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风电市场分析第一章风电介绍一、风力发电的定义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在风能的各种利用形式中,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我国风电行业作为新能源发电行业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风力发电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投资少;装机规模灵活和技术相对成熟的优点,所以很受市场的青睐。

但其也有一定的缺点,即有噪声和视觉污染;占用土地量大;不稳定不可控而且目前风力发电的成本仍然较高的。

二、风能优势风力发电与核电相比,投资周期短、不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与太阳能相比具有成本优势,更接近火电与水电的成本;与生物智能和潮汐能相比,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

目前,风能是除了火电、核电、水电以外的第四大电力来源,是近几十年内实现电力清洁化、满足电力消费的主要发展方向。

风电优势图第二章风电建设地区分布情况一、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其分布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

根据全国 900 多个气象站将陆地上离地 10m 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 32.26 亿 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 2.53 亿 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 7.5 亿 kW,共计约 10 亿 kW。

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 2000 小时计,每年可提供 5000 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 2500 小时计,每年可提供 1.8 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 2.3 万亿千瓦时电量。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外,就各种新能源发电方式在储存量上对比来看,虽然太阳能的资源量是最多的,相当于 2.3 万亿吨标准煤,不过,其现在发电成本很高,还有待技术上的改进和成本的缩减;水电发电是我国现在在新能源中利用最高的一种发电方式,而且在技术上已经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过其资源总量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其资源量为 1.8 亿 KW,可开发量为 1.28 亿 KW,相当于 1.4 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小水电的开发量为 20%左右,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小水电资源将开发完毕,届时可以形成 1 亿千瓦的装机水平。

然而小水电在缺水的西部和北部受到了约束;而我国北部和西部风电的资源量相当的丰富,利用的空间还很大。

全国平均风速分布图中国陆地 10 米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就区域分布来看,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 200KM 宽的地带,风功率密度在 200-300W/m2 以上,有的可达 500W/m2 以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 2 亿 KW,约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 79%。

该地区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场。

但是,建设风电场时应注意低温和沙尘暴的影响,有的地方联网条件差,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2、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

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

我国有海岸线约 1800KM,岛屿 6000 多个,这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

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 200W/m2 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 500W/m2 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可利用小时数约在 7000-8000 小时。

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 50KM 之内。

3、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地区,在两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功率密度一般在 100W/m2 以下,可利用小时数 3000 小时以下。

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就大,湖南衡山、湖北的九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

二、风电装机容量分析总体情况2010 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 12904 台,装机容量 18927.99MW,年同比增长 37.1%;累计安装风电机组 34485 台,装机容量 44733.29MW,年同比增长 73.3%。

全国各区域装机序号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 年累计2010 新增2010 年累计1 内蒙古9196.16 4661.85 13858.012 甘肃1187.95 3756 4943.953 河北2788.1 2133.4 4921.54 辽宁2425.31 1641.55 4066.865 吉林2063.86 877 2940.866 山东1219.1 1418.7 2637.87 黑龙江1659.75 710.3 2370.058 江苏1096.75 371 1467.759 新疆1002.56 361 1363.5610 宁夏682.2 500.5 1182.711 山西320.5 627 947.512 广东569.34 319.44 888.7813 福建567.25 266.45 833.714 云南120.75 309.75 430.515 浙江234.17 64 298.1716 上海141.9 127.45 269.3517 海南196.2 60.5 256.718 陕西- 177 17719 北京152.5 - 152.520 安徽- 148.5 148.521 河南48.75 72.25 12122 天津- 102.5 102.523 湖南 4.95 92.-3 97.2524 江西84 8425 湖北26.35 43.4 69.7526 重庆13.6 33.15 46.7527 贵州- 42 4228 青海- 11 1129 广西 2.5 - 2.530 香港0.8 - 0.8汇总25805.3 18927.99 44733.2931 台湾77.9 - -总计25883.2 18927.99 44733.29全国总装机分级图0-0.1GW0.1-0.5GW0.5-1GW1-10GW10GW+从风电分布地区看,风电场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

2010其中装机容量最大的省市为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达4661.85MW,风电装机容量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对内蒙古电网形成很大压力,电网负荷透支严重,而调峰装机容量偏低及风电外送通道狭窄,导致风场“弃风”现象严重。

装机容量位居第八的江苏,装机容量为1467.75 万千瓦,江苏处于东部沿海风电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带,具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预计未来将是海上风电发展的主阵地,而且此处发展风电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上网不成问题,东部地区处于发达地带,电网负荷承受量远远高于东北西北地区,大规范风电上网对电网的冲击较小,而且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很容易建造抽水蓄能等调峰工程,而且东部地区太阳能、生物质、水电等都比较发达,对解决风电不稳定问题相对容易,风电全额上网易实现。

位居第2和第9的分别为甘肃和新疆,虽然目前两地风电建设“风风火火”,但2009年并网的装机容量仅为 81 万千万和 75 万千瓦。

但两地也开始出现并网困难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值得庆幸的是两地已经认识到其风电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始对电网进行改造升级,并建设超高压电网。

如 2010 年 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了新疆与西北地区的电力联网工程——750 千伏哈密-安西输变电建设项目,这意味着新疆至内地的“电力高速公路”建设将全面展开。

甘肃兰州—酒泉—瓜州的 750 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也于 2008 年 3 月开工,河西走廊正负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规划研究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

随着这些超高压电网的建成,将部分缓解西北地区风电上网难的问题,但它也只解决了部分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弃风”问题,智能电网的建成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出路。

第三章风电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分析国内风机厂商呈现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在 2007 年及以前就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包括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汽和浙江运达,这四家生产的风机,占 2008 年新增装机容量的 61%。

其中,浙江运达的实力明显逊于其他三家。

第二梯队是在 2007 年已推出样机,2008 年初步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包括上海电气、天威风电、新誉、湘电、海装、华创、南车时代、明阳和慧德等。

第三梯队则是于 2008 年刚刚完成样机下线、并安装到现场进行调试的企业,包括有远景能源、北京北重、国电联合、华仪风电、南通锴炼、广州英格、武汉国测、无锡宝南、江西麦德、三一集团和上海万德等。

目前国内风机三龙头和外资风电巨头瓜分掉中国风电市场将近九成的份额。

但第二、第三梯队通过技术引进和联合设计等方式,直接推出的是大势所趋的 MW 级风机,在未来有可能在国内风电市场中造成激烈的竞争,对风机三龙头的市场份额优势将造成一定的冲击。

我国的风电机组制造行业存在着三足鼎立的局面,2009年华锐、金风、东方汽轮机共占据了整个行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的 60%,其中,华锐累计装机百分比占整个行业的 21%,金风累计装机百分比占整个行业的20.3%,东汽累计装机百分比占整个行业的 12.6%。

2010 年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前 20 机组制造商序号企业名称装机容量(MW)市场份额1华锐1003822.4% 2金风9078.8520.3% 3东汽595213.3% 4Vestas2903.6 6.5% 5联合动力2435 5.4% 6Gamesa2424.3 5.4% 7明阳1945.5 4.3% 8GE1167 2.6% 9湘电风能1089 2.4% 10上海电气1073.35 2.4% 11Suzlon805.1 1.8% 12运达723 1.6% 13华创风能682.5 1.5% 14Nordex524.7 1.2% 15重庆海装479.25 1.1% 16南车时代465.3 1.0% 17远景能源400.50.9% 18华仪295.080.7% 19银星2520.6% 20航天万源安迅能2490.6%其他1750.26 3.9%总计44733.29100.0%2010 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前 20 机组制造商序号制造商装机容量(MW)市场份额1华锐438623.2% 2金风373519.7% 3东汽2623.513.9% 4联合动力16438.7% 5明阳1050 5.5% 6Vestas892.1 4.7% 7上海电气597.85 3.2% 8Gamesa595.55 3.1% 9湘电风能507 2.7% 10华创风能486 2.6% 11重庆海装383.15 2.0% 12南车时代334.95 1.8% 13远景能源250.5 1.3% 14GE210 1.1% 15Suzlon199.85 1.1% 16华仪161.640.9% 17银星1540.8% 18运达1290.7% 19三一电气1060.6% 20长星风电1000.5%其他382.9 2.0%总计18927.99100%2010年中国风电机组装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市场份额通过对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华锐、金风、东方汽轮机共占据了整个行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的 56.8%,其中,华锐新增装机百分比占整个行业的 23.2%,相比去年下降了1.2% ,金风新增装机百分比占整个行业的19.7%,相比去年增长了0.8%,东汽新增装机百分比占整个行业的 13.9%,相比去年下降了0.3%,从风机厂商竞争的波动性可以看出风电行业的利润之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