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战略管理培训教材
2、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与长 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方式, 是依据对企业内外环境和资源的深入分析, 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战略规划设计,为企业未 来发展目标和方向做出决策,并将这些决策 付诸实践的活动。
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是在充分占有信息基础上 一个系统决策和实施过程,它必须遵循一定 的逻辑程序,包含若干必要环节,由此而构 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般来讲,企业战备 管理过程有四个阶段,战略分析、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如图13-1所示。
渠道直接影响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一方 面,渠道影响着卖方的市场渗透率。另一方 面,渠道也影响着买方的购买行为。因此, 渠道对银行市场营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特定渠道的适用性取决于产品与客户。
银行在决定渠道战略时要考虑下面因素: 首先是渠道需求与供给匹配问题 其次是客户与银行之间渠道使用倾向的差异 最后是零售银行的多渠道管理问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表13-1 业务流程再造的技术方法
技术类别
技术名称
项目管理
项目调度技术、预算
问题诊断和求解 因果图、鱼骨分析、结构化会谈技术、帕累
托曲线图、统计过程控制
客户需求分析
10x技术、设立指标、质量功能部署、焦点 讨论小组、调查、结构化会谈技术
流程建模
作业成本计算、信息控制网、IDEFO3、软 系统法、数据流图、工作流设计、流程流图、 语言交互建棋、层次化着色Petri网、作用活 动图、社会技术系统设计
肯尼思·安德魯斯(Kenneth R. Andrews, 1916-2005),哈佛商 學院教授、SWOT分析法的創 始人
企业战略一般有三层含义:
一分析和研究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二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及实现 这些方向和目标的政策、计划和措施;
三确保有关的政策、计划和措施的落实。
因此,企业战略的目的是明确企业的经营环 境和市场定位,确定企业长期发展方向、范围和 任务,以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持续和 稳定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员 工和消费者的最大利益。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一、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
利息收入主要是由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构成 ,可看作是银行业的看家法宝和传统业务, 此项业务比重的高低通常可以反映传统业务 在银行中的地位。
但是最近几年非利息收入在银行业务收入 比例逐渐提高;从中间业务收入的结构变化 上看,目前己经从以传统收费(支付工具费用) 和证券保险收费为主的格局转向了传统收费 、证券业务收费和代理保险、养老金和住房 基金收费等多样化格局,其收费品种呈现多 样化的特征。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
本章在分析商再造问题。
章节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银行再造
第一节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概述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过程
1、企业战略
钱德勒(1962)认为,企业战略是一个企业 基本的长期目标的确定,以及为实现此目标 必须采取的行动和对资源的配置。
银行需要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 运流程重新组装,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
思考:沃尔玛(walmart)服务是什么样的? (二)银行组织再造
一切从客户出发是银行再造的起点和终点 。再造实际是将银行内部管理导向的“金字塔 ”组织结构转变为客户导向的“倒金字塔”组 织结构。
战略联盟是银行组织再造的重要手段。
四、商业银行战略类型和经营战略定位
1、业务战略定位 (1)综合经营战略
指在一家银行内设立不同部门,经营属于 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包括传统的商业银行 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业务 综合)
(2)专业化经营战略 专业化经营策略实际包括两种,一种是专
以某一地区为自己经营领域,另一种是注重 在擅长的特定业务领域今发展。
肯尼斯·安德鲁斯(1971)认为,企业战略 是由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主要 政策、计划织成的模式,该模式决定了公司 处于或应该处于何种行业,以及公司属于或 应该属于何种类型。可见,企业战略与企业 的重大决策密切相关,是企业带有方向性和 全局性的决策行为。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Jr.1918—2007) 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 领域的奠基者之一
图13-1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分析 1、企业状况分析
2、宏观环境分析 3、产业环境分析
企业环境的综合分析
战略制定 1、确定战略指导思想 2、确定经营方向和范围 3、制定战略方针和目标 4、制定和选择经营战略
战略实施 1、建立和确定具体战略 2、调整组织结构和制度 3、安排和利用各种资源 4、对战略实施进行控制
四、渠道变革
电子银行一般指利用各种数据网络技术, 为客户提供实时、全方位和全能金融服务的 新型银行服务体系,其实质是银行业务的电 子化延伸。
目前这种新式的银行几乎能够进行现有银 行金融业的全部业务,电子银行的发展代表 了整个银行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开发电子银行业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 银行业竞争的需要,进一步可总结为三大战 略性目标:为银行创造新的机会;为银行抵 御竞争者;为银行降低成本。
2、银行流程再造的技术性逻辑理论 技术性逻辑理论是指导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流程要素分析法。
(1)二要素分析法 (2)四要素分析法
四要素分析法是将流程分为活动、活动之间的联 结方式、活动的承担者以及完成的方式等4个基本要 素。流程再造可从4个要素上寻求突破。
五、银行再造的核心——业务流程再造
机会
劣势
扭转性战略 WO
防御性战略 WT
增长性战略 SO
0
多元化战略 ST
威胁 图13-2 SWOT方法
优势
3、PEST分析法
PEST分别指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 这个方法认为,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要 从企业现状出发,结合政治和法律、经济、 社会自然和技术四个外部环境因素全面分析 和制定企业的战略,如图13-3所示。
1、新金融动摇了银行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2、新金融冲击了银行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方式 3、新金融需要新的银行运作形态 4、新金融要求银行重组分工 5、新金融要求银行建立新的组织结构 6、新金融需要银行建立更为科学的定价体系 7、新金融需要更精确的银行成本系统
三、银行再造的内容
(一)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战略评估 1、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重新分析 2、战略实施的各种具体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3、战略目标或战略方案的修正和调整
二、商业银行战略分析
1、内部条件分析 2、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3、经济环境分析 4、技术环境分析 5、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分析 6、竞争对手分析
三、商业银行战略制定及其方法
1、五力模型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竞
2、客户战略定位
西方发达国家把商业银行分为批发银行 和零售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包括 :零售负债业务、零售资产业务和小部分中 间业务,随着零售业务的创新,中间业务的 比例越来越大,在中间业务中,个人理财业 务、资产管理、私人银行业务等已经独立成 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面向消费者和小企业的银行为零售 银行;主要面向公司和为其它机构提供金融 服务的银行为批发银行。
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于中进行,而是存 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分别是潜在 的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讨 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银行在战略制定中 ,要综合考虑这五种基本力量。
波特五力模型
2、SWOT方法
SWOT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 英语单词的字头,是战略制定和管理最常用 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SWOT方法通过分 析从产品的研发到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 各个环节,研究哪些环节做得不太好,哪些 环节给企业带来增值效益。图13-2清楚地说 明了SWOT方法。
1、流程与业务流程 基本活动是指与银行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
活动,它包括日趋标准化的部分IA和非标准化 的部分IB。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是通过基本活 动推向市场的,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IA和 IB联合完成的。
基本活动IA是银行自动化的主要内容,正日 益被各种应用程序软件和专家系统所替代。
基本活动IB最能体现银行在业务流程设计上 的特色与灵活性,银行差异多体现在IB上。
二、零售业务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创新的零售 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也更加现代化,零售业 务成为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竟争、增强实力的 主要业务领域。
西方国家的银行逐步改变经营策略,业务 的拓展转向以个人和家庭为中心的金融服务 。过去“小型银行经营零售业务,大型银行 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格局开始改变。零售 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 。
辅助活动则是为基本活动的执行提供输入或 资源或基础性设施的活动,它包括IIA和IIB。
辅助活动IIA是完成金融业务所不可缺少的 ,但并不能体现银行业独有的贡献价值。
辅助活动IIB是银行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辅助活动IIB是银行应保留的核心业务内容。
2、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和工具
在一般文献中,通常将业务流程再造采用 的技术划分为三类:流程描述与分析技术、 流程简化技术、组织结构的调整与重构技术 。而威廉姆等人则从应用目标的角度出发, 将业务流程再造常用的技术方法归纳为11大 类71项,如表13-1所示。
三、国际化经营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性银行的国 际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地提高的趋势。
一直位居前五位的瑞士联合银行(UBS)和 瑞士信贷公司的海外业务比重自1992年公布 以来一直在上升,分别由1990年的57.7%和 52.4%上升至2000年的80.5%和78.7%,其 它的银行总的趋势也往上走。在1990年,海 外业务比重超过50%的全球性银行只有5家, 2000年达到了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