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蓠栽培学

江蓠栽培学


夹苗:网结的地方夹苗,2-5棵/簇,能夹
上即可,不管部位
条帘:1簇/10cm
特点:类似紫菜栽培,涨潮时上浮;退潮时,
贴在海滩上
亩产:300斤干品
4、浅海浮筏式夹苗栽培:
特点:类似海带栽培,利用棕绳夹苗,生长 快,养殖时间短 苗距:3-5棵/10cm,平养或垂养 亩产:300-400斤,每亩产值扣除器材费以 外,纯收入1500元左右
3、成熟四分孢子囊的标准
在日光照射下观察,红点明显且比较大,
分布也比较均匀
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囊呈“十”字形
分裂,分裂沟明显
(二)藻种的运输
在阴凉的天气下进行,用竹箩盛装,成
“品”字形堆放在汽车上,以保持空气流通,
并适当喷洒海水
(三)藻种的干燥处理
为促使孢子集中而大量放散,要对藻种
进行干燥刺激处理,处理方法有:
4、比重: 1.018-1.025 <1.010 吸水膨胀,色素变淡
>1.025 萌发速度慢
5、植物生长激素: 100-200ppm乙烯利浸泡4h,促 进孢子萌发
第二节 江 蓠 的 育 苗
一、藻种的采集和处理
(一)藻种的选择
3~4月,结合采收从栽培场地上采集成
熟的江蓠藻体作为藻种
果孢子体、孢子体都可以作为藻种,但
5、光照:
光照强,生长好,光补偿点在1000lux
以上
养殖水层越接近水面,生长越好,深处,
江蓠生长不好
水质清,透明度大,生长好,水浑浊的 海区,生长不好
6、比重:范围 1.005-1.026
最适 1.010-1.020
7、繁殖季节:广东、海南岛3-4月 福建4-5月 北方6-8月
几种养殖江蓠生态习性比较
1、区系:热带性,亚热带和温带性三种
我国常见种类为温带性种类,也有的属 于亚热带性种类 世界上以热带和亚热带性种类占多数 2、垂直分布: 潮间带中高潮区及低潮线附近
3、分布的海区:有淡水注入的内湾
风平浪静、潮流通畅、地势平坦、水质 肥沃的海区
4、生长水温:范围 5-30℃,最适 15-25℃
华南沿海的江蓠生长: 3月(15-25℃)孢子萌发生长 6月(26-30℃)生长停止、度夏 9月(<30℃)又开始生长 11月(15-25℃)生长最快
第三章 江 蓠 栽 培
江蓠的经济价值:
1、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 2、高级食品,绿色食品
3、鲍鱼的饵料
第一节 江蓠生物学
一、分类地位:
红藻门 Rhodophyta
真红藻纲 Florideae
杉藻目 Gigartinales
江蓠科 Gracilariaceae
江蓠属 Gracilaria
二、形态构造:
2、潮间带扦插夹苗栽培:
竹签0-60度 株距:20cm,行距:50cm 6000-7000棵/亩 产量:经过2-3个月养殖,藻体达1m以上,
250斤/亩
3、潮间带网帘夹苗栽培:
网帘规格:长8m,宽1m,网孔15×15cm
几种江蓠栽培方式和产量的比较
第四节
江蓠的增产措施、
收获及加工
一、增产措施:
1、切割增产:
能增产30%,切下的藻体,不能加工成干 品,而把它重新夹在网帘上,用于扩大生产 2、施肥增产:
苗绳在夹苗前浸泡有机肥24h,对江蓠
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千分之一无机肥
(硝酸氨)喷洒也可增产
3、植物生长刺激素处理江蓠:
1、生长水温:适宜15-30℃ <10℃以下生长缓慢 >35℃生长停止,藻体萎缩,
颜色变黑,顶端腐烂死亡
2、光照:光补偿点:1000lux 光饱和点:夏季4000-7000lux, 冬季14000lux
3、比重:范围1.005-1.020,最适1.010 低比重:藻体黄褐色,且显得松散,在纯 淡水中20天死亡
2、育苗设备:
(1)建立和海带培育室相似的制冷系统:
使水温降低到20℃左右
(2)建立供水及排水系统:
设有抽水机、沉淀池、过滤塔、蓄水池、
水泵和供水排水管道
(3)育苗间:
毛玻璃作屋面或水泥顶开天窗,两侧窗
户要大,东南走向,便于利用自然光 (4)育苗池: 长方形,池底和池壁贴白瓷砖,长宽据 情而定,深40 厘米左右。每排育苗池有一定
藻体纤细,圆柱状,分枝多,偏生或互生,分
枝基部有缢缩,顶端纤细。藻体多在塘底呈半悬浮
状态生长,很难找到生长基,生殖器官(囊果)也
很难找到
二、繁殖方式: 营养体繁殖,藻体生长到10cm以上时藻 枝容易断掉,断枝又萌发新芽,长成新的藻
体。收获时只要留部分藻体,就能不断生长
繁殖,不需要重新投放种苗
三、生态习性:亚热带性种类,多年生海藻
若退潮后无法积水,则需在海滩筑一个 高约20~30cm的弧形大围堤,使其在退潮后 能贮蓄一定深度海水
此外,也可利用鱼塘、蟹池等场所进
行江蓠的采孢子育苗
2、附苗器的准备
江蓠孢子可以在无毒性的任何基质上附
着生长
因此,采孢子培苗和进行栽培的附着基
可以多种多样的,但要求来源充足、成本低
廉、耐用和方便操作
4、培苗:
注意事项: (1)池塘要保持一定的水分,不能干燥
(2)清除致害生物,如蟹、浒苔、石莼等,
洗刷浮泥
(3)比重不能低于1.005,雨季比重低,可考
虑移到其它海区继续培育
(4)北方,冬季水温低时,要移到低潮线下1
-2m深处,避免冻伤
南方,夏季水温高于35℃时,要往水深处搬移
(二)室内采孢子育苗: 1、室内采孢子育苗的特点:
使用植物生长刺激素(ß-吲哚乙酸,ß
-吲哚丙酸,ß-吲哚丁酸,乙烯利)浸泡
江蓠,可以促进江蓠生长,提高产量 4、清除敌害: 杂藻会影响江蓠藻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和光合作用,必须及时清除,才能保证获得 高产量和质量
二、收获与加工:
1、收获时间: 南方:3月-5月中旬 北方:7月 必须在海水温度上升到22℃之前完 成采收,否则藻体末端会出现白烂 2、主要工作: 洗刷浮泥和杂藻,晒干
藻体:
直立,丛生或单生,高从几厘米到1米以上
圆柱或扁平、叶片状,有分枝 分枝互生、偏生或枝内部为单轴型 固着器: 盘状,边缘整齐或呈波状,接触生长基处往往
内陷
内部构造:
由皮层和髓部组成
髓部为薄壁细胞,外层是较小的含色
素体的皮层细胞,四分孢子囊长在皮层内,
十字型分裂
雄性生殖器官埋卧在皮层内,形成浅
坑或生殖窠状,精子囊生于其内
囊果球形或圆锥形,突出于体表
三、江蓠的生殖和生活史
1、生活史
通常分为三个不同的世代:孢子体、配 子体和果孢子体
2、生殖:
有性生殖:
配子体产生精卵细胞,结合成合子 无性生殖: 四分孢子体产生四分孢子,萌发而成配 子体 果孢子体产生的果孢子,萌发成孢子体 营养体繁殖:碎断、小枝长成完整藻体
四、江蓠的栽培种类:
(6)海水温度变化要求冬季不结冰,夏季不
超过35℃
2、外海栽培江蓠,要考虑的条件是:
(1)水质较肥,含氮量在18毫克/米3以上
(2)风浪较小,栽培器材不致被摧毁
二、栽培方法:
1、潮间带整畦散苗栽培:
间距(生长基):30-40cm
形式:菜畦状
产量:经过2-3个月,藻体长度可达1m左右, 亩产200斤
几种养殖江蓠繁殖习性比较
六、江蓠孢子的放散与萌发:
(一)放散:
自然藻体:涨潮时放散的孢子多,尤其是 在大潮期更为明显 人工藻体: 1、未阴干藻体:上午8-10点放散高峰,10
点以后减少,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
放散量最少
2、阴干藻体:阴干后浸入海水1-2h出现 大量放散,以后放散量逐渐减少。到第二
自然海区采孢子培苗通常使用牡砺壳、
扇贝壳或维尼纶、聚乙烯绳等作为江蓠的附
苗器,有的采用单条,有的则编成网帘
3、采孢子培苗方法:
(1)留种采苗法:
收割时保留一些种江蓠,然后在该海区
投放附着器材,使成熟的种江蓠自行放散孢 子,并附着萌发 该法操作简便,附着率可达70%~90%
(2)种江蓠干燥刺激撒播采苗法: 把经干燥处理后的藻种切成2~3cm长的
2、底质:沙泥底质为宜
清除杂藻,翻土暴晒,可以通过洒石灰 水,既可杀死敌害生物,又可稳定pH值,有 利生长 3、有适当的淡水流入: 淡水从周围带进一定的营养盐,促进生
长,又可调节海水比重
五、投放种苗及日常管理:
种苗:春季投苗,800-1000斤/亩。
(1)种江蓠必须经过清洁处理
(2)附着器要清洁消毒
(3)采孢子的海水要经过沉淀过滤
(4)可以人为地控制水温、光照强度、营
养盐含量、海水比重等的变化,使这些环境
条件更适合于江蓠孢子的放散附着与萌发
(5)一般采用撒孢子水法进行,采得的孢
子附着均匀,生长迅速
(6)孢子萌发到直立体阶段,就要移往自
然海区进行育苗
果孢子放散孢子的数量较多,故通常多选分
枝上长有密集囊果的果孢子作藻种,但最好
也配一部分孢子体
1、藻种的选择标准
(1)藻体粗壮,分枝繁茂整齐,颜色较浓
(2)藻体完整,无损伤腐烂现象
(3)具有大量囊果 2、成熟果孢子囊的标准 囊果突出较高,顶端平圆,呈馒头形, 囊果孔透明,略带白色 若发现白点较大且有孔眼,则果孢子已 放散,不宜选用
天早晨又逐渐增加,出现同未阴干藻体相
类似的现象
阴干程度:藻体开始出现干皱现象即可,
一般阴干2-4h 放散的水温:20-25℃
放散的比重:范围 1.010-1.025
最适 1.015-1.020
(二)萌发
1、过程:
孢子(附着分裂1周)——盘状体(1-2 周)——直立体(1-2周)——小江蓠 2、萌发水温:20-30℃ 3、光照:3000lux以上,光时7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