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10年来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近10年来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的汇率受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在近10年里,人民币汇率变化一直是根敏感的经济弦。

人民币在10年里历经了一系列升降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升值的。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汇率美元升值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
近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对完善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一.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
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在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六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8:1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6.35:1,创历史新高。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
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外汇市场中,市场人士都十分关注各国的各种经济数据,如国民经济总产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利率变化等。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主要原因如下:
(一).宏观经济政策。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小幅升值2%,
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就是我国政府根据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结合我国国情而制定的汇率制度。

(二).经济增长速度。

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

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

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产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

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

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

(三).国际收支的情况。

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

所谓国际收支,简单的说,就是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

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

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

按照购买力评价说,货币购买力的比价即货币汇率。

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

反之,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