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
调研报告
2014年4月22日
按照新能源公司总体开发战略部署要求,开发部就北京地区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相关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风电项目情况:
(一)、风资源情况
(1)风向季节交替
北京的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山区因地形复杂,风向与山脉、河谷的走向关系极为密切,有明显的地域性。
延庆盆地有官厅水库,以西南—东北走向伸入盆地内,又有隘口与昌平县相通,因此冬季以西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古北口地处潮河谷地,该河呈东北—西南走向,因此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房山区霞云岭为向南开阔的谷地,终年盛行南风。
总之,风向随地形而变化,最多风向常与河谷走向一致,南部平原区,地势开阔风向的季节性变化显著。
(2)风速
北京年平均风速在1.8—3米/秒之间。
风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
城区、谷地、盆地年平均风速较小,如霞云岭为1.8米/秒;城区为2.5米/秒;山区和风口处风速较大,延庆县、古北口都为3米/秒;海拔1000米以上的佛爷顶年平均风速最大为5.7米/秒(见表1-2-1)。
表1-2-1 北京地区风速(1955—1980年)单位米/秒
全年以春季风速最大,冬季次之,夏季风速最小。
以北京气象台为例:4月份平均风速3.4米/秒,8月份平均风速1.5米/秒,相差一倍以上,唯有延庆、昌平县冬季风速大于春季风速。
北京有三个风口,形成三条风带。
一个风口位于康庄、八达岭经南口顺温榆河河谷而下,称西北风带;第二条是位于古北口的风口,顺潮河河谷而下到顺义天笠与西北风带汇合,经温榆河到东南平原称东北风带;第三条风带是顺永定
河河谷而下。
风带内年平均风速大于3米/秒。
最大风速20—23米/秒,夏季狂风骤雨雷电交加瞬时风速可达40米/秒(如1965年6月4日平谷县)。
(3)风日
由表(1-3-1)看出,北京风速小于等于6米/秒(风力4级以下)的风日,各月都在20天以上,以2月份最少,为20.9天,7—9两个月最多,约30天。
全年共304.9天,占全年天数的88%。
表1-3-1 北京各月风日
气象上把瞬时风速≥17米/秒(风力为8级)的风称之大风。
北京大部分地区年平均大风日数在20—30天,除佛爷顶以外延庆县大风日最多为36.6天,霞云岭最少为11—12天(见表1-3-2)。
一年中,大风主要集中在冬春季,约占全年大风日数的60—70%,且持续时间也长,延庆县、昌平县、通县等地都曾出现过连续七天的大风。
冬春大风每年都有出现,并且年际变化较大。
如气象台1972年有64天的大风,1953年只有5天;延庆县1965年有81天的大风,1979年只有3天。
表1-3-2 北京地区大风日数(≥17米/秒)
(二)、已建成风电项目运行情况
北京鹿鸣山官厅风电场是由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446.5兆瓦,分期建设。
一期装机43台,总容量为64.5兆瓦,33台1.5兆瓦常规机组及10台1.5兆瓦低风速示范机型;二期项目装机57台,总容量85.5兆瓦,33台1.5兆瓦常规机组及24台1.5兆瓦加密机组;三期装机33台1.5兆瓦常规机组。
目前一、二、三期合计装机133台,总容量199.5兆瓦,均已投产发电,运营正常。
官厅风电场2012年度全容量整年运行,发电可利用小时数为2280小时,故官厅风电场的综合发电可利用小时数应在1990--2200小时之间。
二、光伏项目情况:
北京市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50兆瓦;2013年,海淀和顺义列入国家级的分布式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目前两个项目向前稳步推进;2014年国家能源局又给了北京市
30万千瓦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指标,其中有10万千瓦的地面光伏电站和2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据了解,目前仍有开发指标,可考虑多种模式开发建设光伏项目。
三、我公司目前在北京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房山区
2013年11月30日,新能源公司与房山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北京市房山区新能源项目开发框架协议书》,本着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投资理念,拟计划在其所辖区域内开发建设2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及1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
2012年底,新能源公司又与房山南窖乡签订开发协议书,商定在其境内设立测风设备,规划开发风电场。
目前设立测风设备相关事宜的请示文件已上报新能源公司,待批。
(二)密云县
2013年1月15日,新能源公司与密云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开发框架协议书》,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商定在其所辖区域内开发2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及其它新能源项目。
同日,新能源公司就华能东邵渠风力发电项目与密云县东邵渠镇人民政府签订开发建设协议书。
该项目于2012年4月设立测风塔,目前测风已满一年,80m高度年平均风速5.02m/s,测风塔代表性较好,东南方向1.5km处有海拔较
好的山头,但山体单一对测风塔影响不明显。
四、北京市发改委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一)总体思路:不适合常规模式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可采用分散式或多元化模式开发建设。
1、注重吸收高科技含量的新能源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带动本市新能源产业的高水平应用和快速发展。
2、探索综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可围绕推进延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昌平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
(二)开发建议:北京市及周边存在风、光资源较好的地区,但开发建设新能源产业的总体原则如下:
1、不能在植被茂密的地区开发建设新能源产业,原则上不破坏现有森林、植被及绿化带。
2、不能在自然风景区、旅游区及文物保护区域内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原则上不破坏周边自然环境。
3、北京市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非常少,应尽量选择周边植被较为荒芜的土地、山坡或废弃矿山等地开发建设。
五、我部门开发建议:
1、北京地区由于其城市的特殊性,目前已很难找到大面积的土地来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但从已建成的风电项目的情况来看,该地区风资源情况较好,消纳市场稳定,可采取分散式开发的模式开发建设。
2、2013年,国家结合大气环境治理为北京市提出了以压减燃煤为重点的能源工作主基调,同期,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等一系列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光伏项目为突破口,集中和分散式相结合,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
3、打破传统观念,结合现有已签订开发协议的地区,探索综合利用与新能源建设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实现共建。
4、突破创新,结合现有工作找亮点,寻找科技含量较高的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