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时间管理”心理团辅活动方案.
第四单元“时间管理”心理团辅活动方案.
为什么管理好时间实现你的目标是重要的? 小结:时光如梭,人生有限,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效度过工作时间就 是珍惜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最稀少的资源,如何用有限的时间 作出最大的贡献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2.撕纸人生(10 分钟) ⑴ 在开始游戏之前,请先准备一张纸条,大概长 16-18 厘米,宽一厘米。然后 把这张纸条画成 10 个格子,即分成 10 等分,在格子里依次写上 1-10 的数字。 好了,准备好之后,游戏就开始了,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个游戏,因为我们是在面 对我们的人生。开始:这张纸条就代表着我们的人生,每一个格子就代表 10 年, 假设我们的人生有一百年。
第一步,请把你年龄前的纸条撕掉。 如 18 岁,就撕掉前面 1 和 2 的一大半, 两个半的格子。看看你还剩多少个格子。好了,继续。 第二步,现在你认为自己可以活到多少岁,然后把你活的岁数后面的纸条撕掉。 如你觉得自己能活到 60 岁,那就把 6 后面的格子都撕掉。 第三步,请你把高中三年撕出来,然后把剩下的格子折成三等分,撕掉三分之一, 因为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看最后纸条的长度。 ⑵ 说说自己的感觉与体会。
2.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能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
2.学会合理科学地分配时间; 3.把学到的时间管理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情感目标:1.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2.形成良好的时间观 活动准备: 球、飞盘、打了结的旧毛巾、钉在一起的旧报纸、小纸条和白纸若干、纸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10 分钟) 暖身活动——时钟人 把学生分成以三人为单位的若干组,三人分别饰演时针、分针和秒针,根据老师 报出的时间来做出相应的时钟动作(如 8 点 15 分 10 秒),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目的:活跃气氛 二、1.流星雨: 时间: 20~30 分钟 人数: 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 20—30 个人组成的小组。
不做“穷忙族”——时间管理活动方案 Lubyboss
理论基础 Britton、Macan 等对时间管理行为的探讨开创了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的研
究。时间管理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 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时间管理能力的强弱作为现代人性格的一个重要标 志。彼得•德鲁克说“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其能 力强、学习成绩优秀、事业有成,倾向于做更积极的自我评价、自尊心强、自我 价值感强以及对生活感到幸福满意。 活动对象: 本校 16 级学生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1.体会时间的宝贵;
道具: (每个队员)1 件可以扔的东西(比如网球等比较软的球、飞盘、打了结的 旧毛巾、钉在一起的旧报纸)。 概述: 这是一个很容易组织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个队员既需要挑战别人, 也需要挑战自我。 目的: 方法和效率(有效运用时间) 步骤: 1.让每个队员参照道具中例子,找到一件可以扔的东西。 2.每人手里都有了 l 件可以扔的东西之后,让小组面向圆心站成一个大圈。 3.邀请 3 个志愿者站在圆圈的中心,他们可以把手中的东西暂时放在自己原来 的位置上。这 3 个志愿者要背对背,站成一个紧密的小圆圈。 4.告诉站在圆周上的队员们:“听我数到 3 后,大家要把手中的东西一齐高高抛 给这 3 个站在中间的人。”告诉站在圆心的 3 个人:“你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接 住抛过来的东西。” 5.大喊:“l,2,3,抛!” 6.检查 3 个志愿者各接住了多少——可能会比你想象的要少得多,经常有人会 一个都接不到。 7.让 3 个志愿者回到原位,另外请 3 个队员站在中间,重复前面的步骤,直到 每个队员都已得到过一次站在中间的机会。 8.重复整个游戏过程,告诉队员们这次他们需要打破自己先前的“接球”纪录。 安全: 要选择那些比较安全的物品来扔,比如物品上不要有尖锐的棱角、物品 不可太硬、不能是易碎品等。 变通: 可以蒙住站在圆心的队员的眼睛。或是给站在圆心的队员 30 秒时间,让 他们集体筹划一下如何相互配合,以便接住更多的东西。 也可以玩纸牌屋游戏: 游戏用具:每人至少 26 张扑克牌,一个计时器,一把尺子. 游戏步骤:①参与者分成几个小队. 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纸牌房子建得尽可能高. ③在 15 分钟的时间内,要求"房子"至少高达 15 厘米. ④培训师就有效组织、讲究方法的工作和为任何建筑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游戏思考:这个游戏的结果能怎样应用到你的工作中去? 你用什么方法来建你的纸牌房子? 你是怎么管理时间的?
目的:让学生明晰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并能从大家的讨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收获与感悟(15 分钟) 请学生谈谈自己有何感想。
四、布置任务(10 分钟) 1. 将新的时间圆饼图付诸实践; 2. 课外搜集更多的时间管理策略和技巧,为下节课做铺垫。
五、结束(1Βιβλιοθήκη 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做好活动收尾工作。
3.生活圆饼图(15 分钟) 我们在高中要待 3 年,我们在中职三年有多少的学习时间呢?也许三年很难算, 但是我们一天很好算。 ⑴ 分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让其在纸上画一个圆,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圆 分成 24 小时的作息表。让大家回忆过去的 24 小时发生的事情,要求尽量详细的 回忆,并把这些事情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段内。 ⑵ 思考和讨论 A. 时间用在主要目标上了吗?原因何在? B. 哪些事情根本不必做的?在记录中占多少时间? C. 哪些活动可以再少用些时间?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D. 别人浪费了我的时间吗?我浪费别人的时间了吗? ⑶ 请学生在背面画出自己理想中的 24 小时生活圆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