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大余县职业中专幼儿卫生保健教案任课教师:蒙霞1、正确的坐、立、行姿势2、合理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3、充足的营养4、宽松适度的衣着5、预防意外事故30分钟探究研讨分小组完成两个讨论任务:1、幼儿是睡硬板床合适还是睡软席梦思合适?为什么?2、扁平足是怎样造成的?它有何害处?建议用时20分钟课堂小结对学生的讨论表述做出评价,强调体验式的实践性学习的意义。

建议用时5分钟作业1、完成教材中“复习与思考题”中的1、2题。

2、完成《学习与指导》中关于幼儿运动系统的各类型练习题。

五、教学后记学生通过体验式地探究讨论学习,能够熟悉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保健措施,但是要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照顾幼儿的体育锻炼,和解决幼儿运动系统发育成长中的具体问题,还需加强实践锻炼。

六、板书设计第一章第二节幼儿各系统特点与卫生保健一、运动系统(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1、柔软的骨2、灵活的关节3、易疲劳的骨骼肌(二)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1、正确的坐、立、行姿势2、合理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3、充足的营养4、宽松适度的衣着5、预防意外事故黑板上挂出人体骨骼的图片。

课题名称:呼吸系统教学时数:2学时一、问题的提出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呼吸的目的是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空气,保证气体交换过程的正常进行。

幼儿由于年龄和发育状况,呼吸器官的功能与成人相比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照顾好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题名称:消化系统 教学时数:2学时一、 问题的提出人体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作为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以供人体新陈代谢活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而营养物质的摄取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被摄取的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内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消化,把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掌握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保健措施。

2、能力目标: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辨别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并养成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耐心照顾幼儿的饮食,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一位幼儿。

三、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幼儿的牙齿、胃和肝脏的特点,及应培养幼儿具备的良好饮食卫生习惯。

2、教学难点:消化道各器官和消化腺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教学准备:人体消化系统的图片;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搜集幼儿牙齿疾病的案例及分析。

4、教学方法:老师结合图片讲解和学生结合实际探究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内容 导课 为了维持生命活动,人体必须不断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依靠什么来完成?个别提问学生。

探究学习讲授新课 第一章 第二节 幼儿各系统特点与卫生保健四、消化系统(一)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由唾液腺、肝脏和胰腺组成)、小消化腺(有胃腺、肠腺等)。

请学生思考讨论:现在有许多幼儿牙齿长得稀疏,或排列不整齐,或患有龋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去管它行吗? 1、 牙齿功能:咀嚼、磨碎食物,使食物和消化液混合。

胚胎6周开始牙齿发育,5岁出齐20颗乳牙;6岁开始换恒牙;乳牙易生龋齿;乳牙的咀嚼、咬啃对恒牙的正常萌出有重要作用。

2、 胃功能: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食物。

幼儿胃容量较小,伸展性和蠕动功能差,因此幼儿的消化能课题名称:内分泌系统教学时数:2学时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内分泌系统失调、患病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如甲亢、糖尿病、肥胖等等,这也同时影响到幼儿,在幼儿中肥胖、性早熟的现象在逐渐增多,因此学习幼儿内分泌系统的有关知识,对促进幼儿健康发育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保健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对幼儿的护理能力。

3、情感目标:关爱所有的幼儿,特别是有异常的幼儿要多给予一些温暖和照顾。

三、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掌握幼儿主要内分泌腺的特点和作用及其卫生保健措施。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幼儿主要内分泌腺的结构及其易出现的问题。

3、教学准备: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分布图;调查幼儿肥胖和性早熟的现状,并写出简单的原因分析。

4、教学方法:老师分析讲解和学生调查交流讨论及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导课观看肥胖儿童生活状态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第一章第二节幼儿各系统特点与卫生保健六、内分泌系统(一)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1、甲状腺甲状腺是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素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等功能。

介绍“呆小症”和甲亢。

2、脑垂体脑垂体位于大脑底部,能分泌多种激素,对幼儿生长、发育及成熟起着重要作用,并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介绍“侏儒症”和“巨人症”。

3、胸腺幼儿期胸腺的发育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1、组织好幼儿的睡眠。

2、安排好幼儿的膳食。

探究研讨请学生们将课前调查情况分小组互相交流,归纳总结幼儿肥胖和性早熟的现状及其原因。

课堂小结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是一个重要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就是激素,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幼儿的新陈代谢,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课题名称:神经系统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课题:传染病的传播2课时教学目的1、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

2、知道什么是传染病。

3、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_教学重点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课前准备展示台、多媒体。

教学过程_一、实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从前年4月份以来威胁着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是什么吗?对,就是甲型H1N1流感。

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都在宣传着这种传染病,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在积极的预防这种疾病,那么你们对这种疾病有哪些了解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甲型H1N1流感目前的形式。

在我们身边除了甲型H1N1流感以外还有很多传染病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二、新知探究:(一)认识传染病1、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近期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幻灯出示),现在大家把书翻到29页,让我们来看一下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都有哪些。

现在同学们在乙类传染病的下面再加上一种传染病,你们知道是什么吗?2、那么传染病到底是通过什么传染的呢?什么传染给人就得病了呢?(幻灯出示),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传染病的概念。

教学内容及过程_(二)掌握传播途径1、那么传染病是怎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呢?现在大家把书翻到25页,快速阅读25、26两页,然后说一说“传染病有哪些传播途径”?2、传染病一共有6种传播途径,现在让我们来分析第一种。

三、拓展训练只要我们做到这三个方面,我们就能够战胜任何传染病的。

现在老师要搞个小测验,我选出一种传染病,你们说出怎样预防?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让我们人人都远离传染病。

教学课题:怎样预防传染病 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传染病的特点,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情感目标:( 1 )体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2 )懂得热爱生命,预防疾病和关心他人是积极的生命观和健康观。

教学重难点:传染病传染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教学过程:一、组字导入,揭示课题患病无疑是痛苦的,你知道哪些常见的传染病?二、自主阅读、了解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弄清楚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预防的方法。

(幻灯片出示表格)流感:汇报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措施。

阅读课本上的这种传染病,然后交流共同将表格中对应部分完成。

1、手足口病(幻出示图片);这是一名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了解目前形势(幻)谁来说说靠什么传播?怎样预防?采取措施,比如晨检、午检、打疫苗等。

2、水痘:(幻)这是哪种传染病3、腮腺炎:看这位五同学的了什么病?他的症状是腮部鼓起、胀痛,可通过说话打喷嚏咳嗽传播,它怎样预防?4、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症状是?靠蚊子(幻)传播,怎样预防?三、教学传染病的三要素1、看事例小明得流感了,那离他较近的小红会怎样?小明是流感病毒的携带者即传染源(贴),打喷嚏是病毒的传播途径(贴),努力学习的小红是易感人群(贴),这就是传染病传播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2、小红可以怎样预防呢?四、练习1、判断行为好不好?(幻)2、两分钟练习题教学课题:第1节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得基本形态及基本机构,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教学方法:讲授人体从出生到成熟,从生理方面有很多明显的变化,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基本的生理特征。

教学过程:(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2)(2)婴儿期的生理特点胃: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毫升,后随年龄而增大,1~3个月时90~150毫升,1岁时250~300毫升,由于新生儿胃容量小,所以新生儿喂食应当少量多次,喂食的次数应较年长儿多。

肠: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的5~7倍,或为坐高的10倍,有利于消化吸收。

肝: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

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变。

肠道细菌:在母体内,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从空气、奶头、用具等经口,鼻、肛门入侵至肠道食管:食管是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二是防止吞咽期间胃内容物反流。

教学课题:第2节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得基本形态及基本机构,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1.要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

根据3-6岁幼儿每日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进行食前的营养预算和食后的营养核算,在结合季节特点,选择八大类食物,安排好由于幼儿的偏食习惯容易导致缺乏的四种营养素(维生素A、胡萝卜素、钙和核黄素)供应;干稀、荤素、粗细、甜咸搭配要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粗粮细粮要合理搭配,这样不仅可以营养互补,而且粗粮所含纤维素较粗糙,能刺激肠胃蠕动,减少慢性便秘,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育。

2.科学烹调保持营养。

科学烹调是保证膳食质量和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烹调方法做成的饭菜,既色、香、味、形兼备,又合乎营养卫生的要求。

减少蔬菜营养素流失的烹调原则是旺火急炒。

烹调时应注意加盐不宜过早,过早会使水溶性营养素流失。

3.要味美更要营养。

在平时的膳食中可适当增加蔬菜和红萝卜的使用量,当不受孩子的欢迎时,可把蔬菜掺到包子、饺子里,让孩子不知不觉把蔬菜吃进去;也可把红萝卜粒和火腿肉粒、黄瓜、鸡蛋做成炒饭,同样可受到幼儿的欢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