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PPT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PPT


2、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的 原则
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仅是行政机关的职责,同时也 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社会 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 会监督,鼓励大众传播媒体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 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3、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欺诈 行为做出了加倍赔偿的惩罚性规定。
二、消费者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是指为生 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基本含义是: (一)消费者是个人,是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 然人。 1、生活消费的终极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2、对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出于弱者地位; 3、国际上通常也把消费者理解为个人。 (二)消费者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是由经营 者提供的,而不是自己生产、制造的。 (三)消费者是获取生活资料进行生活性消费的个人。消 费者所获取的是生活性资料而非生产资料。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原则 为防止消费者权益因其弱势地位而被经营者随意损 害,国家对消费者给于特别保护。具体表现在: 一方面,在立法上,国家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 场出发,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则偏重其权利规范, 并对消费者权利的实施提供各种保障;另一方面, 在法律使用上,当消费者权利保护于其他权利保 护发生冲突时,应当优先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对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对象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 过程中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 方面: 1、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2、国家机关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3、国家机关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本质上是经济法,是市场规 制法的重要部门法,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一 种干预。
(五)适用范围
1、一般范围 (1)消费者角度:为生活消费需要。 (2)经营者角度:为生活消费需要而提供的商品 和服务。 2、特殊适用范围 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一、消费者的权利
1、权利是指法律赋予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行为或 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和可能性。 2、法律对某种利益的保护,是通过一定的权利和 义务关系体现出来的。用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就必须在法律上赋予消费者一定权利,否则,当 消费者在其利益受到损害而要求保护时,就没有 法律上的依据。
五、消费者问题
消费者问题是指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即消费者受到提供 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损害而产生的问题。产生原因: 1、作为经营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尽量 从消费者那里获取更多的利润,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利益。 2、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组织化的程度也越来 越高,对此类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只是分散、孤立的个体,明 显处于弱势地位。 3、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科技产品大量问世, 消费者因为认识能力的局限,对其难辨真伪、优劣。 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生存对商品的完全依赖,使得消 费者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2、客体是商品和服务 服务应当具备的三个特征:与生活消费有关;可 供潜在消费者接受;具有有偿性(在消费领域, 消费者取得、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可能并不支 付或不需要支付对价,但不能以此否定这些行为 的消费性质) 3、生活消费的消费方式包括购买、使用和接受 4、生活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三)消费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决定着生产,而不是生产 决定消费,消费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根本 性的影响。
六、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兴起
消费者问题的日趋恶化和现有法律对消费者权利 保护不足,激起并引发了消费者保护运动。 (一)美国 1、189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保护消费者权益 的消费者组织——纽约消费者协会在美国纽约 成立。 2、1898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消费 者组织——美国消费者联盟。
(二)日本 1、1948年,家庭主妇们发起了“清除劣质火柴大 会”,成立了日本主妇协会。 2、1956年,日本成立了“全国消费者团体联合会” (三)英国 1957年,成立了英国消费者协会。 (四)德国 1953年,成立了德国消费者同盟。 (五)中国 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成立。
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保护运动的的不断发展,并渐渐取得了各国政府的 重视和支持。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消费者保护机构, 制定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 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各国立法概况 1、1986年日本制定了《保护消费者基本法》,是世界上 第一个专门的消费者保护法律 。 2、继日本之后,泰国、西班牙、英国等也先后制定了保 护消费者基本法。
三、经营者
经营者是指从事经营加工、制造和销售商品的单位和个人。 经营者既可以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也可以区分消费者于经营者的标准不是所购买使用的商品的性 能是什么,而是其购买的目的是为生活消费,还是为生 产经营的需要。 例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 考虑到农民于消费者类是的境遇,适用消法。
3 、在国际领域, 1973 年,欧洲理事会通过了消费者保护 宪章; 1985 年 4 月,第 39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保护消 费者准则》的第 248 号决议(第一部分为目标,保护所 有国家消费者在商品交易活动中取得无害产品和优质服 务,同时促进社会和经济能够按公平、公正原则持续发 展;第二部分为一般原则,规定各国政府应制定保护消 费者的有力政策,同时规定了企业应遵守所在国同意的 保护消费者的国际标准;第三部分为核心部分,规定了 人生安全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4、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 所有这些表明: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 是消费者权利运动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