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思考题及答案
1、错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或分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临时性收入)两类。
2、错 预算外收入中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其数额在预算报告中专门列明
3、对
4、错 采用收费还是税收应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抉择,没有一定之规
A、定额税 B、比例税
C、累进税 D、累退税
7、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
8、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包括:()
A、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思考,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宜过大,目前过快的提升速度应适当加以调节,使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空间
7、对
8、对
9、错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10、对
三、不定项选择
1、ACD
2、AC
3、A
4、A
5、ABCD
6、AD
7、ABC
8、ABD
9、A
10、ABD
四、问答
1答:在各种名目下安排的财政支出,虽然无一例外的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但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存在着差异。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的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也就是说,在这些支出安排中,政府如同其他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活动。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体现了政府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我们将此类支出成为转移性支出,它体现了财政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5、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6、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的增长。
5.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分类,可分为两大类。
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7.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二、判断题
1、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2、预算外收入不体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
3、预算外收入的形式都是收费。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D、所有制结构
5、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A、征收通货膨胀税
B、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
C、造成财政收入虚增
D、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信度
6、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哪种税制会在通货膨胀形势下让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大于名义增长率:()
三、不定项选择
1、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A生产性支出B经常性支出
C投资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
2、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B价格补贴支出
C国家储蓄支出D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3、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
A经济建设支出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D积累性支出
4、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B基本建设投资
5、购买性支出对生产有直接影响,对有间接性影响。
6、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耐用品的支出属于。
7、用以表明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的财政支出发展变化指标是。
8、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等方面。
二、判断
1、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述
第一部分财政收入
一、填空题
1、政府收费主要是,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
2、1997年以后,我国财政统计中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包含的项目有税收、企业亏损补贴(抵减收入)、和其他收入。
3、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和农业部门收入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为标准的。
4、1997年以后,预算外资金项目包括、、、和其他收入。
B、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C、税费改革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D、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税收代替收费
2、1996年以来,我国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举措包括:()
A、计划管理,财政审批,专户储存,银行监督
B、提出最重要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
注意到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8、政治性因素
二、判断
1、错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补偿性支出
2、对
3、错付息是经常性支出,还本不是
4、错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
5、对
6、错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而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2)从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来看: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守,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由于上述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初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5、对
6、错 持续下降
7、错 从宏观上分析过多的货币量是由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两条渠道共同形成的,而且信用膨胀也可能是主要原因。如果财政赤字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那么财政在再分配中有得有失,而且可能是所失大于所得,即财政收入实际下降
8、对
9、错 仅次于工业部门
10、对
三、不定项选择
1、ABC 2、BC 3、ABD 4、ABC 5、ABC
D我国财政支出亏损补贴比重下降,是支出结构优化的体现。
四、问答
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不考)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社会文教费
2、支出用途
3、企业亏损补贴
4、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5、分配
6、资本性支出
7、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7、社会文教费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
8、与财政收入相比,财政支出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应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等。
9、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与GDP增长率之比。
10、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B、实行全面的减税政策
C、计划经济时期,一切取决于统一的计划,所以执行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方针;进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则应转向以支定收
D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收入增长
9对于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A、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加大
D他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7、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政局是否稳定B政体结构
C行政效率D宏观经济政策
8、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
A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B城市维修费
C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
D简易建筑支出
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购买性支出
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从对社会生产、就业和收入分配来看: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事通过指出过程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这里,财政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人手中,使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而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
B基本性支出由于其收益不在当期,应有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
C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积累性支出
D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建设费
10、一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A简单地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B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C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属于支出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