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卫生保健》--第三章

《幼儿卫生保健》--第三章


身高体重指数
体重 / 克 身高 / 厘米
该指数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量,显示人体的充实程度,也反映营养情况。
2.身高胸围指数
身高胸围指数公式为: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 身高
/ /
厘米 厘米
100
该指数反映胸围与身高的比例关系。
3.身高坐高指数
身高坐高指数公式为: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 身高
/ /
厘米 厘米
100
看成比较固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有时结果不够准确, 只作为儿童身体发育评价的参考。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三)离差法
离差法是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与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相比较,以 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方法。
离差法的理论依据是正常儿童的发育状况多呈正态分布,而这个正 态分布范围又与均值( X )和标准差(S)呈现出一定的关系,如图所 示。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四)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
这种方法是用身高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年龄别体重这三项指标 全面评价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判断儿童 营养状况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儿童身高、体重所获得的 数据,然后对照身高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年 龄别体重的标准,以低于第20百分位点的数值 为低,第20~80百分位点为中等,以高于第80 百分位点为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进行综合评价,如P51表所示。
第 2节
儿童心理发展评价
一、儿童心理发展评价的内容
儿童心理发展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动作发展评价、 智力发展评价、语言发展评价和社会性发展评价等 方面。
(一)动作发展评价
儿童动作的发展与其大脑、神经系统及其心理的发育密切相关。
1.大肌肉动作能力 大肌肉动作包括走、跑、跳、投掷、踢、
俯卧等。0~7岁是人身心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被称作大肌肉动作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语言发展评价
儿童的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 一般是指儿童对母语的表达和理解能 力的获得,主要是对口头语言中的说 话和听话的获得。儿童首先获得笼统 的或一般的语言规则,然后逐步把这 些语言规则分化为较细致而具体的规 则。
(四)社会性发展评价
社会性发展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获得的情感、性格,以及处理人际 关系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1 亲子关系。
2 伙伴关系。
3 性别角色。
4 社会行为。
二、儿童心理发展评价的方法
(一)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会谈法、交谈法,是获取儿 童心理发展信息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应 用十分普遍。
1.谈话的方式
➢ 选择答案:谈话人将预获得的信息拟定成具体的 选择题,供谈话对象选择。 ➢ 自由问答:谈话人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提问,直 到了解清楚为止。 ➢ 预定谈话范围:谈话人不设定具体的问题,而是 预定一定的谈话范围,在该范围内不拘泥于谈话顺序 和方式。
2.小肌肉动作能力
小肌肉动作又称精细动作,主要是由小 肌肉群所组成的随意动作,包括吃饭、穿衣、 画画、玩拼图等。
(二)智力发展评价
在心理测量学中,智力是指智力 测验所反映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学 界多数人倾向于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 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 问题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 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
幼儿卫生保健
第一篇 幼儿健康教育
第三章
儿童健康评价与健康检查
1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2
儿童心理发展评价3 Nhomakorabea儿童健康检查
目 录
第 1节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一、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
(一)形态指标
1
身高。
2 体重。
3
头围。 4
胸围。
5
坐高。
6
皮褶厚度。
一、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
(二)生理功能指标
2.谈话的内容
1
母亲妊娠期的年龄、营养、健康情况等。
2
儿童出生时是否足月,是否难产、早产,出
2~7岁儿童身高≈年龄×5+75(厘米)
2.体重
根据儿童的体重增长规律,2~7岁时的 体重可以用以下公式估算:
2~7岁体重≈年龄×2+8(千克)
3.头围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平均头围为34厘米,4岁时48.5厘米,以后每 年头围增加速度减慢。
4.胸围
一般来说,胸围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 快,约增加12厘米;第二年增加3厘米;以 后每年增加1厘米。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 头围大于胸围;大约到1岁时,胸围赶上头 围;而1岁以后,胸围将超过头围。
该指数反映人体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反映体型特点。
4.考泊(Kaup)指数
考泊指数公式为:
考泊指数
体重 / 千克 (身高 / 厘米)2
104
该指数将身高的平方设想为儿童的面积,含义是单位面积中所含的 体重数,多用于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反映儿童的体型和身体充实程度。
指数法的缺点是理论基础过于机械,把人体各部分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一)估计法
估计法是根据大多数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而 粗略计算儿童的形态指标数值,再与实际形态指标 数值进行比较,进而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方法。
1.身高 身高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新生儿的身长为50厘米,据此可估计
各年(月)龄儿童的身高值。例如,儿童2岁以后每年增长5厘米左右, 因此2岁以后儿童的身高可用下面的公式来推算:
-3S -2S -S X +S +2S +3S
68.3% 95.4% 99.7%
等级评价法以均值 X 为基准值,以其标准差S 为离散距,制成生长 发育评价标准。国内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如表所示。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标准 X +2S以上 X+S到 X +2S X +S到 X-S X-S到 X -2S X -2S以下
生理功能指标是指身体各器官、各系 统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 肺活量:受测者在深吸气后能够呼出 的最大空气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呼 吸肌 的力量和肺的容量及其发育状况。 ➢ 脉搏: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 受体力活动和情绪变化的影响。 ➢ 血压: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 受活动、情绪、体位等因素的影响。
5.肺活量
一般来说,儿童的肺活 量可根据体重,按50~70 毫升/千克进行计算。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二)指数法
指数法是指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把两项 或几项生长发育指标联系起来,编成指数,用以综合评价儿童体格 发育、营养状况、体型等的方法。
1.身高体重指数
身高体重指数又称克托莱指数,其公式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