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A试卷库02

统计学A试卷库02

统计学考试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
2.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调查组织工作B调查任务和目的C调查时间和地点D调查经费
3.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商品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采访法C直接观察法D报告法
4.商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商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这两个统计分组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B按品质标志分组
C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D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5.把统计表区分为简单表和分组表的标志是:
A分组标志的选定B分组的数目多少
C看主词是否分组D总体是否相同
6.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上提高了2%,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等于:
A107%B107.4%C93.1%D110%
7.平均每人分摊主要产品产量是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的: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
8.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B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C接近于平均水平的标志值D不受权数的影响
9.标志变异指标中的平均差是:
A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B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均数C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数D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10.是非标志平均数〈P〉的取值范围是
A P=0 B P≤0 C P≥0 D 0≤P≤1
11.根据间隔相等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
12.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是下列指标的连乘积的n次方根:
A环比增长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增长速度D定基发展速度
13.综合指数包括: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14.一致性是衡量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估计量准则之一,它是指抽样指标:
A小于总体指标B等于总体指标
C大于总体指标D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15.抽样误差产生于:
A登记性误差B系统性误差
C登记性误差与系统性误差D随机性代表性误差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
2.总体与总体单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动而变动。

()
3.典型调查的目的在于根据少数代表性单位的数量特征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

()
4.按变量值分组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又可称为品质分组数列。

()
5.比较各地蔬菜生产情况,只要根据每人平均产量多少就可能得出结论。

()
6.采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中的年度计划,只要有连续一年时间实际数完成达到了长期计划中的年度计划水
平,就算完成了长期计划。

()
7.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好。

()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

()
9.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权数。

()
10.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不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
11.按不变价格编制的工业总产值指数,反映的是物量的变动。

()
12.同质性是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

()
13.前期发展水平除以100即为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

()
14.研究我国男性人口的年龄结构,则性别和年龄都是可变标志。

()
15.在统计中通常采用最小平方法确定趋势模型中的参数。

()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A大量性 B综合性 C同质性 D社会性 E变异性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人口密度 B平均工资 C每亩平均产量 D职工工资总额 E商品销售额
3、搜集统计资料的常用方法有:
A报告法 B采访法 C大量观察法 D直接观察法 E问卷法
4、要获得我国人口状况的统计资料,采用的调查方式有: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E普查
5、反映总体次数分布的图示表示法有:
A直线图 B曲线图 C直方图 D折线图 E趋势线图
6、结构相对指标:
A是部分总量与总体的总量之比 B是总体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的比 C可以用某组单位数除以总体单位总量 D表明总体中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地位 E各组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
7、能直接在不同总体间进行比较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系数 E标准差系数
8、评价估计量是否优良的常用标准有:
A无偏性B有效性 C准确性 D一致性 E随机性
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几何平均法 B简单序时平均法 C方程法 D加权序时平均法 E首尾折半法
10、下列哪些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指数:
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指数 D算术平均指数 E调和平均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社会经济统计是在_______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2.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两个组成部分:统计指标的概念和_______。

3.在进行统计调查时,_______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4.组中值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用组中值来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必要的前提,这个前提是各变量值在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5.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主词和_______两部分构成。

6._______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互对比。

7.发展速度由于基期的不同确定可分为_______和定基发展速度。

8.平均指数就是_______的平均数,其权数一般是基期或报告期的价值指标。

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_______推断的把握程度,而降低了推断的准确性。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方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_的方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1.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产值资料如下: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
(2)如果在上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而是实际产值,试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10 2.对某型号的电子元件进行耐用性能检查,据抽查资料(样本容量为100)可知:该电子元件的平均耐用时间为1055.5小时,标准差为52.5小时,如果要求耐用时数的允许误差范围为10.5小时,试估计该批电子元件的平均耐用时数。

(该题可以不列表)10分
3.某企业若干年某指标资料如下:10分单位:万元
4.某商店资料如下:
试计算三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