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_20160813

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_20160813


血小板聚集? 触发规则:在散点图上特定的区域,散点达到一定数量
聚集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S)?
• 触发规则: • PLT# > 60 x109/L & PDW > 20 fl & PU (%) >
20% or
• P-LCR >45% & MPV >13fl & PU>24fl
10fl 20fl 30fl
RDW-CV=(L2 - L1)/ (L2 +L1)
红细胞报警信息
意义
判定项目
<Abnormal> RBC Abn Distribution Dimorphic Population
Anisocytosis Microcytosis Macrocytosis Hypochromia Anemia Erythrocytosis
3.50 x 1012/L
or
MCHC > 40.0g/dL & MCH > 40pg & RU% > 4%
•缺铁? •触发规则: • MCHC < 31.0g/dL & MCV < 75fl & RDW-CV > 15,0%
PLT报警信息
<Abnormal> P LT Abn Distribution
•问题
有用户问:为什么有些标本在XS上面不能分类,而在一些 三分类上面能分类呢?
一些三分类白细胞直方图只有 两个峰,在中间用两个界标硬 分割出一块区域作为中间细胞, 这种三分类不能敏感筛选出异 常标本,容易漏检
因为XS是荧光五分类,对于异 常标本更加敏感,对于异常标 本的筛选能力更强,有些异常 标本里面异常细胞,导致散点 图异常分布,仪器判断该标本 为异常标本,此外仪器会有异 常细胞报警,不分类是为了要 求用户必须去镜检确认,从而 避免异常标本的漏检
• RDW-SD 无法计算 or • 多峰 or
5% 100
• RU < 225 fl 或 WBC# > 50 x109/L
RL
100 %
RU RBC
200 250 fl
RU
双峰
• 触发规则: • 红细胞直方图不止出现一个峰
20 %
S
100
L
200 250 fl
红细胞聚集?
触发规则:
MCHC > 40.0g/dL & MCH > 40pg & RBC <
R <Suspect>
B RBC Agglutination? Turbidity/HGB
C Interference? Iron Deficiency?
红细胞抗凝 浑浊/HGB 受干扰1 1 缺铁性贫血
1 MCHC,MCH,RBC,RU(%) MCHC 1 MCV,MCHC,RDW-CV
1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量比较 MCHC < 365g/L 1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量比较
有用户抱怨:为什么人家的五分类都能分类,你们的仪器有 时候就是不能分类呢?
• XS不分类的标本主要有抗凝不充分或白血病病人的 标本。
• 这些异常标本在主屏没有分类结果,在研究界面是 有分类结果的,但不能传输和打印,因为这些分类 结果可信度的很低,要求用户去镜检确认,并且出 于保护用户的考虑,这些分类结果只能在实验室内 部做参考,不能报告,避免误导医生和病人。
P Thrombocytopenia L Thrombocytosis T
<Suspect> PLT Clumps ? PLT Clumps (S )?
意义
判定项目
判定方法/判定式
血小板直方图异 常
PDW,PL(%),PU(%),PLT, P-LCR,MPV,PU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 量比较
血小板减少
当血细胞通过检测部小孔时,电阻信号・・・ ①信号的大小与通过的细胞体积呈正比 ②电阻变化的次数=细胞数
直流电
电阻值
红细胞
时间
血小板
电阻值
感应区域(感应电阻变化的区域)
时间
原理:鞘流法
RBC/PLT通道
试剂喷头
鞘液
小孔
回收管
电阻法的优点
・计数粒子较多,重复性好 ・正确测定体积信息
原理:鞘流法
RBC/PLT通道
PLT
血小板增加
PLT
PLT < 60x109/L PLT > 600x109/L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凝集
DIFF散射图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PDW,PL(%),PU(%),PMF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
V,PLT,PLCR,MPV,PU 量比较
血小板直方图异常? 触发规则:
P-LCR > 45% & MPV > 13fl PL 12 fl
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
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学术应用部
目录
• 检测原理 • 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 • 案例分析及问题解答
目录
• 检测原理 • 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 • 案例分析及问题解答
检测原理
核酸荧光 • DIFF
染色术
鞘流直流 • RBC 阻抗法 • PLT
SLS血红蛋白 • HGB
PU
& PU > 24fl or
100 %
PU < 23fl & PU > 20% or
PL (%) > 10 % or
• PU (%) > 40 % or
• PDW-SD 无法计算 or
20 %
• PDW > 20fl or • RL(%) > 9%
10 fl 20 fl 30 fl 40 fl
红细胞直方图异常 双形性细胞群
红细胞大小不同 小球性红细胞 大球性红细胞 低色素 贫血 红细胞增多
RL,RU,MP,DW Flag MP(直方图的双峰性)
RDW-SD,RDW-CV MCV MCV MCHC HGB RBC
判定方法/判定式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量比较 在高和低点有间距并成“峰形”分布 RDW-SD>65fL or RDW-CV>20% MCV<70fL MCV>110fL MCHC<290g/L HGB<100g/L RBC>6.50x1012/L
内部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WDF试剂 反应后
WDF试剂 反应前
内部构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通道 试剂反应
Monocyte
Lymphocyte
Neutrophil
Eosinophil
发表在 2011年自动化学会
基本原理:电阻法
血细胞通过→电阻值发生变化→脉冲被检测
NEUT#<1.00x109/L,(or 设定的%) NEUT#>11.00x109/L, (or 设定 的%) LYMPH#<0.80x109/L,(or 设定 的%) LYMPH#>4.00x109/L,(or 设定的%) MONO#>1.00x109/L,(or 设定 的%) EO#>0.70x109/L,(or 设定 的%) BASO#0.20x109/L,(or 设 定的%) WBC#<2.50x109/L WBC#>18.00x109/L

原理: SLS-血红蛋白法
HGB通道
血红蛋白(四聚体)
亲水基
疏水基
珠蛋白
亚铁血红素
(月桂基硫酸钠)
珠蛋白的
结构改变
(变性)
SLS的疏水基作用于
亚铁血红素的铁(Fe2+)
珠蛋白
被氧化(Fe2+→Fe3+)
(第2阶段)
(第3阶段)
SLS的亲水基与Fe3+结合 (第4阶段)
目录
•检测原理 •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 •案例分析及问题解答
异型淋巴细 胞
异常淋巴细胞
•注意:异常淋巴主 要是指幼稚淋巴, 白血病时出现的病 理淋巴细胞等
异常淋巴
有核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
RBC/PLT通道
RDW-SD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
双鞘流阻抗法
在20%频率水平上的分 布宽度即为RDW-SD。
单位用fL 表示。
浮动界标
RDW-CV
点L1和L2在总分布区域 中的出现频率为68.26%, 使用下列方程计算
白细胞散射图异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 嗜酸细胞增多 嗜碱细胞增多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增多
<Suspect>
Blasts ? Immature Gran? Left Shift? Abn Lympho? NRBC ? Atypical Lympho?
标本如何混匀,检测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前面讲过轻轻地混匀,往往导致抗凝不充分 •用力混匀后马上检测,重复性又不太好 •比较合理的混匀方式是:
1.采血后,立即用力混匀,让抗凝剂与血液成分充分接触 2.放置5分钟后(让标本充分抗凝),再次用力混匀,然后 用手轻轻搓动试管半分钟,让细胞颗粒均匀分布(标本在大 幅度运动时,其中的颗粒分布不是很均匀)。 3.然后再上机检测,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原始细胞 未成熟粒细胞 核左移 异常淋巴细胞 有核红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判定项目
判定方法/判定式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NEUT#,NEUT% NEUT#,NEUT% LYMPH#,LYMPH% LYMPH#,LYMPH% MONO#,MONO% EO#,EO% BASO#,BASO% WBC# WBC#
相关主题