理解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味则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情感目标: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教学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老人几次与鲨鱼作战的句子、老人的内心独白,思考:课文节选的段落讲了哪些内容?你眼中的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学生自主完成《步步高教材导学》中本课的课前预习部分,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

(1)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写作背景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3)字音字形攮(nǎng)颚(è)啐(cuì)鲭鲨(qīng)脊鳍(qí)蚕噬(shì)舵柄(duò)船梢(shāo)蹂躏(róu lìn)拽掉(zhuài)榫头(sǔn)桅杆(wéi)皮开肉绽(zhàn)或采用检测法检查预习情况: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蚊蚋.(ruì)湮.(yān)没贮.(zhù)存装载.(zài)B 殒.(yǔn)灭慰藉.(jiè)深邃.(suì)龟.(guī)裂C 绚.(xuàn)丽粗糙.(zào)颤.(zhàn)栗泥泞.(nìng)D喝.(hè) 彩角.(jiǎo)色自诩.(xǔ) 歼.(qiān)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宫阙弛名中外赏心悦目一叶落知天下秋B.凋弊梦寐以求沧海桑田万变不离其中C.端祥名列前茅太平盛世事实胜于雄辩D.曙光无济于事惹是生非百思不得其解答案:1.A(B项“龟(jūn)”,B“糙(cāo)”,D“歼(jiān)”)2.D(A项“弛”应为“驰”,B项“弊”应为“敝”,“中”应为“宗”,C项“祥”应为“详”。

)【教学过程】一、导入最近,大家比较喜欢的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栏目又开始了海选,网络上也汇集了很多相关的视频。

其中,点击率最高的,是在某个赛区拍到的众多“伪娘”参赛的视频。

“伪娘”通常指的是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且变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在网络中,此字代表刚刚从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不夹带其余杂质美好的感情喜爱,欣赏,使人感到愉快等。

有被电到的感觉,代表喜欢,激动人心,激发荷尔蒙,可爱等等的含义。

)属性,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

这些大多是90后的男生,各个涂脂抹粉,并宣称自己不能够不化妆就出门,动作也妩媚温婉,穿上女装之后甚至比女人还漂亮。

那些温室里长大的花朵,让人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台湾青年作家李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想,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一点什么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海明威。

”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解读这个问题。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梳理课文情节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明确:小结: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归航的途中,老人与鲨鱼勇敢地搏斗了五个回合。

2.从情节中分析主人公桑地亚哥的性格特征(1)老人共进行了五次艰苦卓绝的搏斗,思考:①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②老人不顾一切地搏斗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到他的目的?③在这一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后悔动摇过?明确:①第一次:在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后,手受伤了;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②目的:捕到鱼,并顺利返回。

他充满自信,却没有达到目的。

③有,但他战胜了自己。

(2)从这些情节中,请你概括一下老人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桑地亚哥那种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形象,表现出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的硬汉子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之一:内心独白(1)请同学将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内心独白找出来。

明确:第一次搏斗前:他有坚强的决心,但不抱多大的希望。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也许是一场梦。

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

”第一次搏斗后:“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别想啦,老家伙。

”“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第二次搏斗前:他想“不抱希望才蠢哪”。

第二次搏斗后:他想“我现在还有什么事儿可想呢?没有。

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后边的鲨鱼来到吧。

但愿这真是一场梦……也许结果会很好的”。

第三次搏斗后: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败了。

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

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第四次搏斗后:“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第五次搏斗前:“……我应该有点儿运气的。

‘可是没有呀,’他说。

‘你走得太远,把运气给败坏啦。

’”“别胡说八道啦……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

”第五次搏斗后:……“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

”(2)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3)独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4)外国小说的心理描写和中国小说的心理描写有何不同?明确:中国小说,特别是传统小说一般不擅长心理描写,常常注重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有的心理描写也往往通过人物的表情神态,人物的下意识动作等描写,从侧面来表现,很少有大量的静态心理描写。

而外国小说就不同,以本篇为例,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刻画老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内心独白,再加上回忆和梦境的内容,就把老人的个性有血有肉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意识流小说就在这方面有长足进步。

三、“电报式风格”及象征意义(略讲)1.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形成了一种简明、清新、干净的文体。

体现在本文中:(详见教师用书P25)(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2.象征主义手法桑地亚哥打渔的生涯实际上就是象征了人的一生,大海是一个考验,大海的意义是人生中的一个困境,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四、拓展讨论(任选)1.结合课后练习一,思考:怎么看待老人的失败与胜利?(本文所带有的哲理意味)明确:(1)老人是成功者。

老人已年近古稀,而且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承受物质上食物的匮乏和精神上别人的嘲笑所带来的压力,但是他仍坚持出海,并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捕到如此硕大的鱼。

他最终战胜了大海,战胜了鲨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是敢于挑战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大马林鱼、鲨鱼妥协和投降。

(2)老人是失败者。

老人是渔民,尽管处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但他仍能坚持出海,他的精神是可嘉的。

但他的出海就是要捕到大鱼,解决物质上的困扰,但他最终得到的只是一副鱼骨架,没有实现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