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件和设备的润滑培训课件

零件和设备的润滑培训课件


加剂用。
• 常用润滑油(按用途分):
• 1、齿轮油(22%):闭式齿轮润滑油、开式齿
轮润滑油
机 械
• 2、轴承油(22%):轴承油、汽轮机油、油膜
设 轴承油
备 安
• 3、传动机构用油(20%):开式齿轮油、钢丝
装 绳油(联轴节、开式齿轮、链条、钢丝绳)
与 维
• 4、工艺润滑油(30%):切削液、切削油、冷
设 备 安 装
节约、合理用油,使油料受污染程度达到最小;
结构简单,尽可能系列化、标准化,便于使用和维 修,价格低廉;
与 工作可靠稳定,对重要场合应有报警及工况检测装
维 置。

(2)润滑方式和装置分类
根据配置的位置分为:分散润滑和集中润滑。

械 根据作用的实现分为:间歇润滑和连续润滑

备 根据供油的方式分为:无压润滑和压力润滑。
设 边界、液体摩擦并存;或局部粗糙凸峰接触,形成干
备 安 装
摩擦,其余为边界、液体摩擦,则干、边界、液体摩
擦共存;常见


修 ▪ 也称非(完全)液体摩擦
(二)润滑的作用
机 • 减少摩擦、减轻磨损(润滑剂,形成一层膜);
械 • 降温冷却(润滑剂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设 备
• 清洗作用(带走表面磨削下金属磨削或污物);
安 拌或流速太快时,都会产生泡沫,泡沫存在于油中会严重
装 阻碍润滑系统的工作,最严重的时候,泡沫会从油箱上盖
与 溢出。
维 修

防护性能
润滑油对摩擦元件必须有良好的保护性能,
要防止金属锈蚀,更不得腐蚀金属。
机 • 杂质含量 润滑油中的杂质是一种磨粒磨料,
械 能加速摩擦面的磨损;也是一种催化剂,加速油
械 设
易破裂,则油性好;
备 • 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吸附力↓→油性↓;


与 • 闪点—在火焰下闪烁时瞬时燃烧和碳化的温度;

修 • 是衡量润滑油易燃性的一项指标;
• 凝点—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由液体转变为不能流
机 动的临界温度;
械 设

一般润滑油正常使用温度应比疑点高5~7℃;

安 装

安 能力,也是分子间内摩擦力大小的标志。
装 与
• 粘度大,承载能力越大;
维 • 粘度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温度和压力而变化;温度
修 ↑→粘度↓→润滑效果↓ ;压力↑→粘度↑;
• 粘度指数-试验油粘温变化程度与标准油相比较时的 相对数值。
• 油性—又称润滑性,反映在摩擦表面的吸附性能;
机 是在摩擦表面构成边界油膜的能力;油膜吸附大,不

│润滑脂→润滑油+稠化剂(硬脂酸+氢氧化物)
与 维
└固体润滑剂→石墨、MoS2、PTFE(聚四氟乙稀)

机 械 设 备 安 装 与 维 修
(一)润滑油
(1)性能指标
•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粘度、油性、闪点、凝
机 械
点、倾点等。
设 • 流动性能
备 • 粘度-反映了润滑油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变形的
芯捻润滑
(二)润滑脂
润滑脂也称黄油,是一种稠化的润滑油;
机•

其油膜强度高,粘附性好,不易流失,易密封,使用时 间长,但散热性差,摩擦损失大;
设 • 常用于不易加油、重载低速的场合。






机 械 设 备 安 装 与 维 修
机 械 设 备 安 装 与 维 修
机 械 设 备 安 装 与 维 修
• 钙基脂:亮黄色
• 锂基脂:亮棕色
机 械
• 钠基脂:有纤维状







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
(三)固体润滑剂
• 常见的固体润滑剂有:MoS2(二硫化钼),PTFE(聚 四氟乙烯),石墨,白石墨(氮化硼)等。
机 • 用于耐高温、高压;低速、重载;温度很高或很低的
械 特殊条件;不允许有油、脂污染的场合。还可做油、
零件和设备的润滑
主要学习内容
机 械
• 了解摩擦、磨损及润滑的概述;
设 • 常用润滑剂的选择;
备 • 掌握常用的润滑方式及装置;
安 装
• 了解典型零部件的润滑;



一:摩擦、磨损和润滑概述
• 摩擦与磨损是研究相对运动、相互作用的两个表面间
机 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
械 ▪ 摩擦-两个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
设 品的老化。
备 安 装

抗磨性能 这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能,油品的质 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抗磨性能。
与 • 与密封材料的适应性 润滑油与密封材料的适应
维 性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密封性。

机 械

其他性能 1)密度。
设 2)元素含量
备 3)酸值
安 4)灰分
装 5)表面张力



(2)常用润滑油分类
量的水分混入润滑系统中,是很难避免的,有时候进入油
中的水是大量的,这就要求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能,
机 当水分进入油中时应能很快地从油中分离出来,不与油混
械 合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对水基润滑液无法要求它的抗水性
设 能,但无论是进水或失水对其性能都有较大影响。
备 • 抗泡沫性能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机械搅
装 ▪ 机械中通常把未经人为润滑的摩擦状态看着干摩擦。



干摩擦状态示意图
干摩擦—最不利(无润滑状态)
• (2)边界摩擦
机 ▪ 润滑剂在摩擦面有吸附或化学反应生成一层边界膜,
械 边界膜直接传递载荷时摩擦;
设 备 安

两摩擦面由吸附着的很簿的边界膜隔开,摩擦表面仍 会有一定的摩擦功耗和磨损;
装 ▪ 边界膜很薄,小于摩擦面的不平度;
修 加工油、轧制液、轧制油
• 5、其他(6%)
(3)润滑油的选用原则
• 对载荷大或变载、冲击场合、加工粗糙的表面,选粘
机 度较高的润滑油。
械 设 备
• 转速高时,为减少润滑油内部的摩擦功耗,或采用循 环润滑、芯捻润滑等场合,宜选用粘度低的润滑油。
安 • 工作温度高时,宜选用粘度低的润滑油。




设 备
脂的添加剂。
安 (四)气体润滑剂
装 • 采用空气、氮气、氦气等某些惰性气体作为润滑剂;
与 维
• 摩擦系数低于0.001,几乎等于零;
修 • 适用于精密设备与高速轴承的润滑(静压气体轴承)。
(五)润滑材料的选用
机 械 设 备 安 装 与 维 修
• (3)对不适于采用润滑脂的地方,如负荷过重或
械 油性;
设• 低温代用油应有足够低的凝点;
备• 宽温度范围代用油应有良好的黏温性能;
安 装•
含有动植物油的复合油不允许用在循环系统或有显著氧化倾向
与 的地方;
维• 对极压润滑油的摩擦副,代用油应具有相同或更高的极压性能

三:润滑系统
(一)润滑方式概述
机 (1)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的基本要求
械 能够按规定要求,油量准确地向润滑点供油;
生氧化反应,生成酸类、胶泥物,使油的颜色加深变暗, 粘度增加,酸性增加,产生沉淀物,最终限制了油品的 使用性能。
机械安定性 含有高分子聚合物的油品,在使用过程
中,粘度有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特别是稠化油表现最 严重,必须控制粘度下降的幅度,应做剪切试验。
• 抗水性 钢铁设备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冷却水,少
与 • 其他性能
维 • 抗磨性、机械稳定性、氧化安定性、防护性、灰分、水分、机械杂质 修
• (2)添加剂
机 械

洁净分散剂
设 • 抗氧化添加剂

安 • 增稠剂
装 与

油性添加剂
维 • 极压添加剂
修 • 防锈添加剂
• 抗泡剂
(3)常用润滑脂
• 钙基脂:抗水,适于轻中载荷;
机 • -轻型设备手动给脂。钙基脂在国际上属趋于淘汰产
设 备 安 装
时,在接触表面上产生切向运动阻力的一种物理现象;
(摩擦→能量损耗、机械磨损→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对 摩擦原理工作的机构(带传动、制动器),应设法减少摩 擦,减少磨损)

维 ▪ 磨损-是摩擦的结果;
修 ▪ 润滑-是降低、减少磨损的重要措施。
▪ 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科学与技术称为摩擦学。
备 垫润滑。尽可能选用各种标准油嘴、油杯、油枪
安 • 防止腐蚀(润滑剂中含防腐、防锈剂);
装 • 缓冲减振作用(油膜有一定的刚度);
与 维
• 密封作用(半固体润滑剂,防止水分、杂质侵入)。

二:常用润滑材料
• 常用的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固体润滑剂和
机 气体润滑剂等;
械 • 其中,矿物油、润滑脂性能稳定、成本低,应用 设 广。

安 润滑剂 ┌润滑油→液体

装 与

根据油的循环性质分为:不循环润滑、循环润滑和混 合式三种
修。
• 根据润滑剂分类分为:
机 械 设 备 安 装 与 维 修
(二)常用润滑方式和装置
机 械 设 备 安 装 与 维 修
具体来说:
机 械
①低速、轻载、工作时间短或不连续运转等需油量 较少的机械;
设 • 一般采用手工定期加油、加脂,滴油或油绳、油
机 (1)性能指标
械 • 锥(针)入度(压送性)-软硬程度、阻力大
设 备
小、流动性强弱(用重量为150g的标准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